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超:如何看待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中,上博的第101件展品是二维码?
关键字: 二维码大英博物馆100件物品中的世界史解码器反馈系统这种解码器从机器到人身上的过渡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现在看来,智能眼镜和键盘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那么未来的智能隐形眼镜呢?智能眼球呢?
所以前面那句应该更强烈一点,也就是说,人类在“解体”自身的器官或者就是自身,并把它们变成“解码器”,眼,手,口(Siri),鼻。
二维码就是智能眼镜的一个前期替代品。影响智能眼镜普及的是机器学习的识图能力,相信很快我们就可以摆脱黑白点的困扰,环境又可以恢复古典式的优美。但是,请注意,这是因为解码器已经换到人的身上,智能眼镜和二维码有本质的区别,它将可以主动智能识别,接受按需定向推送等更强大的主动功能。
现在是二维码还需要用到手机摄像头,可以想见的未来,随着AR技术的成熟,眼镜技术的成熟,戴上眼镜后自动识别二维码是很轻松的,再然后呢,如果有一天出现智能隐形眼镜呢?能识别二维码的智能眼球呢?现在的广告还会是现在的样子么?或者NFC近场通讯发展更快些,智能穿戴设备会比你更快对周围的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比如异味报警,自动驾驶类似的靠近报警等等。这些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类对环境的敏感程度。
这就是下面提到的,解码器的另一条路径,反馈系统。
反馈系统的位置
解码器其实是双向的,前面提到的键盘二维码仅仅是人类如何解码自己的信息输入给机器。而真正决定过渡完成的,是反馈系统,也就是人类如何解码自己来接受机器的反馈。
这几年最火爆的虚拟现实VR,AR之类的,都是属于视觉,听觉和感知系统的进步。这些年比较吸引眼球,但这只是反馈系统。反馈系统模拟人类体验从电影时代开始就一直在进步:环绕立体声,IMAX大屏幕等等。
真正的反馈系统解码器的转移在于之前说的电池技术,隐形眼镜、车窗贴膜(碟中谍4)、智能耳廓等等。这个变革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近是一直在进步,也能很快达到比较自然比较理想的反馈效果;远是电池技术是过于底层的技术,这个革命的影响远远不止科技层面,什么时候能突破很难说。
但是需要警醒的是,智能设备现在已经在一步步降低人类对反馈的敏感,比如空调病,就是前智能时代,人类失去一部分对自然的敏感后,自身体温调节系统失调的典型反应。未来会更加普遍的常见于其他更多器官。
或者请你试试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出自己的名字。不需要多漂亮,只需要做到横平竖直。如果你觉得很难做到握笔,已经非常习惯键盘那种按压式输入,那说明输入系统对反馈的影响已经在你身上出现了。
最后回到二维码,这是科技的进程,无人能阻挡和逼它倒退,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从空调房走出来,从手机里抬起头,去运动肌肉,去感受自然,保持对环境的敏感。
(本文由作者根据知乎回答及其他文章整理提供,已获得作者授权)
- 原标题:如何看待上博选择二维码作为第101件展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韩京霏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