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希光伊朗日记二| 现在这里叫中国巴扎
关键字: 伊朗伊斯法罕中国巴扎中国人在伊朗什叶派美国制裁伊朗伊朗地毯丝绸之路中午在伊玛目·萨迪克大学的师生自助餐厅吃了顿午餐。这座大学有2000多名学生、300多名教师。餐厅里有两个长条桌是教授们的专桌。哈尼教授端了一个盘子放倒我跟前,盘中有一份米饭,一碗汤菜,里面有几小块牛肉、一碟橄榄、半杯咸酸奶和一杯白水。
饭后去德黑兰大学演讲。途中经过从前的美国大使馆、现在的伊朗革命卫队大学,我们的车停在使馆马路的对面。使馆墙上用波斯语涂满了反美标语,一个大门紧挨着地铁站,大门的墙上英文写着“Down With U.S.”我打开手机拍使馆墙上标语。“不,不行,教授,这里不准拍照,”开车带我们来这里的司机侯赛因说。侯赛因毕业于德黑兰大学国际政治系并获硕士学位,因为找不到工作,成了一个黑车司机。由于他会讲英文,比一般出租车司机每月多挣一倍的钱,大概有3000元人民币。
正对美国使馆大门的是德黑兰新地铁的地铁站。德黑兰地铁是中信集团几年前帮助修建的。我们下车乘了一站地铁。地铁站台有精心绘制是壁画,墙上有幅画是讽刺不给女子让座的男子面对的尴尬场面。我举起手机拍照,这时,对面站台的一个管理人员冲我摆手喊“不准拍照”。上了车,车厢里坐满了人。一个20来岁的男子站起来让我坐。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人给我让座,不知是因为我是他父辈的岁数,还是因为他看出我是中国人的缘故。我很开心。
伊朗大学门口有很多书店和报摊。书店里的书架都有两三层楼高,书顶天立地地摆在书架上。伊朗的书印制精美。“伊朗人是个爱读书的民族,”老周说。
进伊朗大学校园要有学校的老师或学生到校门口来接。来自北京的留学生王诚把我们接了进去。王诚在德黑兰大学读波斯语言文学硕士,我正好到他导师所在的古伊朗语言与文化系演讲。我的演讲题目是《历史的巧合还是缘分?从几次重大事件看中国伊朗的紧密关系》。
“这几天,我无论走到哪里,在巴扎或者在咖啡馆,人们都在问我,‘Qin?’(您是秦国来的吗?)你们都是学习古伊朗语的。为什么伊朗人叫中国是‘秦'?”学生们都傻傻地看着我,没人回答。“中国第一个帝国是秦王朝,会不会在秦朝的时候,波斯人跟中国人就有了交往?”我继续问。
演讲会结束后,我跟王诚走在校园里。我问他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伊朗人不称自己的国家为波斯?伊朗在伊朗语中是什么意思?”
“雅利安人的土地,”王城说。怪不得二战时,英国和苏联指责伊朗亲纳粹德国,并出兵占领了伊朗。
“伊朗人总是以高贵的雅利安人自居,一直在与欧洲人在人类品种上争高下,”小孙说。
夜里乘坐伊朗航空公司的航班前往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城市伊斯法罕。
德黑兰国内机场安检不用解裤带,不用脱鞋,两个安检的男子态度和蔼。只要身上不出响声,轻松通过。
德黑兰飞往伊斯法罕的飞机又小又旧,飞机制造工艺显得有点粗糙,不知道是哪个国家制造的飞机,更不知道这架飞机已经飞了多少年。空调几乎不制冷,乘客们都用报纸扇风取凉。“机窗窗户能打开吗?”身旁的乘客热得叫道。另一边的女子带着一对一岁多的双胞胎,孩子也热得难忍。旁边的一个陌生男子好心地用报纸给孩子扇扇子。
小飞机平稳地起飞了。朝机窗外看,夜空的明月与德黑兰星罗棋布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纽约的上空。
飞行中,周围的人都在玩手机,没人制止。40分钟后,空姐用波斯语宣布,“乘客们系好安全带,飞机马上要在伊斯法罕机场降落了。”
2015年5月4日
早上打车来到伟大的沙法维王宫。王宫中间是一个有几个足球场大的跑马场和一个喷水池,四周除了高大无比的王宫大殿、两个圆顶的清真寺和蓝色清真寺外,最吸引人的去处是跑马场四周像长城一样方方正正围成一圈的上千间穹顶建筑,在那迷宫般的建筑里有几千家商铺,这里是伊斯法罕最大的巴扎。
伊斯法罕是波斯第三帝国萨法维王朝都城所在地。16世纪初,一个名叫沙法维的少年征服了从巴格达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广大土地,那些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都市如撒马尔罕、布哈拉、赫拉特都落入沙法维手中。他正式立什叶派为国教,并与逊尼派的奥斯曼帝国发生了战争。伊斯法罕有丝绸之路上最大和最美的穹顶大车店和巴扎。两百年后,阿富汗攻陷伊斯法罕,数以千计人遭屠杀,但都城的伟大建筑被保留了下来。
沙法维王宫有400多年历史,跟北京故宫差不多久远。沙法维王宫大厅的壁画描绘了沙法维王朝时期的三大战役和三大盛宴。沙法维王朝先后与乌兹别克、印度和奥斯曼帝国作战,征服了乌兹别克和印度,但败给了奥斯曼。16世纪伊朗军队与奥斯曼帝国作战,伊朗军队使用冷兵器,而奥斯曼背信弃义使用了火炮。这是自中国发明火药后,亚洲军事史上大规模战役中第一次使用火炮,也是第一次冷兵器与热兵器作战。
壁画上描绘了沙法维国王盛宴欢迎来求援的突厥斯坦流亡国王、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流亡国王的奢华场面。在招待突厥斯坦的盛宴上,梳着多根美丽细辫子的舞女,在热瓦普的伴奏下,扭着细腰,跳着欢快的中亚民族舞蹈。
“到我爷爷的客栈来看一看?”波斯地毯商阿里从我身后追上来,拦住我说。阿里领我穿过一个廊道,通过一个高大的门洞走进一个四合院,四周是二层小楼,庭院中间是个花园。
“我爷爷是前年过世的,我们家在这个客栈里开这间地毯垫已经有一百多年了,”阿里带我走进一间小铺子,铺子中央挂着他爷爷的照片。
“100年前,这个客栈里住的都是过往伊斯法罕的普通商人。王室家人和宗教人士都住在宫殿里或大教堂里,”阿里说。“客栈不仅给商人提供饮食住宿,还负责喂养客商的马和骆驼。夜里,通向大巴扎的那扇大门要上锁,防止客商的货物被偷走。”
古时候,来往于伊朗和中国的商人雇佣驼队运输货物,有点像今天的物流,驼工和骆驼平均一天只能行走30公里,考古发现在中亚丝绸之路上的确每30公里就会有一个商旅客栈。阿里一边讲着故事,一边把一块块地毯铺在我脚下,向我介绍。
“我没钱买地毯,”我连忙制止他。
“我不要你买,只要你看。这块是高加索地毯,这块是俾路支地毯,这块是纯丝绸的,这块是纯毛的,这块是游牧民族编织的,这块是拜火教人编织的地毯,”阿里说到这,我打断了他问,“哪里出产的?”
“伊朗俾路支省。”
“那里今天有多少人还信拜火教?”
“全伊朗也只有两万拜火教徒。”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