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铭:借疫情批评大城市发展路径,有理吗?
最后,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疫情会不会改变城市发展路径。从疫情爆发起,就有一些学者站出来,特别是原本主张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学者站出来,说疫情的发展终于体现出发展大城市路径的一种误区,以此来背书发展农村、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低密度城市等观点。我觉得,类似说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甚至有点绑架民意的嫌疑。
其实我们不妨做一个很简单的思想实验,如果把武汉的人口从1000万减少到800万,大家觉得这20%的人口规模减少会对此次疫情的产生和传播有什么实质性影响吗?我想大家应该有答案。
我们无法预知下次是否还会发生类似疫情,但如果把这些观点变成公共政策,如果我们真的相信降低人口规模和密度可以防止疫情产生和传播的话,试想把全国城市人口全部降低20%会是什么结果?
那么,今后城市发展路径会是什么样?我想,可以有一个反向的思维。
这次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的确暴露了大城市发展中的一些短板。前两年,武汉在吸引人口方面,也参与了“抢人大战”。但是在“抢人大战”中,由于地方政府传统都比较重视经济发展,不太重视公共服务的提供,所以疫情突然来袭,导致很多地方跟不上。
疫情过后,相信从中央到地方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有一个补短板的行动。如果大城市存在短板,我们去补充完善它,会使城市治理得到改善;而城市治理得到改善,就会进一步加强大城市的优势。所以,我不仅不认为疫情会改变城市发展路径,还认为疫情会改善城市治理,加快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甚至强化大城市发展的优势。
可能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这么自信?接下来想谈一谈人性。人性是我们在城市发展中形成城市发展优势最为重要的一个技术性原因。
大家同意不同意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以后,会消费更多的服务,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那当你消费更多服务的时候,你是不是更加希望有服务的质量和多样性?我相信答案也是肯定的。
那么,服务业有什么特性?两个,一是绝大多数服务,不能走极端,不是囊括所有服务;二是,服务是不可储藏的。只要服务业有不能运输、不可储藏行,同时随着收入提高,又会希望消费更多、更好、更加多样性的服务,那人类社会靠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提高人口密度。
而提高人口密度又通过三件事来实现:第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二,大城市发展;第三,大城市内部,人口往中心城区集中。
刚才讲到的由人性所驱动的规律和服务业的特点,就会看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市化率是不断提高的,大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且人口是往市中心集聚的。因为城市相对于农村,有更多、更好的服务,大城市相对小城市有更多、更好的服务,市中心相对郊区有更好、更多的服务。
我给大家看一些数据,这几张图是我和复旦大学的老师、我的学生一起做的研究中的一些图。图一对比农村和城市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差距,可以看到三产就业占比中,城市远远超过农村。大家可以想一下,哪里会有服务、医疗、教育、餐饮?城市。
图一,来自作者PPT(下同)
再来看城市化率跟就业占比的国际比较。图二展示世界上很多国家,横轴是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比率,纵轴是这些国家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可以看到,在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国家,服务业占比就会越高,这又是我刚才讲到的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规律。
图二
接下来,再将不同规模的城市来做一些比较。图三中,左图分成大城市和非大城市。随着时间推移,大城市始终比非大城市这个组别服务业占比要更高。而且近些年,两条线都在往上走,前面红色这条线说明,大城市的优势仍然存在。
右图把城市分成三组,将大城市进一步区分为普通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以看到特大城市的服务业GDP占比要远远领先于一般大城市和其他中小城市。这又跟前面讲的有关系,只要相信在大城市有服务业优势,那么刚才讲的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解释,并且这种优势会被加强。
图三
图四是人口密度和三产之间的关系,横轴是不同城市建成区的人口密度,纵轴是第三产业的占比,也可以看到密度高的城市第三产业的占比就会越高。
图四
放到整个国际上来看,中国今天出现的是什么现象?图五是把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大都是OECD国家,跟中国做比较。连着数字的红线是中国,两张图的横轴都是人均发展水平、人均GDP,纵轴是服务业在GDP和就业当中所占的比重。我们会发现两件事,第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各个国家服务业占比都是一直提高的。第二,中国的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后,服务业占比也是提高的,但是跟那条代表其他国家规律的直线相比较而言,服务业占比始终较低。
特别有意思的是右边这张图,服务业就业占比在经济发展早期还落在那条直线上,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跟世界上其他国家走过的路径相比较,我们的服务业占比越来越低,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中国未来要做两件事。
一、让中国的回到一个正常结构上来,回到那条直线上,缩小跟其他国家服务业占比的差距。
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再提高,服务业占比还要进一步提高。
这两件事情加起来一定会让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进程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我跟大家讲到的经济规律使然。
图五
事实上,这些道理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被大家所理解,因为大家可能知道原来我们国家所采取的政策一直是抑制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和超大城市发展。
去年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这次会议可以说对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有180度的转折。会议提出,未来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来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包括劳动力和人口,要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而且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经济和和人口的承载能力,而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要走一条所谓在发展中营造平衡的道路,而平衡要着眼于不同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平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武汉一小区居民检测时被要求手持身份证拍照,官方回应
2020-05-18 07: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忍无可忍!香港教育局发长文!
2020-05-18 07:42 香港 -
美国5分钟检测“神器”更胜一筹?专家:核酸检测目前无可替代
2020-05-18 07: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杜伟不幸去世
2020-05-17 23:38 -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出炉:女排、凉山消防员入列
2020-05-17 22:24 -
去年344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2020-05-17 20:11 扶贫攻坚战 -
联播+|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之韵
2020-05-17 19:23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云端上的巨变!这几年“悬崖村”经历了什么?
2020-05-17 19:0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为突显郑州二七塔庄严肃穆,周边一大厦6层以上将拆除
2020-05-17 19:03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助你飞翔,拥抱阳光——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故事
2020-05-17 19:0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明起,吉林市丰满区除超市外商贸流通企业暂停营业
2020-05-17 18: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着陆500天!“玉兔”再次醒来
2020-05-17 18:14 航空航天 -
We爱·第四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举办首场“云”对话活动
2020-05-17 17:48 -
钟南山接受CNN采访:中国尚未免疫,警惕第二波疫情
2020-05-17 16: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胡锡进儿子入籍加拿大?本人辟谣
2020-05-17 16:22 网络谣言 -
多地出台退养野生动物补偿方案,贫困户另有帮扶政策
2020-05-17 15:53 扶贫攻坚战 -
联播+ | 一枝一叶总关情·声中意
2020-05-17 14:48 2020两会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新机遇、新引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新动向观察
2020-05-17 14:4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庭审倒计时,黎智英疯狂表白CIA
2020-05-17 14:17 香港反对派 -
吉林市丰满区:居民原则上不能离开本市
2020-05-17 13: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51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98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