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雅:中国道路是“人间正道”吗?我们应该有这份自信
关键字: 中国道路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中国文化民族自信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中共十八大确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中国梦,即在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我的理解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道路,对应着不同的历史轨迹、文化脉络和现实国情。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迄今,没有哪个后发国家成功复制了西方模式。各国唯有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有希望、有未来,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中国道路的成功更加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不否认过去三百年西方道路的成功,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西方道路成功的高昂代价。西方模式的基础是侵略性的军事和政治、经济机器,是通过武力向全球殖民建国,实行种族压迫,直至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这些基础,中国不曾拥有,将来也不会拥有,也不应该拥有。中国的复兴在于闯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几代英烈满怀理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才完成的中国革命不能否定,新中国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我们要倍加珍惜。如果我们东施效颦,一味追随西方,我们的国家就会走上不归路,就会成为第二个苏联而死无葬身之地。
人类历史不断证明,不同的主义和制度各有其不同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优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谁能更好地发展经济,谁就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国民福祉,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事实证明,不但中国道路是成功的,而且中国的制度也是有优势的。从改革开放开始到2014年的36年间,中国经济平均每年以9.7%的高速持续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间没有发生战争,没有对外扩张掠夺,内部保持了稳定。这在人类现代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精彩一幕。虽然现在中国经济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稳定在中高速水平。2016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6.7%,居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超过2%。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如果能保持6%上下的增长速度,同其他大的经济体比,我们还是最快的,跟美国的距离会越来越小。
我们都目睹了汶川地震后的大规模重建过程: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举国体制+市场机制。仅仅两年时间,崭新的城镇村庄就拔地而起,原来的灾区实现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反观日本,2011年发生的大地震距今已6年过去,受核事故带来的重建高难度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限制,重建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这说明,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和制度优势,我们完全有能力解决民生和发展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好、利用好。
中国的制度优势何在?在于我们人多体大,在于共产党有上下动员的能力,在于举国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长。只要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搬不动的山。因此,要把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利用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而不是由市场决定。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有些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不能改变的。例如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谨防“市场失灵”冲击正常的经济秩序;国家介入分配,更好地做到“限高,扩中,扶低”;在社会集团的利益博弈中,更加注重维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等等。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有着特殊意义——既然要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就要把作为普通消费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核心位置。
客观说,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一些方面如民生保障,还不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国今天民生问题十分突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的不平等一直在扩大。这个矛盾是市场化解决不了的,政府推动均衡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出现了偏差。以医疗为例,据报道,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截止2016年10月,公立医院的数量为12786家,民营医院15798家。与2015年10月底相比,公立医院减少了451家,民营医院增加了2038家。照此计算,公立医院月均减少45家,2016年预估中国公立医院数量减少近540家左右。而此前五年,公立医院年均减少156家左右,公立医院2016年的消失数量是此前3倍多。公开资料显示,这些消失的公立医院主要是通过并购等方式转型成了民营医院。
众所周知,中国医疗改革推行多年,国家对医疗保障的投入年年增加,越来越大。然而,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甚至越来越难,越来越贵。这是为什么?这个令人费解的事实,是不是医疗领域“公消私长”的改革思路所致?在这种思路之下,结果只是政策对资本的放行?有没有资本对政策的介入?
习近平总书记屡屡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多次谈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他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老百姓的迫切期待一直放在心上,一再强调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显然,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公消私长、日益私有化倾向,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不相符的。如果任由资本集团“瓜分”公立医院,生病就医的民众就会成为资本逐利的牺牲品,基本利益就失去了保障,就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可言。而且不要以为民生领域的私有化不会伤及国本,资本势力正是在不触及政治敏感的议题下,通过路径依赖一步一步改掉规定方向的内容。而国家一旦跳上资本的战车,缰绳却不在自己手里,那就危险了。这样的改革意味着逐步取消社会主义归宿,失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是凝聚亿万民心的根本制度。这个一旦动摇了,公有制一步步丧失了,共产党就会失去感召力和领导力,就会失去执政地位。这将是颠覆性的错误。
不否认中国今天的民生难题有发展阶段性的原因,但毕竟在世道人心方面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这方面的“欠账”不容忽视,亟需弥补。事实上,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事情也不是市场能完成的,要靠政府来完成,何况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城乡二元结构、贫富悬殊结构,这些中国今天最大的失衡都是市场调节不了的,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当前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等,也都得靠政府来做。不断增加和丰富我们的社会制度、社会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元素,把社会主义的蛋糕做大做好分配好,这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必须全心全意履职尽责。
这是执政理念问题,也是政治方向问题。要像习总书记说的,全党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向前。同时,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奔小康的主力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筑梦者。一句话,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不能忘记自己的人民,奔向“两个一百年”这趟追梦列车不能把劳动大众给丢下。否则,中国梦就不可能实现,或者只是实现少数人的“美国梦”。
第三个问题: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一,西方民主遭遇困境,西方模式难以为继
以前中国人的现代化话语是,西方先进,我们落后,所以要接轨。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是这么想的,西方国家也确实展示出辉煌的发展成就。但是走到今天我们发现,西方国家也出了问题,西方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堪称奇迹,我们起来了。这种飞跃式的发展进步,有力证明了中国道路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发展模式和思想理论的先进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宋煜昊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56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0“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95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1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