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云:农民穷是因为“懒”吗?
回过头来讲,那两种不同的张力,其中一个力量一定会产生贫困、产生差异;第二个力量一定在制衡差异。这两者构成了我说的贫困和扶贫的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难道富人天生是伟大的吗?难道穷人天生就该贫困吗?这就触及一个非常深刻的政治哲学问题。
再回到现实,消除贫困为什么这么难?实际上消除贫困就是个很难的过程。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话语是不平等的。富人针对穷人的话语是“不开化、懒惰、懒散”,但富人很少暴露他致富的真实故事。要是有穷人问富人是怎么富起来的,富人敢讲吗?不敢的原因在于,致富的真实故事恰恰是利用了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某种差异。扶贫的元问题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差异足以导致两者在福利方面存在如此之大的不同吗?
这就是原罪,人的原罪都深深埋在心底,呈现的东西又比较虚伪,神秘化又道德化。“我跑得快、我勤劳”,富人就是这么对穷人说的。穷人说富人,就是“人家能干、聪明、有文化、关系、技术……”话语完全不一样。话语差异的道德尺度在于:现代社会的富人永远不会披露致富的真相,穷人永远被话语迷惑。有人会发现,“我一辈子认真工作,一点钱没挣到”。穷人认为,把孩子送到大学就可以挣钱了。其实贫困问题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接下来再看看“助贫人”的话语。我们不是富人,也不是穷人,我们是助贫人。我们经常带着富人的视角讲穷人,说他们穷就是因为等靠要,不能等靠要。我们给了穷人致富的神话——要脱贫先立志。作为“职业的非富人”和作为“社会人的非穷人”来工作,助贫人的身份的困惑使得我们的行为、话语呈现出逻辑上的不一致。在这里我们需要自我批判,我们需要把穷人的角度和我们的预期结合起来看扶贫的效果。
回过头来,贫困的元问题是什么?可能就是:生存性竞争导致的基于物质获取差异的社会化过程,基于对物质的崇拜和基于物质贫乏而产生的耻辱,社会化的道德出现;社会阶层对于差异的固化以及现代社会理性扩张导致的不同种群和国家之间在物质供给方面的差异。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里也提到现代性伦理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同一文化条件下,个人之间的福利差异可能更多地出于“能力”的差异,而不同文化条件下,可能更多地出于现代性伦理的差异。
那么什么是扶贫的元方案?刚才我提到,我们的扶贫出现了话语和行动的一种逻辑混乱。我们需要基于贫困的元问题,提出相应的元方案,这就构成一个隐喻,也就是现代国家的伦理和道德——集体性生存伦理的维护和对现代性过度扩张的控制以及协助落后于现代化的群体接近和把握现代性伦理(扶贫的哲学含义)。
扶贫的元方案,就是把现代性扩张到没有掌握现代性伦理的群体。在少数民族地区和一些特别贫困的地方,他们可能自己觉得每天喝喝酒、做做工挺好的,而我们告诉他们——你们过得不好,孩子没上学,生了病没医疗,猪圈和居住空间交叠在一起臭烘烘的,一定要改变。这些人没有我们这些概念,处于低物质均衡的阶段,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生活的逻辑。但是我们要打破他们,就像马云说要打破穷人的思维。
“现代化的穷人”是指没有或很少被现代性伦理影响到的,不具备现代性伦理思维方式的群体。让他们接近或把握现代性伦理的约束,真是太不容易了。在特别贫困的地方搞一个合作社太难了。我扶贫的那个村庄来了一个温州小伙子,他说,“要是这个地方在温州,早就变得巨好了”。有人建议我做合作社,我也没做过,但觉得在贫困地区搞产权、股份制,真的是很天真,那里只有平均主义。在传统的地方让他们很快掌握现代性的东西是不容易的。
韦伯曾经认为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现代性的,但我们实现了,这是个很大的谜,理论上还没有解开。但我们现在还是不具备源于欧洲那套理性的东西,整个社会依然有失范。比如北京路上一些司机开车都乱开,乱按喇叭,而且也没有能超越传统慈善的那种公益伦理,所以社会才有这样大的差异。
所以,扶贫的元方案在于,有没有可能让一个特别传统的群体发生改变?一个人改变容易,但沉浸在自己的文化中的一个群体就很难改变了。深度性贫困地区是扶贫的难中之难。“深度贫困”从特征上讲,还主要在于现代性的缺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展“问题。理论上来讲,对很多处于前现代的群体而言,难就难在如何让他们接近和把握现代性伦理。成功案例一定是对接市场的,失败也是因为难于对接市场。
陕西安康:农户屋顶铺设光伏板 助力乡村扶贫(图源:视觉中国)
跟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是一个发展实践的工作者,我的工作是让更多的人接近和把握现代伦理,从而改善福利。但我不希望自己的发展实践是盲目的,不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框架,我希望这个发展路径是可以自圆其说的。我在云南一个村庄做扶贫,这个村庄不是完全与现代化隔离的,但是他们的生存性伦理与现代性伦理有很大的距离。我要找一个把它和现代性连在一起的对接点,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去思考,终于在村民的房子里找到了。
