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雅:中国道路是“人间正道”吗?我们应该有这份自信
关键字: 中国道路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中国文化民族自信四,构建既是中国的,又是普世的新型话语和价值观
第一,中国不可能复制美国模式
姑且不说美国民主已经变质,不值得我们去追捧,就算它仍然是健康的,我们也不能去追捧。美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及文化政治形成的土壤,美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决定了,美国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今天的发展。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十分有限,发展空间也受限,不像美国梦形成和展开的年代,有广大的中西部甚至整个世界作为其发展空间。如果十几亿中国人也像美国人一样信奉个人至上,不讲社会整体利益而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中国社会就会弱肉强食、互相残杀,陷入混乱、灾难和战争。
那么,怎么能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下,让13亿人能有比较体面的生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了“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才能实现几代人为之奋斗所追求的中国梦。
第二,美国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也不适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中国正在找寻的出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却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今天的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到2050年将升至100亿,如果不能解决贫富悬殊过大且越来越大的问题,世界迟早会崩溃。而如果13亿中国人能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中国就能给非西方世界树立一个好的样板,中国道路就能走出世界意义。
而这,恰恰又是与中国原本就有的和谐、大同乃至天下观念不谋而合的。所以,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命运,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就像习近平所说,把中国梦和发展中国家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联系在一起。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光要懂得,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还要在走好自己的路的同时,为应对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当今世界,中国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举世公认的21世纪大事件,在全球金融海啸中遭受重挫的西方模式的陪衬下,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现在,中西方思想界都在检讨现有的制度模式,探索新的制度模式。在这当中,中国模式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对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但另一方面,中国模式尚存在许多不足,有些方面还很脆弱,正面对国际国内各种严峻的挑战。在这个时候,终结了“历史终结论”的中国模式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能否实现,成为中国严肃的思想者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能够为改进和完善中国模式、建立“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贡献力量。不可否认,扭转意识形态领域西强我弱的局面,目前我们尚处于“战略防御”阶段。但也应该看到,中国道路的成功,不但证明了我们的制度优势,而且这背后的中国文化理念对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要有自信,对我们的道路、制度和理论要有自信,还要有文化自信和话语自信。中国到了建立一种话语体系的时候了。这个话语体系要对世界的故事给出中国的说法,对中国的故事给出普世的说法。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有人说,美国衰退了,中国想不崛起都难。某种意义上的确如此。当今世界,发展的势头在中国;可以预期,今后几十年还会在这个势头上。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刚超过日本时,很多人都觉得,刚超过,说明不了什么。但是谁能想到,到2012年底,中国经济已经超过日本38%;到2014年,中国的GDP10.2万亿美元,日本4.8万亿美元;2015年,中国的GDP10.5万亿美元,日本不到4.2万亿美元,短短几年,我们已经是它2倍还多。有分析认为,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保持6.6%的平均增速,经济总量会比2015年增长37%左右,增量为大约4.2万亿美元,相当于在5年内在地球上再造一个“日本”。中国就是以这样的势头在向前发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总统那天,美国支持民主党的蓝州一些地方,异乎寻常下起了大雨。这个“奇怪”的现象让我想起了唐代李贺的那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从古至今闻名已久,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为上联,以求下联。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也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名句。在今天中国崛起之时,如果借用毛主席的诗词问一句:人间正道是中国道路吗?我想,我们中国人应该有这份自信。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祝东力所说,凭借“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举国体制+市场机制”这种中国特有的制度优势,以及世界上最庞大的生产和建设能力,我们完全有可能围绕“民生和发展”构建一套既是中国的,又是普世的新型话语和价值观,与西方那种口惠而实不至的“民主和宪政”相对抗。那么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西之间的力量对比就将发生扭转。
五,丝路精神与中国文化自信
中国正在崛起,并且在改变世界。中国崛起的最大意义不是很快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是结束了唯西方模式马首是瞻的时代。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并且具有世界意义。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恩·莫里斯出版了一本书,《西方将主宰多久》。书的核心观点是,人类一万六千年的发展曲线都非常平缓,只是到了西方统治世界的时代才一下子陡然上升。在这种陡然上升的曲线下,我们比祖先的生活好多了,但是陡然上升的曲线是不可持续的,这也说明西方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也许以后作为一种新的可持续的文明,它应该是比较平缓的发展曲线,而这可能就是中华文明对人类的责任和贡献。
为什么新的可持续的文明将出自中国?从文化层面讲,未来中国可能对世界有更大贡献的,就是我们的发展理念。从历史看,自地理大发现以来,所有的国际体系,包括权力中心的转移,都是排他性的、零和的,你死我活;把你干下去,我才能上来。过去几百年来,每一次西方大国的崛起,都是一部血腥的战争历史。这背后的一个文化原因,就是西方的二元论认识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不赢就一定输,你死我才能活。也正是因为这种思维,美国不相信中国能够和平崛起,对中国崛起感到压力,产生了战略焦虑,千方百计从硬的和软的方面遏制我们。
但中国文化不是这样。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没有强烈的排他性,不会以排斥他者来证明自己的正当性,更不会动辄把别人当作敌手,以为除了敌我没有别的,于是只好遵从丛林法则。中国理念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道路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借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理念比西方发展理念更具包容性和先进性,是一种更高明的哲学和认识论,也是更开放的大国情怀和全球视野。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共有2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另有多个国家派来了高级别特使。中国构建“一带一路”,就是在“互利共赢”理念的支持下,寻求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就像习近平主席所说,丝路精神在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我们不是单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不是为了拓展而去拓展,而是说,中国今天的发展规模在这儿,发展势头在这儿,我们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欢迎大家来参与,欢迎大家来搭车,实现共赢发展。过去西方国家总是指责别人搭车,我们现在欢迎别人搭车。搭我们发展快车的国家越多,受惠的国家就越多,我们可以整合、带动和运筹的资源就越多,整体发展动能就越大,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就会越大,对世界人民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将会不断提升,中国的大国地位也会不断提升。从这个意义说,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具体途径,也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治理领域发挥影响力、推动建立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的21世纪国际秩序的重要舞台。
说到影响力,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在2013年10月。到现在仅仅3年半时间过去,已经有一批依托于“一带一路”的项目开始实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已经开始运营。亚投行的成员国已有80个,西欧的14个国家全部在第一时间加入。如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又在北京大规模举行,围绕“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的主题,就对接发展战略、推动互联互通、促进人文交流等议题广泛交换意见。我们掰着手指数一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够提出这样的战略,又能获得如此多的国家响应?美国能做到吗?做不到的。
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对此我的理解是,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者和推动者,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中国的思想界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所谓“讲好故事”,就是我前面说的,要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对世界的故事给出中国的说法,对中国的故事给出普世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和平崛起的同时,我们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理念变成一种自主的、自为的价值,向世界提供一个新的价值体系。
以我们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事业伟大进程中的敢为、能为、善为和有为来告诉世界,像中国人这样做,社会就会有一种更好的内部关系,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就会有一种更好的国际关系,使国与国之间关系得以改善,世界各国人民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崇高目标得以实现。这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和军事的,而且是文化的。这个文化是一种与西方大国崛起时不一样的理念和活法,在国内,建立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国际上,建立共赢发展的和谐世界。如果这样,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之时,不但我们的中国道路将走出世界意义,中华文明也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宋煜昊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