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思义:俄罗斯发起军事行动是在保卫中国的西部防线?
最后更新: 2022-03-15 07:42:46德法对俄政策
对于如何对待俄罗斯,美国与德法两国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但也不完全一致。德国和法国共同主导欧盟——如果双方意见一致,那么没有其他国家可以阻止它们。但如果允许俄罗斯在欧盟体系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无论是通过正式成员国身份还是仅仅通过间接影响,那么德国和法国将不再能够完全控制欧洲局势。
尽管理由各有不同,但出于这个原因,法国和德国均认可美国的立场,即俄罗斯必须被真正排除在欧洲体系之外。这就是为何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天真地想成为欧洲体系一分子的尝试总是注定失败的原因。
欧盟对俄政策和美国对俄政策存在一些分歧,尽管双方均认为有必要将俄罗斯排除在整个欧洲体系之外,但出于经济原因,德国尤其受益于与俄罗斯在能源和原材料领域的贸易——德国制造业效率极高,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德国缺乏能源和原材料。因此,德国试图推行在军事上跟随美国的政策,但同时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比如参与北溪二号管道项目的建设。
但是,美国希望在经济上削弱德国,因此反对建设北溪二号管道项目,就像它早些时候反对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其他天然气管道项目一样。美国知道,德国在军事上要靠美国,因此要实现次要目标,就有必要时不时加剧与俄罗斯的军事紧张关系,迫使德国在美俄之间选边站,以便破坏德俄经济关系。
北约东扩显然是针对俄罗斯的侵略性政策,因此对美国来说是一个理想的政策。比如布热津斯基就特别指出,北约东扩将既可对付俄罗斯,也将确保西欧弱于美国:“顺理成章的是,扩大的欧洲和北约将十分有助于美国实现其政策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扩大的欧洲将会扩大美国影响力的范围——通过吸收中欧新成员国,通过在欧洲委员会内增加亲美成员国——而不是同时建立一个政治上过分一体化的欧洲,这样一个欧洲可能很快会在对美国至关重要的地缘政治问题上挑战美国。”
美国侵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削弱俄罗斯,并分化中俄,次要目标是削弱德国——例如,美国通过推迟/取消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进而破坏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了这一目标。
总之,美国的政策旨在实现数个目标:
最重要的是试图分化俄罗斯与中国,以便使美国更容易对付中国;
其次是削弱俄罗斯;
第三则是削弱德国相对于美国的实力。
乌克兰冲突结果对中国有何直接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乌克兰冲突中涉及的这些战略问题,将会对中国产生何种直接影响?
首先,必须要明白的是,无论乌克兰冲突的短期结果如何,在旨在让俄罗斯和中国交恶的框架内,美国对俄罗斯的打压政策都将继续下去。显然,美国更希望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遭受失败——它希望俄罗斯的失败导致亲西方的反华政府取代普京。
但美国已经明确表示,即便俄罗斯赢得乌克兰冲突,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打压仍将继续。《华盛顿邮报》在题为《美国及其盟友正悄悄为建立乌克兰流亡政府和长期游击行动制定应急计划》的文章中指出,是俄罗斯接管基辅的可能性,促使华盛顿和欧盟纷纷制定计划。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将继续试图向俄罗斯施压并破坏其稳定:“西方国家支持乌克兰抵抗的方式已经开始成形,可官员们一直不愿讨论详细计划,因为这些计划是以俄罗斯取得军事胜利为前提的……但是,据几名美国和欧洲官员说,作为第一步,乌克兰的盟友正在计划如何帮助乌克兰建立一个“流亡政府”,该政府可能直接指挥针对俄罗斯占领者的游击行动……
早在去年12月,一些美国官员就看到了乌克兰军方正在进行军事准备……
在一次官方访问中,一名乌克兰特别行动指挥官告诉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尔·沃尔茨、马萨诸塞州民主党众议员塞思·莫尔顿和其他议员,他们正在改变训练计划,重点是维持武装反抗力量,依靠游击战式的战术。
美政府官员表示,美国向乌克兰军方提供的武器,以及源源不断流入该国的武器,对‘抵抗运动’的成功至关重要。拜登政府已向国会申请100亿美元紧急拨款。其中,48亿美元将拨给美国国防部,用于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简而言之,美国对俄罗斯的打压将继续下去——其战略目标是削弱俄罗斯,同时迫使其放弃与中国的良好关系。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
其次,有必要指出的是,就真正的政治而言,讨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否是反击美国针对俄罗斯的明智战术手段——这是否是一种错误的手段,是否为时过早,是否正确等等,根本是多余的,毕竟冲突已经发生。关键是这场战斗的结果如何。如果乌克兰被北约接纳为成员国,也就是说,俄罗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努力受挫,那么这将是美国在打压俄罗斯方面向前迈出的一大步,美国可以对俄罗斯施加进一步压力,迫使俄罗斯与中国交恶。
同样,中国没有任何人需要回答俄罗斯军事介入乌克兰是否是应对这种局面的正确策略的问题。中国敦促通过对话协商寻求解决乌克兰问题是完全正确的。对于俄罗斯的这一军事行动正确与否,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这并不会改变基本情况。
直升机空中机动
列宁在其1915年所著的《第二国际的破产》中明确阐明了他对战争的认识:“在这些理论中,最浅薄的恐怕就是‘祸首’论了:人家进攻了我们,我们进行自卫;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对欧洲和平的破坏者进行反击。这是各国政府的声明和全世界所有资产阶级报刊和黄色报刊的滥调的翻版……”
