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品: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之间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关键字: 苏州园林 日本园林苏州园林景观设计中国园林设计发展历史中日历史文化交流2. 重理时期 (约公元1000年-公元1650年,平安中期至江户初期)
日本最古老的造园著作是平安时代中期由藤原家族橘俊纲所撰写的《作庭记》,这也标志着日本园林重理时期的来临。书中详细记载了寝殿造庭园的造园方法,包括了阴阳五行和各种禁忌。此书的主旨是以自然风景作为造园的典范。
《作庭记》纸本墨书
《作庭记》认为,要顺应自然的方法来修建庭园,然后在此之上去尊重造园者的设计和创造力。庭园虽不是自然风景,但是要参照日本的风景名胜,再加上名家造园,这才是最重要的。
日本庭园从自然风景中首先参照的是海,或许由于奈良或京都都处于被山所包围的盆地之中,所以人们对以海洋进行庭园造型产生了兴趣,而庭园旁边的山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庭园的一部分。
被誉为无挂轴的山水画的枯山水庭园,最早也见于《作庭记》。枯山水一词最早被写作“唐山水”,“唐”表示中国之意,而“山水”在古代日本则表示园林,枯山水的原型便在于中国。枯山水一词在《原平盛衰记》中还称为“干山水”或“干泉水”,它一反“无池无水不成园”的传统,而在没有池子、没有用水的地方散置数石和叠石造山,试图产生一种野趣。
(补充一点,中国的园林并不是一定有水面的,特别是在唐朝时期,唐朝时期民风彪悍豪放,再加上长安地区相对少雨,因此在唐朝出现了一种“盆池”的园林景观模式,即在类似于现在枯山水的庭园中置入一些石器皿,里面有少量水,这可以很直接地认为是日本枯山水的原型,但是在中国政治中心南移之后,水量变多再加上国民性开始阴柔化,又重新回归了山水格局。)
在平安时期,枯山水只是宫殿系庭园构成的一个极小的部分,并未形成一种独立的庭园模式,例如西芳寺庭园上部的枯山水部分,便是最早期的枯山水形式的写照,具有大和绘风格的典雅、豪健风格。枯山水蜕变为现今我们所见得模样须得经过禅宗的洗礼与结合,这将在“情/神”部分进行介绍。
西芳寺枯山水遗址(图/作者供图)
日本在应仁之乱之前,基本上属于真山真水的池庭形式,池庭的布局及文化内涵是在不断汲取消化中国园林文化中发展起来的,而且长期处于仿效阶段,特点为参照自然要素,模仿自然风光,虽然早期的枯山水已经对自然进行了一定的抽象化处理,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师自然,是方法论,最后达到的也必然是自然主义。
3. 重情/神时期 (约公元1200年-1850年,镰仓初期至江户末期)
日本园林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支。一支是沿镰仓时期佛寺方丈庭发展,到室町时代形成禅宗枯山水;另一支则是深受中国宋元画的影响,模拟中国山水画卷形成了写意性很强的池园式园林,这两支脉络也就是对神与情的探索。
1191年,禅宗由从宋朝归国的僧人荣西传入。他在京都修建了建仁寺,在镰仓修建了寿福寺等禅宗寺院。禅宗寺院成了日本主要文化的中心,禅宗渗入到了日本人的生活之中。
建仁寺(图/蚂蜂窝 德德)
自奈良时期以来,日本的佛教寺院都是朝南而建,而禅宗寺院却选择靠山的斜坡而建,所以寺庙不一定朝南。禅宗之所有选择靠山的斜坡依山而建,是为了其寺院与自然景观的联系。但是与日本不对称的建筑风格不同,日本禅宗寺院的布局是完全按照中国宋代寺院的样式设计的,讲求的是直线和对称,山门、佛殿、法堂等在一条轴线上。
- 原标题:苏州园林和日本园林之间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86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4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