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伯特·卡普兰:美国达尔文式的民族主义
关键字: 美国民族主义威尔逊主义美国干涉叙利亚特朗普外交政策没有高尚原则的外交政策是没有方向、没有指导、没有目标、没有宏伟战略的外交政策。那我们的原则应该是什么呢?它应当是适度的威尔逊主义推动下的自由主义国家,它的适度性体现在在可行的情况下,在国外推动公民社会建设。公民社会通常意味着民主,但并不是普遍情况,它仍然可以同开明的独裁政治形式共存。威尔逊是一个小心谨慎的渐进主义者,不同于近些年来威尔逊主义者的理想,他十分了解将我们的价值体系强加于国外的困难。
威尔逊主义集中体现了美国在现代世界的天真想法。根据塔夫斯大学历史学家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的说法,威尔逊根据自己的政治直觉制定了宏伟的战略,这在北约的建立和战后美国对日本、德国的接管中达到高潮。我认为这是一个温和的保守现实主义者,他认为保守主义的本质是,通过对一个安全没有保障的冲突世界的接受,来保存自由秩序。在这方面,保守主义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技术,用以服务一个更好的世界。这不是一个悖论,它秉持了保守主义的本质,也大致勾勒了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和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早期著作的框架。
但交易主义外交政策(transactional foreign policy,译者注:交易主义外交政策是一种外交政策的路径,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交换,美国有学者将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成为交易主义外交政策。)一点也不保守,因为它没有目标,因此没有任何限制。在这种政策下,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既可以出卖盟友,参与协商,也能进行针锋相对的军事冲突。换句话说,交易主义实际上要比适度的威尔逊外交政策更冒进。
保守主义强调利益。但是,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宏观发展方向同它的目标和价值观相协调时,利益才能被定义。利益、目标、价值体系:它们都需要一个长期审慎谱写的蓝图。纯粹的交易主义外交政策缺乏长期广泛的思考,它为眼前的利益所限制,就像一个纯粹生活在当下激情中的孩子,这使得政策实施者很难预测未来的实施计划。在一个空间危机阴影下的世界里,庞大海陆空军队不得不在愈加狭小的空间作战,交易主义实际上比激烈的威尔逊主义具有更大的风险。
一位叙利亚难民怀抱自己的孩子
正是由于美国开始于巴拿马,结束于叙利亚的大规模军事干预政策的一贯性,如今威尔逊主义更容易恢复其原有的敏感度,美国的第二十八任总统将保持崇高的理想,适度的应用威尔逊主义来面对一个棘手的世界。事实上,没有一定程度的威尔逊主义,如果被限制了程度,那还能有什么呢?对现实主义来说,如果没有一些理想因素,它将萎缩成犬儒主义或者变得不再现实。
丢弃任何程度的威尔逊主义就是丧失我们的国际身份。我们不像中国人和俄罗斯人那样安于自己的国际身份,它建立在帝国王朝的基础上的,目标是保护自己免受入侵。从历史来讲,中国和俄罗斯是陆地强国,如果他们不通过帝国扩张的方式发展力量——中国向中亚扩张,俄罗斯向中欧和东欧扩张——就会面临能否生存的风险。但美国具备其他大国都没有的优势,它是一个虚拟的岛国,没有这样的地理漏洞。因此,它可以满足全世界的理想。因此,交易主义外交政策本质上是孤立主义,但换句话说,交易主义最后会导致失败。
展望:背弃威尔逊主义,美国将陷入分裂
战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后现代战争结合了常规的、网络的、信息的、甚至先进的、低辐射的核武器,不局限于我们想要打击的地方和目标。连通性将使地区冲突迅速迁移。网络领域——从黑客勒索到大规模文件泄露——都表明,人类作恶的、侵略的、恶意的本性并没有因为进化改变。面对面互动的缺乏将加剧这种残酷性,人们不再需要鼓起勇气去面对迫使他人痛苦的后果。将来的战争将能够不需要在物理上消灭我们便摧毁我们的意志,这就是一个有限空间之内的战争形式,在那里即便是一个拥有整个大陆面积大小的国家,也将面临生存的危机。
但我们面临另一场危机: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战?这似乎是一个荒谬的问题。毕竟,我们是美国人。我们有传奇般地理位置的家园,但是当技术缩短距离,我们的机场逐渐变成公共车站,越来越少的美国人能够意识到我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此外,威尔逊主义已经完全变成精英政治在面临巨大压力时的精英项目。同时,军队的职业化仍在继续,这使得军人与市民逐渐分离。那些每天困扰着五角大楼和政策精英的弥漫在全世界的危机除了压缩编码外没有什么相似之处,直到我们开始面临某种形式的暴力。
这一切都意味着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如果不往威尔逊主义方向发展,就会成为美国民族主义和外交政策的“告别曲”,而非重生的机会,那接下就是进一步地分裂,而不是统一。
作者: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D. Kaplan),原文刊载于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
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欧亚集团高级顾问。他也是将于明年出版的《马可波罗世界的回归:二十一世纪的战争、战略和美国利益》(The Return of Marco Polo’s World: War, Strategy, and American Interest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的作者。
译者:李玥,正文小标题为译者所加,观察者网获授权转载,部分内容有删节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法意读书”,ID:PKUNOMOS)
- 原标题:罗伯特·卡普兰:美国达尔文式的民族主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