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品: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之间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关键字: 苏州园林 日本园林苏州园林景观设计中国园林设计发展历史中日历史文化交流苏州园林和日本园林的异同是一个很庞大的命题,布局、理水、叠山等确实是园林很重要的部分。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从中日园林的的发展脉络这一层面来看,下面我便来试图寻寻这一系列异同的因果过程,探索两国园林异同出现的历史背景与异同的精神内核。
首先理清一个概念,苏州园林只是中国园林的一个流派,而且仅仅表示了明清两代的江南园林成就。用苏州园林来比较日本园林似有不妥,因为其实中国对日本园林的影响不仅仅是源于江南园林,例如对日本影响极大的白居易,虽履任过苏杭,但是其园林的实践多见于中原,思想也是更偏于中原。因此,下面我的论述将不仅仅局限于苏州园林部分,而是希望以一个整体脉络来梳理中国园林。
首先是中国园林部分。
一直以来我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其实一直是采取朝代这个说法来区分发展阶段,但冯纪忠先生提出过一个观点让我深切认同。这源于Ernst Casirer在《人论》中的一句话:“我们不能把艺术的东西根据政治来断代”,比如,唐的诗文书画和宋的诗文书画,文可以断在晚唐,诗可以断在五代,画可以断在南宋。所以,载体不同,结构不同,不能“一一对仗”。因此,在此我对中国园林的考察便依据冯先生的说法,以将中国园林的发展归纳为五个时期,可以分别对应“形、情、理、神、意”5个层面。从客到主,从粗到细,从浅到深,从抽象到具体:
1. 重形时期 (约公元前370年-公元400年,战国至两晋末期)
说到园林的起源,冯先生将中国园林的起源至于春秋,但在此我稍有不同意见。读冯先生的《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以下简称《人与自然》;很好的文章,推荐)一文中,论及文王时期的园林,以《孟子》中提到“与民偕乐”的不可能性来否定当时园林的出现,似乎稍显武断。实则在《诗经》中,便已出现相关记载,在《大雅·灵台》中关于文王的灵囿的原文如下: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由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台、囿、沼等字眼,这实则已经是对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描述了。因此,我们似乎还是可以将园林的起源追溯到这段时间。
中华民族在殷商末年就出现了神君共乐的兆头,东周更重视人事,偏向于君主的物质享受,随着人本精神(如冯所重视的与民同乐)和天人合一的天道观(老庄思想的影响)的逐渐确立,秦汉帝王从崇拜天地到“象天法地”、“模山范水”,或直接将宫苑建成人间的“天堂”,或将自然山水摹写到园林中。此时的园林以再现自然以满足占有欲,其外部特征是象征、模拟、缩景,是真山真水阶段。
汉苑图 元 李容瑾
- 原标题:苏州园林和日本园林之间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7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27“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