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中民:作为伊朗政治“钟摆”的操盘手,哈梅内伊面临什么压力?
最后更新: 2024-05-21 10:56:38观察者网:5月10日,伊朗议会选举进行了第二轮投票,保守派被认为加强了对议会的控制。如何评价目前伊朗国内的政治稳定程度?伊朗总统的去世是否会产生比较大的冲击?
刘中民:我认为伊朗国内的政治局势不会面临太大动荡,其伊斯兰共和体制下围绕最高宗教领袖领导的总统制,关于权力运行、权力交接,甚至是在总统遇难这种特殊情况下的交接问题,都有非常完备的制度程序安排。
现在,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已经在履行总统职责。从宪法制度和政治程序的完备程度来看,伊朗不会面临政治失序与动荡。这是其一。
第二,伊朗的最高领袖发挥着特殊作用,也不会坐视局面失控。自1989年就任最高领袖以来,哈梅内伊在平衡国内保守派与改革派、激进派与温和派之间的矛盾上,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可以说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伊朗国内政治“钟摆”的操盘手。尽管莱希去世在短期内会给伊朗的内政外交造成一定的危机处理压力,但基于哈梅内伊的政治阅历,并不存在出现政治失序的可能。
第三点在于伊朗本身的抗压能力。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度过了许多次危机,无论是2009年的民众骚乱、“阿拉伯之春”的冲击,还是同沙特的断交等等事件。当然,更大的危机是同美西方形成的长期对抗局面,包括近年来伊朗国内的“头巾事件”,以及不久前与以色列上演的军事对抗。伊朗政权长期面临压力、危机不断的局面,应该说这一次它也不会被压垮。
2024年4月13日晚,伊朗对以色列展开大规模空袭,回应以色列对伊朗驻大马士革领事馆的空袭。图自以色列媒体
更进一步说,自伊斯兰革命爆发40多年来,伊朗始终处在一种内外矛盾的张力之中。一方面是比较大的外部、国际压力;另一方面是内部问题,由于长期遭受国际制裁,伊朗积累了很多经济社会矛盾,再加上基于宗教保守意识形态施行了一些带有威权统治色彩的政策,因此民众要求改革、要求国家与社会进步,进而同政府之间产生矛盾,这是始终存在的现象。
在我看来,尽管伊朗社会中存在一些草根性质的、甚至带有一定反对派色彩的力量,发出对政府不满的声音,但他们并没有形成很强大的合力,缺乏组织性,难以对伊朗的政治体制构成威胁。
反过来说,在长期面临国际制裁与西方的压力下,伊朗政权也在民族主义动员上做了一些努力,通过整合伊朗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来提升凝聚力,反对美国的压力。
比如,尽管伊朗是一个伊斯兰共和国,但自巴列维政权建立时起,他们就始终强调波斯民族主义。一直到今天,在反对外部干涉、抵制西方压力的目标下,伊斯兰主义依然同波斯民族主义一同整合伊朗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这对调解伊朗民众与政府间的矛盾,也发挥了作用。
观察者网:在巴以冲突外溢、伊朗同以色列已经有过交手的背景下,这次事件可能对中东地区形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刘中民: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这次事件很可能就是一场事故,因为特殊的气象条件导致的灾难。但就算如此,它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反映出伊朗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回到事件本身,伊朗在国家安全、总统安保方面还是存在问题。总统的直升机出现这种状况,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自伊斯兰革命爆发以来,伊朗走过的一条命途多舛的道路。
比方说,目前有报道援引美国军事专家称,失事直升机是1976年巴列维统治时期向美国购买的。后来伊朗遭受制裁,直升机零部件得不到及时更换,飞机保养维修存在问题。虽然这种说法可能并不一定就是事实,但伊朗的民航公司马汉航空,此前也遭遇过空难事件。这背后反映的问题是,面临西方的长期制裁,伊朗的整个工业体系事实上受到较大影响,航空工业就是一个特殊的反映。
从伊朗自身来说,它当然也希望摆脱西方制裁、融入国际社会。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国内也有政治精英对西方抱有很大期待。然而,在政教合一的体制下,特别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理论中提出的反西方、反以色列这条主线始终存在,伊朗国内的改革派也无法触动“红线”。
伊朗想要摆脱孤立状态,但在意识形态层面又很难得到西方认可,双方甚至进一步陷入对立。从巴以冲突到伊朗与俄罗斯关系走近,使得伊朗同西方的矛盾还在继续加深。从这个角度来说,伊朗国内的伊斯兰主导意识形态,也就是哈梅内伊的政治遗产,依然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
自伊斯兰革命爆发以来,伊朗在输出革命理论与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始终面临巨大矛盾。而莱希总统坠机事件尽管看似孤立,其背后依然体现了伊朗面临的巨大矛盾。
观察者网:您认为哈梅内伊在下一任总统人选的问题上,会有什么样的考虑?
