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锋: “新三样”出海——评我国高科技产业对外投资新动向
最后更新: 2023-09-10 11:31:05【导读】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网易财经智库”。
【文/卢锋、吴思芮】
对外直接投资提速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开放成长的重要一翼,其中高科技投资对推进国内产业技术进步与优化我国经济的全球布局发挥了特殊积极作用。
近年我国高科技产业对外投资呈现的一个重要动向,是伴随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三样”国内产能与出口超预期爆发式增长,相关领域企业对外投资先后活跃展开,尤其是今年以来一批电动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对外投资“群体出海”,引发业内和各方广泛关注。我国高科技对外投资成长轨迹如何?最近新能源特别是电动汽车对外投资为何快速增长?其影响如何以及在政策面应如何看待与应对?
本文初步看法认为,近年新能源汽车领域高科技对外投资快速扩大虽可能伴随某些不利因素,然而总体看是我国在相关新兴产业初步确立领先优势基础上,因由开放经济规律性作用和机制性力量向外溢出进行全球布局的产物。
这种在开放环境下由厂商受竞争规律驱动自发决策形成的新局面,对我国企业长期稳定获取国际市场相应份额具有必要性,对少数国家针对我国实施的“小院高墙”方针具有外围破局效果,有利于我国在与美西方经贸政策博弈中获取主动。因而有关部门可继续对合法合规的企业相关投资计划和行动采取正常绿灯放行的政策方针,同时对潜在风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并保持关注。
01. 我国新世纪高科技对外投资大势
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是指一国企业在外国投资创建和运营企业、或通过并购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有效控制权的经济行为。左下图显示我国OFDI世纪初年不到30亿美元和位于全球第26位,2016年达到近2000亿美元峰值,近年仍在1700亿美元以上,位居全球数一数二名次。
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一般指研发投入大、产品附加值高、国际市场前景良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具备智力性、创新性、战略性和资源消耗少等特点。右下图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高科技对外直接投资达到363亿美元峰值,此后政策调整伴随OFDI整体回落,高科技部门也显著下降到2019年161.6亿美元,降幅高达55%,占比也从18.5%回落到11.8%,但是近年高科技对外投资再次回升。
讨论对外高科技投资涉及识别“行业对象”与 “经济活动”的关系问题:当代国内和国际产业分工都深入到生产过程内部的环节、工序、流程中从而具有“产品内分工”[2]特点,即便是特定部门被合理看作高技术产业,也并非意味着其所有工序和流程的经济活动都具有“高技术”经济特征。
例如电脑、手机等高科技行业,高科技属性集中表现在研发活动、内核芯片与软件等方面,其辅配件生产及集成组装工序往往与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类似。研究高科技对外投资案例和数据时,有必要对二者适当区分,以便更准确把握特定投资项目的具体经济动机和影响。
对新世纪我国高科技产业对外投资进程可分三阶段观察。第一阶段是新世纪初年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一些成长最快的明星民营企业通过美欧及其它国家的海外并购和投资推进国际化战略引发广泛关注。如华为在新世纪初年在美国展开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收购:2002年初收购光通信厂商OptiMight加强光传输技术实力,2003年收购网络处理器厂商Cognigine增强交换机和路由器核心处理器方面能力。
1999年4月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海尔工业园生产家电产品,2001年6月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冰箱工厂。联想2004年12月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PC业务,通过“蛇吞象”式并购成为当时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另外TCL在2003和2004年通过合资建厂方式分别并购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和法国汤姆逊公司相关资产,2000年海信收购韩国大宇在南非的电视机生产基地等等。
第二阶段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到疫情暴发前十余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资产价格回落的难得“扫货期”给中国对外投资提供难得机遇,对外并购跳升到2008-2010年200-300亿美元,其中不少属于高科技对外投资,例如2010年吉利用18亿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轰动一时。
危机过后我国以并购为主要形式、并购与绿地投资同时发力持续推进对外投资,高科技行业OFDI呈现范围更广、融合度更深、系统性更突显的态势。首先是世纪初年对外并购活跃的家电和电讯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形成全球性研发、试验、制造体系。其次是新的制造业企业加入高科技对外投资行列,在重型机械部门和半导体行业表现得尤其突出。三是我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速扩张成长,在国内形成相当规模后也开始用不同方式进行对外投资和并购。
疫情期特别是近一年多来我国高科技投资出现两方面引人注目变化。一方面是手机和半导体等高科技行业中比较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经济活动通过OFDI向外转移。如电子制造部门企业将核心技术留在国内,将组装、生产等劳动密集型环节活动通过OFDI转移到国外。
典型的是以苹果公司代工厂和配件企业等被称为“果链企业”的企业群向越南、印度等国转移,如伯恩光学、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立讯精密、美盈森和裕同科技等企业先后落户越南。此外,液晶屏面板企业京东方、工业机床企业海天精工等把核心部件产能保留在国内,通过在越南和印度投资建厂把中低端装配和生产能力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就是本文聚焦的新能源企业高科技对外投资新动向。
- 原标题:卢锋: “新三样”出海——评我国高科技产业对外投资新动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史岱君 
-
“文明型国家”中国与美国的区别,是恒星与行星之别
2023-09-10 08:31 这就是中国 -
中国出行订单连续增长,滴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3%
2023-09-09 13:2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赴港IPO或被搁置?盒马:不予置评
2023-09-09 13:1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天猫超市携手菜鸟,把快递速度又“卷”出一个小时
2023-09-08 18:2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知识水平趋近真人专家?蚂蚁大模型理财顾问来了
2023-09-08 18:05 观网财经-金融 -
蚂蚁发布金融大模型“1+1+2”矩阵
2023-09-08 17:37 观网财经-金融 -
“孤立中国没有希望,他们会提出我们没想到的解决方案”
2023-09-08 17:10 观网财经-科创 -
《金融稳定法》列入立法规划,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呼之欲出
2023-09-08 16:49 观网财经-金融 -
外滩大会: 印尼政府嘉宾点赞中国安全科技,一带一路数字化成果丰硕
2023-09-08 14:58 观网财经-宏观 -
证监会原主席肖钢:人工智能已渗透财富管理各环节
2023-09-08 14:36 观网财经-金融 -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科技驱动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趋势明显
2023-09-08 14:36 观网财经-金融 -
支付宝联合华为推进可穿戴设备的「支付芯」安全支付方案
2023-09-08 14:07 观网财经-金融 -
财政部:目前年收入10万元以下个人基本不缴或仅缴少量个税
2023-09-07 18:48 -
淄博推出“以旧换新”购房活动
2023-09-07 18:19 观网财经-房产 -
华为Mate60“不许涨价”,苹果出货量预期惨遭下调
2023-09-07 18:02 观网财经-科创 -
电信、蚂蚁、华为、百度等30余机构共同发起AI安全工作组
2023-09-07 17:3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机器学习泰斗迈克尔·乔丹:AI不会替代人
2023-09-07 17:28 观网财经-科创 -
外滩大会主论坛纵论大模型:将带来AI时代的产业变革
2023-09-07 16:26 观网财经-金融 -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2023-09-07 16:23 观网财经-宏观 -
院士何积丰:应对大模型的安全问题,需设好“紧箍咒”
2023-09-07 15:06 观网财经-评论
相关推荐 -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12“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31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103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55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