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德文:返贫是个伪命题,扶贫组撤出后下一棒交给谁?
最后更新: 2021-03-10 08:54:56导读2020年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最近正在召开的两会,也多次聚焦扶贫问题。近年来,国家、全社会在脱贫事业中投入巨大的资源和精力,大量扶贫工作者奔走在扶贫第一线。
如何看待事业及其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如何回应“返贫”一说?如何评价扶贫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理路?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观察者网采访了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以下为采访上篇。
【采访/观察者网 朱敏洁】
观察者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们先从扶贫开始聊起吧,长期以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诸如精准扶贫、互联网扶贫等,从过程、效果等整体来看,有什么评价?再者,贫困本身具有动态性,如何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吕德文:脱贫攻坚有历史意义,好比2006年那会国家宣布取消农业税一样,历史意义特别大。但就技术上说,脱贫攻坚和取消农业税,并没有太大障碍。当年国家取消农业税,主要是因为农业税占国家总税收的比例极低,取消农业税对国家财政没有多大影响。但从战略上看,取消农业税确实是中国历史千百年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
脱贫攻坚也有些类似。我们现在讲脱贫攻坚,主要是指摆脱绝对贫困。以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国家已经有足够条件消灭绝对贫困。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脱贫攻坚并不是特别难的事。
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有绝对贫困的体验,但哪怕是80后,普遍还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我的同学,包括身边的朋友同事,只要是来自农村,很多人小时候都有吃不好、穿不暖的经历。但是今天这样的情况已经鲜少存在。即便有,也不具有普遍性。现在的绝对贫困,主要是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等一些制度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过去,国家没有能力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比较好的营养供给,但现在国家有这个能力。
20年前的宁夏西海固 图自央视新闻
如今的宁夏西海固 图自央视新闻
为什么摆脱贫困这件事意义很大?这也跟我们国家的性质有关。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只要生产力水平足够高,就有可能摆脱贫困。很多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高,社会保障制度水平也高,但还是没办法摆脱贫困,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在缩小贫富差距、再分配等方面的能力有局限。中国在解决不平等所带来的贫困问题上,具有政治制度优势。比如,我们是单一制国家,可以通过中央统筹、转移支付来实现地区之间的平衡,还可以通过对口扶贫、社会扶贫等方式,共同解决贫困问题。
总的来说,脱贫攻坚在技术上并不是很难,事实证明我们也做到了。但是,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比方说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特别明显。这几年我们经常讲基层负担重,很大程度上跟脱贫攻坚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有关。
因为做好了充分准备,脱贫攻坚在技术上不难,只要按正常程序做,最终就能达到目标。概言之,把国家政策落实下去,工作队派遣到位,按正常政策执行就可以了。但各地普遍都以“攻坚”姿态对待脱贫,将之上升为政治任务,人为提高标准,形式上的要求也增加了,导致制度成本和执行成本迅速上升,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脱贫攻坚以县为主,我每到一个县调研,看他们财政安排的资金,都要远远高于脱贫需要。一方面,这说明脱贫攻坚工作是极有保障的,绝对不可能出现明明知道这个人是贫困人口、结果还让他处于贫困状态,一个都不可能。但另一方面,恰恰是保障太多,要求又太高,地方大量的精力耗费在向上级证明其“一个都没落下”。
这某种意义上造成层层加码,最终使得基层扶贫干部疲于奔命。事实上,扶贫工作并不复杂,也无需耗费大量精力,扶贫干部主要做党委政府和贫困户的沟通链接工作,把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了解清楚,把党委政府的政策安排落实下去,就可以达到效果。
但现在是形式主义的工作太多。比如市里检查组要来了,得提前去把准备材料,和贫困户打好招呼。而省里面要来又得更重视,如果国家层面下来那就更不得了。每个县为了把工作做到位,确保万无一失,长期处于运动式状态,不断需要证明自己的工作成效,一直在做扶贫之外的工作,迎接检查、做材料等等。脱贫攻坚过程中这种疲于奔命,脱离实际的空转,给基层治理体系的压力特别大。
很多扶贫干部一开始都特别有成就感,因为脱贫攻坚确实是千百年来难得一遇的大事,投身到这样一场战斗中非常有荣誉感,但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第一,你想做事,但没有那么多事给你做,因为我们的绝对贫困人口很少,除了三区三州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其他很多地方还真没有多少绝对贫困人口。对于大部分农民家庭而言,只要能出去打工,就很难有绝对贫困状态,所以多数地方的绝对贫困人口要低于统计数字。大概2015、2016年搞精准识别的时候,当时的标准应该是人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这是什么水平?假设一个五口之家,两个小孩、一对夫妇再加一个老人,正常情况下都不可能是绝对贫困,只要有一个半劳动力在打工,就可以解决贫困问题。真正的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他们的家庭条件都看得见摸得着,但这部分人口往往又被低保等政策兜底了。
到2020年底,脱贫攻坚工作基本完成,各地贫困县基本都已验收完毕,就等最后宣布。2020年初,很多人问,疫情对脱贫攻坚有没有影响?根据我们的调查,影响有限。因为大部分贫困县的摘帽工作2019年就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2020年基本都在准备上级部门下来检查评估的事。我个人觉得,就脱贫攻坚这件事,基层贯彻执行的力度,要比上级想象得大,政策完成度是有保证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31省新增确诊5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3-10 08: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十四五”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如何开局起步 习近平划重点
2021-03-10 08:19 2021两会 -
“十四五”国防和军队建设,四个关键词看习主席的部署
2021-03-10 08:15 2021两会 -
委员建议:将性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教学大纲
2021-03-10 07:55 2021两会 -
对香港问题,许其亮表态
2021-03-10 07:42 香港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今日将闭幕
2021-03-10 07:08 2021两会 -
十四五规划涉及香港的有500多字,比十三五多了哪些内容?
2021-03-10 00:08 2021两会 -
奋进新征程丨从“三个要求”看高质量发展
2021-03-09 23:19 2021两会 -
网上传习录丨这件事,总书记又“敲黑板”了!
2021-03-09 23:17 2021两会 -
外媒关注中国版“疫苗通行证”,以色列率先“求互认”
2021-03-09 22:5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天天学习丨总书记提到的“中华水塔”背后有一段变迁故事
2021-03-09 22:34 2021两会 -
习近平:村民们的电热炕是什么样的?
2021-03-09 22:33 2021两会 -
习近平:实现“十四五”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良好开局
2021-03-09 22:29 2021两会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会周三下午举行
2021-03-09 20:32 2021两会 -
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
2021-03-09 19:57 2021两会 -
多地严查信贷资金挪用至股市、楼市,违者将被银行提前收回
2021-03-09 19:48 -
时政画说丨祁连山下的勃勃生机
2021-03-09 19:46 2021两会 -
-
习近平:实现“十四五”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良好开局
2021-03-09 19:40 2021两会 -
全国人大财经委:建议批准今年地方债务限额33.3万亿
2021-03-09 19:38 2021两会
相关推荐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6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5“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85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