对于战争,军事家们都有自已独特的见解。世界战争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之一克劳塞维茨的重要观点“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暴力)的延续”,则最具有代表性……这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的观点,他们认为任何战争都是有关大国和这些国家的各个阶级在一定时期内政治的延续。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第63段同样采用了克劳塞维茨的著名观点“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鉴于“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参与讨论俄罗斯的军事战术——无论俄罗斯在此时发动这场战争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显而易见,这关乎政治。如果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失败,这将意味着风险——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增大了俄罗斯的压力,放弃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世界政治发展趋势:美国极端反华势力抬头
当然,最后,乌克兰局势将令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其结果将对世界产生多重影响。与此同时,美国正在加紧对中国的打压。正如上文所述,无论美国外交政策分析人士在乌克兰和北约问题上存在什么分歧,他们几乎都持反华立场,区别在于:没有最反华,只有更反华。
例如,美国前国务卿、2024年共和党第一总统候选人蓬佩奥公开呼吁美国承认台湾为“主权国家”:“美国政府应立即给予台湾外交承认,承认其为一个自由的主权国。”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帮办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也同样呼吁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和中国开打一场“有限战争”——也就是说,按科尔比的说法,这场战争应由美国开打,但可以防止战争变成核战争。
蓬佩奥和科尔比的观点表明,和过去只有极端的政治边缘人士叫嚣开战相比,美国外交政策建制派中已有少数人公开跨越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画出的红线,或已积极准备对中国开战。
这当然会对中国产生最深远的战略影响。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发展政策依赖于一个重要前提——世界和平是主流。也就是说,尽管不幸的是,局部战争无法避免,但大国之间不会爆发战争。但美国对俄罗斯步步紧逼,以及美国外交政策建制派(即便是少数派)彻底跨越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画出的红线,意味着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前提。
只有处于地缘政治决策中心的人,而非外部分析人士,才能准确地考虑到这一点的影响,进而做出准确的判断。但鉴于美国外交政策日益咄咄逼人的本质已显露出来,对此,显然有必要未雨绸缪。
结论
转回到正在乌克兰发生的事件,这当然是一场可怕的悲剧。中国呼吁各方保持克制的外交政策声明显然是正确的。能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要比爆发冲突好得多。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玛丽亚·扎哈罗娃明确表示:“我们希望我们的目标——乌克兰回归到《独立宣言》中的立场——保持中立并与俄罗斯合作,将会得到实现。如果我们能通过谈判实现在乌克兰的目标,那就更好了。”
但乌克兰局势发展至此是由于美国主导的北约持续东扩和试图拉拢乌克兰加入北约——这对俄罗斯构成了致命威胁。因此,俄罗斯退无可退,必须获胜。乌克兰是俄罗斯在西面的最后防线。但是,正如上文所述,它也是中国的西部防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乌克兰之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乌总统顾问:俄方领土要求不可接受,已准备好就其余问题继续谈判
2022-03-15 07:21 乌克兰之殇 -
欧盟取消俄贸易最惠国待遇
2022-03-15 06:59 乌克兰之殇 -
俄代表团团长:俄乌视频会谈每天都在进行
2022-03-15 06:50 乌克兰之殇 -
美国会邀请泽连斯基于16日发表视频演讲
2022-03-15 06:49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延长乌克兰战时状态
2022-03-15 06:42 乌克兰之殇 -
顿涅茨克遭圆点-U导弹攻击致23死,俄:刑事立案
2022-03-14 23:39 乌克兰之殇 -
斯洛伐克苏军纪念碑被泼漆,俄外交部怒斥:背叛自己同胞
2022-03-14 23:30 乌克兰之殇 -
佩斯科夫:不排除完全控制乌克兰主要城市
2022-03-14 23:19 乌克兰之殇 -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暴行表明,应建立国际新秩序”
2022-03-14 22:55 日本首相 -
MH17坠毁8年后,澳荷两国将起诉俄罗斯
2022-03-14 22:34 俄罗斯之声 -
乌方代表:第4轮谈判技术性暂停,明日继续
2022-03-14 22:29 乌克兰之殇 -
约翰逊将访沙特,英大臣:不管我们喜不喜欢,但他们有油
2022-03-14 22:18 不列颠 -
因紧急情况,泽连斯基无法在欧洲委员会发言
2022-03-14 21:56 乌克兰之殇 -
新加坡罕见加入西方制裁行列,俄大使回应
2022-03-14 21:55 乌克兰之殇 -
“掌控大权整肃政敌”的机构,尹锡悦要撤了
2022-03-14 21:21 三八线之南 -
“西方援助不是无偿的,一切都有代价”
2022-03-14 20:51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没有向中国要求军事援助
2022-03-14 20:50 乌克兰之殇 -
印度新任驻华大使罗国栋今日上任
2022-03-14 20:16 中国外交 -
“德国将买35架F35,法国要慌了”
2022-03-14 19:43 德意志 -
法男子闯进普京前女婿别墅:准备接待乌克兰难民
2022-03-14 19:30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