-
马丁·凯特尔:还在为脱欧和特朗普纠结不已?中国才是关键!
关键字: 中国特朗普英国脱欧
N.Blomme:中国、美国和欧盟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玩家。俄罗斯就别提了,印度也是。这两个国家想做超级大国的欲望太强了。我一直关注印度媒体,他们不太喜欢中国。印度人认为自己的国家也应该是一个全球大国。“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我们!”——这就是印度人的日常心态。
Ramki4:西方正沿着中国人所希望的路径行进,如此一来中国就能实现成为主导性大国的目标了。
Alex Wijaya:西方的确对中国缺乏了解,这都要归功于西方媒体对中国带有偏见的报道,其中也包括你们《卫报》。我发现有一点颇为有趣,《卫报》支持香港、台湾和西藏的分离主义分子,在同一篇文章里却谴责加泰罗尼亚人和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运动。对敌人不利的就是对我们有利的,我说的对吗?那就不要指望中国人接受西方狗屎一般的说教了。
bananakingdom:其他国家的人怎么想会对中国人实现自己的全球抱负有任何影响吗?
jalvarez01回复bananakingdom:的确,无论英国人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对中国的进步产生任何影响。
lavantfox:也许我们最明智的选择是……主动成为中国的属国。我们终究需要一个大国来依靠,为什么不选择那个可能成为21世纪超级大国的国家呢?
takurua:195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只有英国的三分之二。而现在他们经济已经是我们的6倍。考虑到其庞大的人口规模,中国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中国经济基数很小,但它比英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了20倍,而且目前仍以6-7%的速度增长。不同意的人就当我什么也没说,你永远也叫不醒装睡的人。
ID2778880回复takurua:中国的发展不过是刚刚进入正轨,而英国在未来全球格局中几乎不会有什么存在感。
xinbulao:习近平年轻时曾在农村劳动7年,每天仅能喝到稀粥,而特朗普和小布什却用他们父亲的钱买来的银制餐具享用美味。习近平有那样的经历,所以他才如此努力,希望让所有中国人都摆脱贫困。
jan oskar Hansen:所谓自由民主制度,就是一种方便富人合法地蒙骗穷人的制度。
Jiri:是不是应该再来一场鸦片战争了?上一次效果还不错。
Alex Wijaya回复Jiri:呵呵,那就搞一下试试吧。
stoneriver回复Jiri:哈哈!很显然你没那个眼福看到中国人停在伦敦金丝雀码头那些闪闪发光的的现代化驱逐舰(2017年10月3日,中国海军第26批护航舰队抵达伦敦,这是中国海军舰队首次赴英国首都访问,舰队包括黄冈号和扬州号两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以及高邮湖号综合补给舰——观察者网注)。
UnlikelyStory:正是这样的文章让我看到《卫报》还有点希望,令人遗憾的是这样有价值的文章还不到1%。不要再报道身份政治,多写一点关于中国的文章吧。关于中国汽油车、柴油车禁令的事情,我们媒体报道的太少了。这个消息非常重要,却几乎没人提起。
Brad Olson:中国的确很值得西方忧虑。他们的模式重视稳定和发展,而以趁火打劫为特征的帝国主义模式正日益给人留下卑劣的印象,很难再有市场了。
Loddar:我一点也不担心。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化,不到20年,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变得自满而懒惰。
AlpujarranSpur:“继续无视这个超级大国的信念和决心已经不再可行”——不仅如此,我们也应该了解我们自己领导人的信念和决心。
例如,从未有人指出过,整个英国脱欧方案被设计出来,目的在于使英国得以摆脱欧盟的规管,以便英国公司得以进入中国复杂而规模庞大的市场。英国激增的富豪们需要通过金融服务将手中的人民币投资于离岸账户(也许最近那些关于阿塞拜疆的文章不过是营销手段)。这不仅涉及金融领域,未来两周里在食品饮料行业将有新闻爆出:一条关于英中食品饮料行业供需对接会,另一条则涉及拓宽英国保健品和健康食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销路。
上面只是两个例子,我们受到了英国政治领袖的误导,因为告诉孩子们(我们普通英国人)真相会给成年人(那些商界和政界精英)带来麻烦。要知道,这种对英国老百姓居高临下的心态不只发生在外交领域。