当地瑶族干栏式建筑没有窗户、没有阳光,因为山地只有木头,没有玻璃和砖头,只能靠着木料的缝隙透进阳光,村民只有到外面去晒太阳。感受阳光,是他们自己具有的最基本的对接现代性的线索。我实践的对接点就是建造一座充满阳光的房子,然后再接上他们没有的概念:一个瑶族特色的客房来赚钱。简单地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来说明我们有可能突破一个结构、改变一个社会。
至于是否成功,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回答。
结语
很多人将这一研究观点简单地移植到贫困的研究中,一般化地将贫困视为穷人个体和文化的责任,认为贫困是因为穷人的懒惰,愚昧。“等靠要”几乎成了主流的批评穷人的话语。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个体的失败,个人的努力无疑是获得财富的必要条件,但是并非充分的条件。贫困个体责任和贫困文化论忽视了制度和结构在财富、资产、教育和机会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条件下对贫困的决定性影响。这一理论也同时弱化了我们追求一个平等社会所应肩负的神圣责任,转移了我们推动制度变革的注意力。
大规模的脱贫攻坚的成就恰恰说明了消除制度性因素在减贫中的作用。针对贫困户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的“三保障”就是从制度上消除贫困的具体案例。而脱贫攻坚,难也恰恰难在如何继续推进制度的变革,从而建立一个公平的经济社会制度。
- 原标题:农大教授反驳: 农民穷是因为懒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无人机黑飞致国防战备资源损失,某测绘公司及相关人员被判赔12万
2023-12-13 06:55 依法治国 -
山西临汾通报某燃气公司营业部出现凌晨排队:已成立工作组
2023-12-13 06:55 -
最低气温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中国气象局提升应急响应至二级
2023-12-12 18:43 极端天气 -
盛光祖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2023-12-12 17:25 廉政风暴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董云虎被“双开”
2023-12-12 15:11 廉政风暴 -
大连市政协原主席郝宏军被公诉: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2023-12-12 14:59 廉政风暴 -
C919飞机及ARJ21飞机抵达香港
2023-12-12 14:49 中国大飞机 -
最高法征求意见:禁止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
2023-12-12 08:18 观察者头条 -
我国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是否已接近极限?生态环境部回应
2023-12-12 07:3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外交部驻港公署:个别西方国家自身民主制度千疮百孔…
2023-12-12 07:16 香港 -
凌晨挨冻排队缴燃气费?!有人称4次都没缴成,燃气费用尽
2023-12-12 07:00 -
山西孝义一家长反映问题时遭教科局长爆粗口?官方通报
2023-12-11 21:55 -
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研究生,去年在学人数达365万
2023-12-11 20:48 -
四川德阳警方悬赏通缉李小龙!最高奖5万
2023-12-11 18:14 依法治国 -
男子给106万彩礼结婚不到3个月离了,法院:判还80万
2023-12-11 18:13 依法治国 -
外逃23年,李文生回国投案
2023-12-11 17:10 廉政风暴 -
突发!山西一高速因降雪40多辆车连环追尾,1死6伤
2023-12-11 11:54 -
69541万吨!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2023-12-11 10:23 聚焦三农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李鹏新被查
2023-12-11 10:09 廉政风暴 -
“管道炸裂是隐私不能透露”?连云港宣传部:12345在调查核实
2023-12-10 23:00
相关推荐 -
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432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357“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2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2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