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品: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之间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关键字: 苏州园林 日本园林苏州园林景观设计中国园林设计发展历史中日历史文化交流4. 重神时期 (约公元1050年-1350年,北宋中后期至元)
这一时期的突破点便在于一个“势”字。中国园林在此之前仍然没有摆脱掉对大自然的模仿,只有待中国文人在自然中发现了“势”,中国园林才能得到自然之“神”,中国园林也因此脱离了形似,开始迈入强调神似阶段。势的发展是随着中国的长卷山水画的发展而来,这里便要提到一个重要的作品——《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 王希孟
此图高虽不到60cm,但足有12m长,其长度足以表现出中国画论中的“势”。而《千里江山图》的成图时期正值宋徽宗当政,在徽宗时期,中国园林的里程碑——艮岳出现。
艮岳将《千里江山图》所描绘的全景式的北宋山水画变成了三维的、可居可游的皇家园林,全园按照宋徽宗构想的山水景色图绘,作为其布置指导,符合山水画理。园林的形制突破了秦汉以来的“一池三山”的传统规范,进行了以山水为主题的创作。艮岳的意义便在于“有了艮岳以后才谈得上小中见大。大还没有,大中见势还没有,怎么小中见大?小中见大必定是先有大,又下了一番更深的功夫,然后才能够小。”这是中国园林的转折点。
艮岳的另一个影响在于对园林叠石的影响,这可以追溯到郭熙的《早春图》。郭熙深受宋神宗的喜爱,并且其绘画直接影响了宋徽宗。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远山和近石的画法已趋于一致,这种山石不分的画法对园林造山影响巨大。至此,中国的园林脱离了模仿大自然的“土山”,转而开始针对“石山”的审美趣味,艮岳便是第一次对此理论的尝试,这促进了中国园林以石代山,山石不分的叠山时代,此为叠石之始,山池模式开始脱离大自然,而是以纯艺术的形式。
早春图 北宋 郭熙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南移,水量增多水网密布,借助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园林风格一度表现为清新活波,自然风景与名胜古迹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江南出现了文人园林群。自然之神与人之神开始交融,诗情画意进一步融入园林。
另一方面,南宋时期由于临近太湖,太湖石的大量使用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美石与叠山的兴趣与机会,这可以从北宋时期李格非所著的《洛阳名园记》中对叠石的零记载到南宋时期周密所著的《吴兴园林记》中已有五分之一的园林有与美石有关的记载中看出。南宋时期处于对叠石的发展阶段,正是这种远离自然的路线,使得园林开始呈现出强烈的人文气息。
这个阶段中国古典园林在反应自然,追求野趣的基础上,开始逐渐脱离自然,走向雅致,入微入神,表现为掇山理水、点缀山河、思于其间。
- 原标题:苏州园林和日本园林之间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86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4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