Lexcredendi:的确,美国和中国都以做交易的心态看待全球事务。英国也决定这样做,所以我们放弃了与欧盟邻居们之间的合作(其实我们从未真心想跟那些欧洲人有什么合作)。不过问题在于,无论那些脱欧支持者如何解释,英国毕竟是条小鱼,我们也不能再将特朗普领导的美国视为盟友。英国之所以脱离欧盟,原因在于我们相信,以做交易的心态与全世界直接打交道可以为英国获取更多利益。在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环境对我不利的世界上,这样做无异于参加一场鲁莽的豪赌。
Lafcadio1944:"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协调发展”、“双赢合作”、“伙伴关系”、使用“大数据”帮助穷人脱贫而不是压榨他们,这些概念都来自中国。长期以来西方之所以没有对中国给予关注,原因就在于西方认为“零和博弈”、“争夺霸权”等思维模式是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西方人秉持一种观念,认为自己的思维模式是普世的、绝对的,而这种观念体现了某种宗教情感。事实上,西方观念的确具有很强的宗教味道。
rustykettle1591:中国也许已经在经济领域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中国人在文化领域表现如何呢?西方的的音乐、艺术、食品、科技在全球都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影响力还在提升,这些文化产品是好是坏暂且不论,那是另一个问题。麦当劳、苹果产品、脸书等等仍处于扩张态势,这些西方品牌提供了人们需要的(或者在高度发达的营销、广告产业的影响下人们以为自己需要的)产品。中国文化在全世界大多数人眼中仍然是陌生的,而且老实说,我看不到这一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历经200年的经济自由主义,西方文化才取得了今天的全球地位,这一地位短期内不可能有任何动摇。其实,我们面临的文化威胁更多地来自伊斯兰极端主义而并非中国文化。如今英国脱欧和美国的特朗普占据了媒体的头条位置,一旦问题得到解决(而且早晚会得到解决),全世界就需要做出抉择,站在西方一边还是东方一边?我觉得东方会转向中国,而西方仍以美国和欧洲为领导力量,俄罗斯将寻找机会四处投射自己的影响力。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我们将面临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最近改变了很多东西,很多人都感觉难以适应新的现实。
Kalidasa回复rustykettle1591:我曾与中国技术人员和市场部门的人有过接触,印象不错。他们都懂得很多、有见地、有逻辑性而且表达观点时非常坦诚。我建议我们的理工科毕业生应该去中国公司求职或到与中国高科技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公司求职。另一个印象是,我接触的那些中国人颇为幽默,那种幽默感很符合我们英国人的胃口,我在其他国家的人那里还没有感受到类似的幽默感。
Alex Wijaya回复rustykettle1591:在过去一万五千年里,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在东方处于主导地位。直到近代,西方帝国主义者用蛮力摧毁了一切,以西方文化取而代之。随着东方经济崛起,我敢说东方文化复兴的机会是非常大的。当然了,西方人坐在被云雾包围的城堡里是看不到这一趋势的,直到东方文化的影响近在眼前时他们才会发觉。
Alex Wijaya回复rustykettle1591:至于肯德基、麦当劳那些垃圾食品,他们已经在全亚洲失去了顾客和光环,目前这些西方快餐品牌正离开大城市进入中小城市,在那里的市场,一些农村消费者仍然认为西方产品很高级,不过我的朋友,即使这样的日子也所剩无几了。
Brad Olson:新丝绸之路项目将削弱海权优势,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szymon回复Brad Olson: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项目除外)怎么会是一个问题呢?
windscorpion回复szymon:对美国人来说的确是个问题,美国有全球最大的海军(以某种标准衡量),美国人认为控制了海洋就控制了全世界。对于我们这些容易知足的人来说,中国的新丝绸之路不会造成什么问题。
- 原标题:马丁·凯特尔:还在为脱欧和特朗普纠结不已?中国才是关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5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0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7“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