刘中民:这个问题目前比较难讲。由于伊朗政治的“钟摆”基本上是每八年校正一次。正常情况下,伊朗总统完成两届任期一般问题不大。而莱希是在第一任期的第三年就去世,打断了这个规律。
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 资料图
我看了一下目前暂时管理政府的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的履历,跟莱希非常相似。穆赫贝尔也有比较深的宗教资历,也在司法总监的部门任职。他会暂任50天的总统职务,之后伊朗就要举行大选。作为第一副总统接过总统职务50天,这会给他带来一定优势。
如果哈梅内伊寻求延续性与稳定性,且穆赫贝尔能够比较和谐地处理与哈梅内伊的关系,那他就有希望当选总统。毕竟,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对于决定总统选举的人选有非常大的权力,其领导的专家委员会能够审定总统候选人资格。
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即莱希的去世可能引发伊朗国内政治矛盾的进一步发酵,包括派系斗争激化。而哈梅内伊从平衡派系斗争的角度出发,转向支持偏温和派的人物参选总统,并借此机会向民众展示伊朗的一种变化。这种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我认为还是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伊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与中国达成“君子协定”,菲国会找杜特尔特政府麻烦
2024-05-21 10:54 南海局势 -
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俄继续战争的“底气来源”?我大使回应
2024-05-21 09:59 乌克兰之殇 -
安理会公开会上,我大使点名美国
2024-05-21 09:53 巴以恩仇录 -
越南反腐“熔炉”越烧越旺,无惧引发震荡?
2024-05-21 09:39 -
白宫坚决否认:不“背锅”
2024-05-21 09:30 伊朗局势 -
ICC检察官申请逮捕以总理,美以“暴跳如雷”
2024-05-21 09:20 巴以恩仇录 -
“中国之行,美好而难忘”
2024-05-21 08:30 俄罗斯之声 -
伊朗副总统公布莱希葬礼安排
2024-05-21 08:10 -
美方称伊朗罕见请求援助,“但因后勤原因无法提供”
2024-05-21 08:10 伊朗局势 -
看到安理会默哀,他又发飙了
2024-05-21 07:44 伊朗局势 -
“中吉乌铁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希望三国早日启动建设”
2024-05-21 07:14 中国外交 -
马朝旭同伊朗代理外长通电话:中国人民同伊朗人民坚定站在一起
2024-05-21 07:11 中国外交 -
-
伊朗定于6月28日举行总统选举
2024-05-21 06:52 伊朗局势 -
-
“内塔尼亚胡多次阻止以情报人员会见美国官员”
2024-05-20 23:02 巴以恩仇录 -
我使馆: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在台湾问题上越线挑衅搞政治操弄
2024-05-20 22:40 两岸关系 -
伊朗总统葬礼明日将在大不里士举行
2024-05-20 22:10 伊朗局势 -
-
伊朗前外长:莱希遇空难与美国长期制裁有关
2024-05-20 21:45
相关推荐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54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47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08“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70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