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伯特·卡普兰:帝国的陷阱与威权主义
关键字: 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帝国鉴于俄罗斯的威权主义与作奸犯科密不可分,它不可能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而中国的模式之所以在中国可行是因为它内在地包含有在西方不被认可的受控而有限的个人自由。欧盟若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在保留强大的官僚机构的前提下,成为一个去精英化的西方民主政体。欧盟必须做出十分审慎的调整(measured adjustments),这对欧洲的未来至关重要。
20世纪以意识形态(ideology)为主题,而21世纪的主题将是地缘政治(geopolitics),这意味着处于竞争之中的不同制度之间的区别比二战以及冷战时期要微妙得多。摩尼教传统观点的问题在于,它认为独裁和民主两者之中仅有一方能够胜出。不过实际上,可能最后双方都是失败者。也许,将这两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的那个国家才能获得最终的竞争优势。
美国:命中注定的人类领袖?
由美国所主导的自由世界秩序对于该秩序所倡导的普世价值(universal values)还是颇有自信的(至少在特朗普入主白宫前的确如此)。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后帝国时代这种自信仍然能够长期延续下去。在很多政策实施者看来,奉行帝国主义往往意味着一种教化全人类的使命感。
哈佛大学的奥德·韦斯塔德(Odd Arne Westad)教授指出,无论上述关于帝国主义的观念带有多少种族主义和伪善的色彩(尤其在黑暗的欧洲殖民历史当中),这种观念的确是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受到这种观念影响的人们甚至会产生一种“使命感和自我牺牲感”,而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就曾深陷此类情感之中。事实上,冷战是两个帝国之间的冲突,不过双方都声称自己所扮演的是另外的更加崇高的角色。更进一步来说,由于美国所建立的世界秩序遍布全球,它需要强大军事力量的支撑,这必然导致巨额的军事开支。根据很多历史学家的观点,无度的军事开支必然使帝国走向衰落。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入侵以及美国特种部队在叙利亚的行动都带有某种帝国远征的色彩(hallmarks of imperial expeditions),对于一个帝国来说,入侵某个国家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其进行统治。当然,即便在世界尽头,美国也必须捍卫自己的价值观,但当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用巨额战争开支和数不尽的裹尸袋压垮这个国家。这是很难的事情,比听起来要难得多。毕竟,为了捍卫价值观而发动一场战争从表面看起来的确是有必要的。
作为总统,特朗普已经决定不再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帝国战争给予支持,他希望在不推翻叙利亚独裁者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的前提下击败“伊斯兰国”武装,特朗普如此决策也是顺应了华盛顿外交团队中某些人的呼声。另外,特朗普极力主张贸易保护主义和狭隘的“美国优先”,这实际上使很多有切实作用和积极意义的外交政策遭到了废弃,这些都是美国在衰落的迹象。更进一步来说,他对军事力量的崇拜和对外交机构的轻视使人联想起所有军事帝国的命运。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就曾用“一具穿着盔甲的尸体”来描述过度崇尚武力的亚述帝国。
美国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100年前,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曾指出,北美大陆是亚欧非大陆(Afro-Eurasia)周边“诸岛”中条件最好的一个,这一块大陆不但能对旧世界(the Old World)施加影响,而且在地理上有一段距离,能够受到两个大洋的保护。因此,如果美国能够获取某种形式的准帝国权力(variation of quasi-imperialism right),那么这个国家仍将继续主导世界。在近四分之三个世纪里,美国似乎首次无法为世界提供以推动人类进步为目标的“宏大构想”。对美国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所在,其他方面都无法与之相比。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帝国时代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领导力正是建立在以推动人类进步为目标的“宏大构想”之上的,征服其他国家或占有其土地的能力已经不再像过去那般重要了。
最后的思考
我们不应认为自由民主制度(liberal democracy)是人类政治形态发展的终点。只有在内能给予其人民更多尊严、在外能为其附属国和盟友提供更多希望的制度才能够在这场制度竞争中获胜。的确,威权主义在当下已稍占上风,原因并不在俄罗斯,而是在中国。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高明的大战略(well-orchestrated grand strategy)使其获得了优势,而中国的制度并非建立在一人一票的普选之上。
不过,我们更应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数百年来,美利坚合众国一直是一个能够启迪人类灵感的民主国家。虽然当下这个庸俗的充斥着数码视频的新时代鼓励多元话语,其实这反而进一步造成了社会的撕裂而且还使客观真理遭到掩盖,也许业已展现威权主义姿态的特朗普是这个庸俗时代所孕育出来的怪胎?还是说,他仅仅是美国社会里偶然出现的个例呢?如果是前者,那么中国的发展模式显然是后帝国时代里世界各国的最佳选择。中国的模式虽然十分诱人,但它本质上是个圈套,因为它意味着自由主义的落幕和西方(不仅仅是美国)的整体性衰落。我们应该将开明的威权主义视为一项挑战,我们绝不能认命向其屈服(we should take enlightened authoritarianism as a challenge; not as a fate)。
(观察者网马力译自2018年3月5日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罗伯特·卡普兰:帝国的陷阱与威权主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最后更新: 2018-03-23 14:20:42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