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平:6亿美元,“看”不到“另一个地球”也很值
关键字: 地球另一个地球第二个地球NASA开普勒开普勒452b三体天文学宗教地心说日心说宇宙实验室
总而言之,开普勒望远镜花了6亿美元,又抢占了全球媒体的一天头条,回报给人类的只是一些远方行星的间接证据,对改善地球环境、缓解资源压力毫无帮助。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支持这样的项目,为什么要为了远方行星的幻影而欢呼呢?
让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分析一下“开普勒”是如何“看到”(这次不是字面意思啦)这些行星的。
严格说来,我们从未“看清”任何太阳系外行星,甚至完全看不到其中的绝大多数。读者应该记得,我们把太阳系里的知名星体都“看”清楚也不过是上周的事情——在新视野号抵达目的地之前,冥王星对人类而言只是毫无细节的一个圆面。至于距离以光年计的恒星,绝大多数在最强的望远镜里也只是无法分辨大小的光点,更不要说这些恒星周围的行星了。最近几年,随着望远镜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人类勉强能通过望远镜给一些离太阳系足够近、也足够大的系外行星拍照。你不要对这些照片预期过高——只是一些能看出颜色的光斑而已,模糊到无法判别图像的边缘。
图2 系外行星VHS 1256b
但“眼见为实”这句话并不适用于科学。一个巨大的行星在轨道上旋转,除了反射可见光,还会制造许多其他的效应,可以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只要测量到这些效应,我们就算从未看见这个行星——比如这次的Kepler 452b,我们依然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不要忘了,太阳系里肉眼可见的行星,除了我们脚下的地球,只有金木水火土5颗。从天王星开始,我们就要借助望远镜和照相机才能观测行星反射的太阳光。到了海王星,已经是“笔尖上的发现”,即我们在通过望远镜看到海王星的反光之前,就已经通过引力效应发现了它的存在,比较准确地预言了它的轨道。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人类虽然更难“看见”,但也能通过类似的方式去观测。
比如说,足够大的行星会对恒星产生引力牵引,导致恒星的位置周期性地摆动。记录摆动的周期和幅度,再根据光度和光谱分析恒星的质量。科学家就能推断出恒星周围行星的质量和轨道。如果恒星有多个行星,恒星就会呈现多个不同幅度的摆动叠加。只要观测的时间足够长,还可以推断每个行星的轨道和质量。
从光学上说,虽然大多数行星的反光被淹没在中心恒星的星光里。但从地球的角度看过去,部分行星的轨道会恰好从恒星面前通过,周期性挡住恒星的一部分光芒,导致恒星的光度下降。只要已知恒星的半径和光度,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几何分析来推断行星的半径。
某些行星有大气,或是本身就是木星这样的气态行星。这样的行星挡在恒星前面时,大气会吸收一部分恒星的光线。通过分析哪些频率的光线被吸收,我们能知道行星的大气包含什么气体。如果包含水蒸气,再考虑行星和恒星的距离,就能大概推断行星上是否有液态水。
除了可见光,恒星还会在红外、紫外、射电等频率发射各种各样的电磁波。行星既能遮挡这些电磁波,也能反射电磁波。射电望远镜会提供很多超越“看见”的信息。
人类运用了如此之多的手段去观测系外行星,如果把逻辑反过来说,就是系外行星为人类提供了无比宏大的实验室,验证和探索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诚然,人类无法干预这个实验室的运行,就像历史学也无法做实验一样。但人类可以通过足够多的史料来总结历史规律,也可以通过观测足够多的星体来弥补被动观测的不足。我们能看到多少星呢?
全天肉眼可见几千颗星,但只要拿起一副最简陋的双筒望远镜,这个数字立刻暴增到几万颗。几千块钱的望远镜可以让你观测几百万星体,专业的天文台就必须用“亿”来描述自己的观测对象。至于人类现在到底能看到多少颗星星,这个数字无法回答,但至少也得用千亿来衡量。
如此之多的星体,即便大多数是平淡无奇、彼此相像的主序星(像太阳这样的中年恒星)和红矮星,但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逐个分析,总能找到符合特殊要求的“实验对象”,为人类提供各种极端状态的实验条件。开普勒望远镜只工作了几年,就找到了几百颗系外行星,其中绝大多数“恰巧”正好可以挡在恒星和地球之间。这说明只要观测的对象足够多,小概率事件也是必然事件。
天文学这个宏大实验室对物理学的贡献不可低估。习近平在演讲中特意提到过:“天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对基础科学乃至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现实的和长远的深刻影响”。这话说的不错,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牛顿的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公式都是通过天文学观测得到验证的。否则的话,人类不可能找到恒星那么大的引力源去偏折光线,牛顿时代也无法找到标准化的实验工具来建立现代物理学体系。被写进物理课本的基尔霍夫(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曾通过光谱分析出太阳大气的构成元素,被人调侃“你知道太阳上有金子又如何?能挖到么?”,转眼他就因为光谱分析方面的研究获得了金质奖章——对于全人类的科技进步来说,天文学提供的实验案例是用黄金也换不到的“富矿”。所以,不必奇怪,就在我几百米外的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的全名是“物理与天文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110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51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85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22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78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