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铭:动钱还是动人?中国应对全球化的对策
最后更新: 2019-11-17 09:07:19上图是投资回报率的状况,横轴是到大港口的距离,纵轴是计算十多年时间内每一单位的投资大概转化成多少单位的GDP,这个数值越高说明每单位的投资转化成GDP的能力越高。非常明显的是,越靠近港口的地方,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力就越高,尤其是靠近大港口的大中心城市。
欠发达地区、远离大港口的地方,搞建设的时候,有一些钱是来自转移支付,还有一些钱来自中央给的土地指标。这些年,地方拿到建设用地指标后并没有闲着,到金融市场融资,除了从银行直接贷款外,就是城投债,不管是银行贷款还是城投债,往往是拿土地作为抵押物,他们跟金融市场讲一个故事,现在国家支持中西部大发展,你们等一等,未来土地会升值。于是金融市场就借钱了。
这张图(PPT)展示了中国中西部省份在全国城投债里所占有的比重。城投债的数据是我们现在能够掌握的地方政务债务里面最完整的数据库。虽然城投债在地方政府债务里大概占20%左右的比重,但是从趋势上基本可以看出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往哪里走,中西部债务在全国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的。
媒体会告诉你,中国负债最多的是江苏,绝对量是这样的。但你要看相对量,第一个相对量是占比,中西部省份在全国的占比来看是越来越多的。第二,还要把债务跟当地的GDP比,江苏借债多,但如果除以GDP,分母也大,还债的能力高。
中西部借了很多的债,而且越来越多。这些地方投资回报低,为什么金融市场还借钱给你?金融市场才不傻,他知道你借的债是有地方政府背书的,我们金融市场宁愿把钱借给地方政府也不借给民营企业。借给你时考虑多高的利率借给你,他觉得欠发达地区GDP增长潜力小,借的时候就征收更高的利率。红线代表中西部省份再融资时候的利率成本,虚线是东部的。总体来讲,这条线越来越往上走。为什么往上走?大家觉得你投资回报在下降,风险越来越高,借钱越来越难,大家都难的情况下,难上加难,哪里更难?中西部更难,给你征收更高的利率。
那么,我们又干了什么事呢?市场顺应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向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集中,由于我们想追求平衡,所以政策上的选择实际是跟全球化的方向相反的。金融市场知道这件事,既然你硬要这么来,那就这么来,不好意思,你拿到的资源多,那么你拿到的价格也更贵,结果中国今天债务更严重的地方,恰恰是我们想帮助的地方,换句话讲,我们本意是帮他们,最后却害了他们。
今天讲的事情是提出非常重要的政策选择,我们在迎接全球化的过程中,蛋糕是做大了,但怎么分配?有两个办法,第一,蛋糕做大了,就让欠发达地区通过切蛋糕的方式给钱,给钱没有错,你们也许会问我是不是反对转移支付。我没有这么说,问题是钱用在什么地方。对欠发达地区进行转移支付,帮他们做两件事情,支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比如当地有优势做农业,就帮他把农产品运出来,当地如果有资源做旅游,就帮他建机场,把人运进去,这都没问题。尽管有一部分人流动起来了,但还有另一部分人留在当地,那就为他提供公共服务,比如老人建养老院,孩子建学校,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我今天讲的问题就是第三种情况,如果钱给了欠发达地区,是帮他做明显背离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带来什么问题?钱是投了,投资回报却下来的。同时,借了很多钱,债务上去了,结果该发展有优势的地方没好好发展,反而在制约它,而没有优势的地方你硬要他发展,在整个国家内部就形成了所谓资源的空间错配,中国经济整体也会因此受损。
如何理解中国最近这些年出现的经济增长下滑、债务上升?我绝对同意大家所讲的: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因为中国经济的规模和体量,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周边其他东南亚国家取代。
但作为一个补充,大家要小心,如果今天我们已经面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投资回报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仍旧不遵守经济规律,硬把产业搬迁到欠发达地区,我想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可能会考虑,是到中西部开厂,还是到东南亚像越南这样的地方开厂。这件事情是临界值的问题。我非常希望我们可以乐观一点,但中国的规模是否强大到我们再怎么搞、临界值都不会到来,我不确定是不是可以这么乐观。
还有一个更好的策略,就是人动起来。我们今天面临是全球化时代,市场化时代,再加城市化时代。如果来自于全球,包括来自中国的资本可以在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做海运贸易成本比较低的少数大城市集中的话,这种集中可以带来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效率。按照我的判断,这样经济和人口的集中过程仍然在进一步进行。
这样一来,集中均衡怎么办?均衡要考虑人均意义上的均衡,而不是经济和人口的均匀发布。经济和人口集中在少数地区不要紧,如果一个地方的GDP比重虽然高,但人口比重也很高,不同地方的人均其实是一样的。用这样的平衡概念取代之前撒胡椒面式的发展战略。这其实也是在全民共享成果,欠发达地区作为全国的一部分,我们是要帮助他们,让他们共享成果,共享的方式并不一定把钱给到地理劣势地区,而是给到地理劣势地区的人,让他们流动到地理优势地区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我在准备今天的论坛之前,若干年前我一直在呼吁这件事情,但很困难,很多人问我,陆老师你呼吁的这些东西,是不是因为中央层面有一个更加大的战略,是你们学术所不能理解的。那么,今年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讲了什么话,这次会议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会议上提到很多内容和我前面讲的是一个意思。
