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雨子:“家长炮轰《中国奇谭》”?儿童与成年人各自需要怎样的动画
最后更新: 2023-01-13 13:54:31“我们自己是否也需要动画?”
另一个亟待说明的问题是:
动画与儿童思维的趋近性,以及儿童对于绚丽色彩、丰沛想象的天生好感,决定了此二者在客观上确实存在着明显交集、存在一目了然的亲缘,但它们绝非简单的绑定关系。
“动画只适合小朋友”,乃全世界范围内都早被抛却的刻板印象。
事实上,也正是此种老套定见迟迟未能破除,才让中国动画一直固步于类似幼稚廉价小儿科的、根深蒂固的轻慢中,几乎主动地远离了几乎所有宏大的主题与复杂的情感。
作为一种独立发展的艺术样式,动画是和文学、电影、戏剧并列的文化输送业态和表达语态,它所能够、所应该承担起的职责非常多维,哪怕是“讲好中国故事”、民族美学重塑这样星辰大海的目标。
既然动画不是只为孩子提供,那就不能把“孩子所能接受的标准”等同为“动画理当贯彻的标准”,从而默认每部动画都必须以“保护孩子”为旨归来忙着自我审核。
也就是说,当本国不曾采用动画(乃至所有影视作品)分级制,导向之理想局面,该类比为“超市里有琳琅满目的食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各取所需自行挑选”,而不是“因为婴儿消化不了谷物和肉类,所以超市货架上就只许摆放奶粉”。
这个破圈路径,大致能概括为:只拍给孩子看的动画——尝试拍一些不只给孩子看的动画——开始拍出一部“这真的不是给孩子看”的动画。
所以《中国奇谭》,其实给出的是对第三个阶段的实践,很有难度但却必须面对的阶段。考虑到它的原名叫《中国妖怪》,更能坐实了这种“非幼向”的自我定位。
《小妖怪的夏天》被大家看出了锥心泣血的办公室辛酸泪,社畜们感同身受的苦逼怨念,受困朝令夕改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拿主意的人太多而干活的人太少”……总之,触目都是似曾相识的日常。除去这份现实主义的自嘲,它更藏着一点哲学意味的悲凉色泽:哪个孩子最早的动画梦里,不是想着长大后会变成孙悟空,谁知在生活最真实的林壑中,你不过是砍柴升火、造箭刷锅,连大王长啥样都没见过的小喽啰。
网友用《小妖怪的夏天》做的表情包
至于《鹅鹅鹅》,你可以说这是恶作剧,是恶灵之物对人类的戏弄;你也可以说这是启示录,是通灵万物对人类的点醒;你更可以说这是镜像、隐喻、借陌生他者完成的自我打望——情欲汹涌,谁不是鬼胎暗结、欲壑难填,放任那个呼之欲出又欲盖弥彰的本我,越坠越深。
它们一个来自“神魔小说”传统、一个来自“志怪小说”传统,但它们讲的,都是“另一个世界上的另一群我们”。
这些东西的确不会被孩子理解、也不必要去被孩子理解,它们是对更广大的“已成年人群”内心的关怀,是代表国产动画去主动触碰那些,之前不曾触碰的痛点和柔软。
(以至于第三集《林林》内核稍偏浅显,马上招来一片“过于平庸”的失望之声。)
何况,对成人而言,动画的超现实形式感、动画的理想主义色彩、动画的萌点和酷炫,反倒还能掉过头来,软化一部分无法消化的残酷,就像《小妖怪的夏天》在那么绝望的情绪里,还留了一个齐天大圣慧眼辨善恶、救难于水火的光明尾巴,就像《鹅鹅鹅》再幽深奇僻,总也没到午夜凶铃和贞子那种引起感官不适的程度。
同一个玩意儿,拿给孩子看是“过于恐怖”,拿给大人看、直面大人的问题与困惑时,却会让“恐怖显得不那么恐怖”。
这就是“对不同受众使用不同标准”的意义所在。
事实上,如今疯转《中国奇谭》的、分享《中国奇谭》的、路转粉安利《中国奇谭》的,几乎都不带有“儿童”或“家长”的标签,也摆明了这是自己的喜好、感动和推荐,与“儿童”、“家长”这类身份均丝毫无关。
中国动画的拓荒与成长,这一步非常重要与关键。
本次《中国奇谭》诱发的微末争端,其实是动画在主题、意象、尺度上的突破尝试,和部分观者旧有认知发生的摩擦碰撞,是当代文化日趋多元的接受环境,与部分家长仍想要为儿童营造的纯化空间发生的龃龉不快,归根结底,都是变革发展中的适应期和阵痛期。
其实任何一种作品都不可能吸引全部的人群,但任何一种作品,都有资格去找到它想要找到的人群。
最后,非要啰嗦一句的话,这也算一次小小提醒:在全年龄段覆盖真正得到贯彻、深入人心之前,记得把片头加上“适合13岁以上观众”或“可能有部分画面会造成未成年人不适”,也许会更加妥帖、稳健,更能把无效和无益的争端消弭于未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共青团赣州市委回应“新常委15岁参加工作”:系在母亲奶茶店帮忙
2023-01-13 13:11 -
两院报告中的“三度空间”
2023-01-13 12:05 上海两会 -
“海派城市考古”入得了政府工作报告,圈得住粉
2023-01-13 12:00 上海两会 -
聚焦“从0到10”创新全过程,培育“核爆点”
2023-01-13 11:49 上海两会 -
透过10大着力点,看今年上海怎样发力
2023-01-13 11:45 上海两会 -
在城市发展新空间打造发展新增长极
2023-01-13 11:43 上海观察 -
以科创赋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助力上海产业链增能级、强韧性
2023-01-13 11:41 上海两会 -
本届人大首部全体代表审议表决的地方立法,展现上海有温度的一面
2023-01-13 11:36 上海两会 -
上海政协委员热议:担当引人注目 信心重于黄金
2023-01-13 11:33 上海两会 -
上海正在力推的这件事,关系到“黑天鹅”世界生存法则
2023-01-13 11:30 上海观察 -
崔硕奎: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我们必将在这里续写发展成就
2023-01-13 10:31 老外讲故事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情况
2023-01-13 10:23 -
超721万元!这位种粮大户给农户的年终奖,够豪横
2023-01-13 09:20 聚焦三农 -
解决紧缺:为农村医疗机构免费配备血氧仪制氧机
2023-01-13 08:55 观察者头条 -
上海市长龚正:把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作为重中之重
2023-01-13 07:13 -
我国成功发射亚太6E卫星
2023-01-13 06:47 航空航天 -
扬州通报有关领导干部作风问题:建议对二人免职
2023-01-12 22:22 廉政风暴 -
“莫诺拉韦”明天上市销售,配药需通过医疗机构
2023-01-12 20:58 抗疫进行时 -
周平红委员:护士群体工作压力大夜班多,建议提升薪酬水平
2023-01-12 18:16 上海两会 -
两会声音|商飞副总经理:C919必将提速扩产,现在已有1200余架订单
2023-01-12 18:10 上海两会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260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37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3“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4最新闻 Hot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