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可:中俄庆祝二战胜利80周年,是一场反击“后真相”叙事的斗争
有坏的纳粹,也有“有用”的纳粹
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加拿大议会时,前党卫军“加利西亚”师军官雅罗斯拉夫·洪卡获得了全体起立鼓掌的礼遇,并被赞誉为“为祖国独立抗击俄罗斯的乌克兰英雄”。然而这位“英雄”也曾与纳粹分子并肩作战,此事最终演变成一桩丑闻——时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公开发表道歉,引荐洪卡的众议院议长安东尼·罗塔因此辞职。其实,若我们回顾1945年后众多纳粹高官在西方世界的命运,这类外交失误并不令人意外。
众所周知,大批希特勒政权的高级军官被吸收进西德联邦国防军及北约机构中。例如:
阿道夫·豪辛格:曾任希特勒政权的陆军参谋长,日后担任北约常务军事委员会主席(1961-1964);
汉斯·施派德尔:曾任隆美尔的参谋长,后担任北约盟军中欧地面部队总司令(1957-1963);
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约翰·冯·基尔曼塞格、恩斯特·费伯、卡尔·施内尔、弗兰茨·约瑟夫·舒尔茨、弗里德里希·古根伯格、沃尔夫冈·阿尔滕堡等:均在1960-1980年代担任北约高级指挥官。
最令人震惊的当属费迪南德·冯·森格尔·埃特林的事迹。这位纳粹德国国防军军官曾参与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负伤撤离,后转战罗马尼亚战场对抗苏军,回到柏林,最后被美军俘虏。1979至1983年间,此人竟官至北约盟军中欧部队总司令。
西方集体记忆中被刻意淡化的还有声名狼藉的“回形针行动”——美国秘密引进约1600名纳粹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安排他们在美国的军事、学术及工业机构继续开展有关火箭技术、航空航天、医学与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沃纳·冯·布劳恩,这位主持过纳粹德国V-2火箭计划的科学家,后来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的核心设计师,助力了阿波罗登月计划。冯·布劳恩在NASA获得诸多殊荣,同样位列前文所述“前进”新闻网的纪念纳粹分子名单中。
沃纳·冯·布劳恩,曾是纳粹德国著名的V-2火箭的总设计师
一个类似但相关记录更少的案例是关于鲜为人知却极度残忍的旧日本帝国军队第731部队,曾在战俘——大部分为中国人,但也有朝鲜人、蒙古人和俄罗斯人——身上进行涉及化学及生物武器的实验。该部队驻扎于中国北方城市哈尔滨,曾拥有3600多名成员、掌控150多座建筑。日军在投降前试图摧毁与之相关的战争罪行证据,但中国人设法从残存物证与相关成员的证词中复现了众多暴行。尽管如此,许多731部队的关键成员——如创始人石井四郎、第二代部队长北野政次——均获得了美国当局的赦免,极有可能是以他们掌握的大量研究数据为交换。这些人在战后的日本平静度过余生。
如果苏联的二战功绩正被西方抹杀,那么遭到更严重抹杀的是中国人民在二战中付出的巨大牺牲。许多外国人还知道将近3000万苏联人死于二战,但更鲜为人知的是,从1937年开始,约2000万中国人民死于日本的侵略。如果没有中国人民如此英勇的抵抗,日本人可能会在东亚开辟进攻苏联的第二战场——这可能会危及他们在西线对纳粹的胜利。根据中国官方记录,约3500万人在战争中伤亡。事实,尽管“世界大战”始于1939年的西欧,但它早在1937年之前已经在亚洲开始了——远早于纳粹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5月20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参加大龙华战斗凯旋归来的部队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那时候,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的人民已经在承受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后果。二战在亚洲的结束时间也晚于欧洲——要到1945年9月。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国家领导人同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战胜纳粹法西斯80周年庆祝活动具有如此强大的象征意义,再次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可或缺的作用——名义上是由共产党和国民党所组建的抗日统一战线所领导,实际上是由毛泽东、周恩来与朱德指挥的红军所领导。
正如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参加胜利日周年庆典期间,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所说: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俄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似伏尔加河宽广深沉,成为中俄世代友好的不竭源泉。”
今天,这种友谊在无数次共同的战略利益和行动中得到体现,正如中俄两国国家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提醒我们那样,中俄两国团结一致,始终努力维护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历史真相,将其作为人类的共同价值,共同防止篡改历史、复活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企图。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红军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抗击纳粹法西斯势力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军。八十年后,莫斯科与北京再次引领着反抗西方单边主义和胁迫性政策的斗争。简言之,面对以无休止战争威胁人类的战争贩子式“超帝国主义”,中俄正致力于构建新的替代方案。当今与未来的斗争,本质上与如何诠释历史真相紧密相连——而西方的话语机器正将这段历史扭曲为“后真相”叙事。
此时此刻,我们有必要重温美国作家海明威对二战最深刻的评价之一:
“世上每一个热爱自由的人,此生对红军所欠的恩情,穷尽一生也无法偿还。”
若将这句话中的“红军”理解为中苏两国的红色武装力量,或许才更能体现还历史以公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中国海警公布现场视频
2025-05-23 07:02 南海局势 -
美国圣迭戈坠机事件造成至少2死8伤,至少10栋建筑物受损
2025-05-23 06:49 航空安全 -
以总理称将在加沙南部建立安全区
2025-05-23 06:47 巴以恩仇录 -
俄称乌军连续三天对莫斯科发动袭击,乌方暂无回应
2025-05-23 06:41 -
朝驱逐舰下水事故最新调查结果公布,造船厂厂长被传唤
2025-05-23 06:40 朝鲜现状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2025-05-22 22:55 美国一梦 -
尴尬了…特朗普举着刚果(金)的照片指控南非
2025-05-22 22:3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莫迪:巴基斯坦不会从印度河水中获得水资源
2025-05-22 22:32 印巴冲突 -
首次!比亚迪在欧洲超越特斯拉
2025-05-22 22:31 中企出海 -
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向欧方提严正交涉
2025-05-22 20:48 中国外交 -
阿尔及利亚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员国
2025-05-22 20:23 金砖国家 -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2025-05-22 20:1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荷兰外相在华表态:不会与台湾方面发生任何官方关系
2025-05-22 19:46 中国外交 -
“特朗普对以色列愈发不满,扭头联系哈马斯”
2025-05-22 19:42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同马克龙通话
2025-05-22 18:34 -
俄总统顾问称:苏联在法律上仍然存在
2025-05-22 18:11 俄罗斯之声 -
菲方组织人员非法登上铁线礁,中国海警查证处置
2025-05-22 17:41 南海局势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2025-05-22 16:3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关键时刻,中国东盟谈妥了”
2025-05-22 16:1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这么干危及美国科技主导地位
2025-05-22 16:15 人工智能
相关推荐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评论 19“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评论 36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评论 89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评论 61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人员遭枪杀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
莫迪:巴基斯坦不会从印度河水中获得水资源
-
首次!比亚迪在欧洲超越特斯拉
-
尴尬了…特朗普举着刚果(金)的照片指控南非
-
“特朗普对以色列愈发不满,扭头联系哈马斯”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在上升
-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
“关键时刻,中国东盟谈妥了”
-
美高级官员:听了,但没完全听
-
澳总理还想访华,“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这么干危及美国科技主导地位
-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
“俄罗斯士兵渴望和平,但还想继续前进”
-
细节曝光:枪手装成路人,要求保安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