第一,这次会议第一次讲到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校集聚。
第二,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句话非同小可,在这之前,中国大城市发展思路是,你帮我测算一下大城市人口承载力多少,这样的承载力就把人口控制在这么多。第一次强调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是可变的。其他地方主要起大保障的功能,地方之间要有分工,在保障民生底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发展中营造平衡。我以前的提法是“在集聚中走向平衡”,这里的平衡显然不是均匀分布的概念,否则就这几句话就矛盾了,这里的平衡是人均的概念。
怎么做?提到了深化区域合作机制,要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健全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机制。在省级统筹基础上加快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进度。这件事情如果建立好之后,将对全国的人口流动在跨地区的自由流动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经济分布和人口分布的差距已经给大家展现过了,未来人口将向哪里集中,你们可以自己判断了。
第三,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土地管理的灵活性,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这一点也跟以前有实质性的转变,我在上海,讲到上海机会来了,不要再失去了。未来如何增加,上海优势地区经济和人口地区的承载力,这个课题交给上海了。对其他地方做生态补偿的制度,最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困难地区提供有效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之前加了两个字,有效。什么意思?不是白送钱给你,而是让你水平提高了,贫困减少了,而是花钱要花对地方,强调转移支付本身要起有效的作用。
我现在这里可以回答前面讲的问题,改进空间资源的配置是国家利益。很多人问我,陆铭老师你的主张,是不是因为高层有一个你们学者所不能理解的更大的战略。8月26日的会开完之后,大家对此可以自己找到答案了。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更加宏大的战略,不应该看到今天所有的转变。我们多年的努力,十年的时间,终于可以换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我们应对未来全球化的方式和战略发生重大转变。
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原载于微信号“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观察者网已获授权转载。)
- 原标题:陆铭:动钱还是动人?中国应对全球化的对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又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登记在世只剩80人
2019-11-17 08:49 -
昨晚《新闻联播》四连发:香港必须止暴制乱
2019-11-17 08:27 香港 -
危险化学品丢失,港理工深夜报警
2019-11-17 08:25 香港 -
天花板突然掉下近40斤巨蟒,可能躲了10年
2019-11-17 08:19 -
超万元快递丢失只赔1500?百世回应
2019-11-17 08:19 -
-
“双11奇葩收件名”来袭,快递小哥太难了
2019-11-17 08:09 双11节 -
90万建微博微信?石家庄:平台运维25万,还涉其他费用
2019-11-17 07:44 -
广州17日上午将进行反恐演练
2019-11-16 22:28 中国反恐进行时 -
北京卫健委:一名鼠疫患者病情加重
2019-11-16 22:26 -
-
“他们就是犯罪分子”
2019-11-16 20:42 香港 -
-
-
爱港亲民!驻港部队帮市民清理路障
2019-11-16 18:52 香港 -
驻港公署:你们的“黑手”被抓了个现行
2019-11-16 16:02 香港 -
“就估计有人救我”小伙跳江被救后从容披上棉袄
2019-11-16 16:02 中国雷人秀 -
51岁“高颜值”大妈涉嫌杀人引关注,警方回应
2019-11-16 15:51 依法治国 -
央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
2019-11-16 15:36 中国房市 -
香港市民自发悼念罗老伯:我们都是中国人
2019-11-16 13:54 香港
相关推荐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24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175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87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4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27最新闻 Hot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