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哲:我们今天还需要出国留学吗?
最后更新: 2021-10-13 09:44:14过去,留学生定居国外,大多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更高。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一二线城市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了,甚至已经开始反超了。所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都觉得,海外的生活虽然别具趣味,但还是不能够与国内相比,回国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了。
另外还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优秀的留学生就像国内优秀的学生一样,都想要在职业生涯中大施拳脚。但是,我们都很清楚,人际沟通是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身处一个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你多么了解这种文化,也很难把自己十几年、几十年来的生活习惯扭转到外国文化的方向。做不到这一点,在职场交往中就总是位于劣势。所以,对于这类人而言,国内——而不是发达国家——才是更适合他们发展的地方。
确实有一些学者,由于其研究领域极为尖端或狭小,国内没有他进行研究的环境和机会,所以留在了国外。但这种毕竟是少数,我看到那些有野心的、有抱负的留学生,近年来回国的比例越来越高了。
而那些留在了国外的人,大部分只是因为受到了生活水平或者生活方式的吸引。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对于中国仍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往往为中外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并不排斥在合适的时机为我国做出贡献。
2000年之后的我国科技产业飞速发展,就吸引了很多90年代出国并定居国外的人回国工作。他们带回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为我国的经济腾飞贡献了力量。而我国的千人计划,也是大量借助了海外华人教授的力量来提升国内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不要神化留学,也不要污名化留学
2000年之前,能够出国留学的,大体都是我国最优秀的一些学生。他们大多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其中后来回国的人,往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贡献。这些人为“留学生”这个身份带来了一种高大上的“光环”。
2000年之后,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巨大的飞跃。除了拿着奖学金出国的优秀学子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自费送孩子到海外读书。时至今日,我国在海外的留学生数量已经多达70万人。
俗话说,人一过百形形色色。可想而知,这70万人里面,必然是鱼龙混杂。既有出类拔萃的学生,也有烂泥扶不上墙的学生。
所以,首先,我们不要神化“留学”。
留学只是到海外去学习。尽管我前面讲到了留学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特定的留学生就一定会有多么优秀。
我也见过一些留学生,在国外吃喝玩乐,结果学习不行,连大学预科考不过,最后被迫退学回国的。即便是扎扎实实学完的留学生,也不见得就比单纯在我国本土培养的学生强。
而且,在教育完全产业化的国家,很多大学会把硕士教育作为一个标准化的“产品”来出售。如果留学就学这些,那么也无非就是上上课而已。拿到这种硕士学位,也就是多了一些知识,是不是能够真的提升个人能力还两说。
我想,很多与留学生有共事经历的读者肯定早就发现了,留学生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人能力就高。所以没有必要神化“留学”,并不是有了留学经历就一定如何厉害。
第二,我们也不要污名化“留学”。
的确,留学生之中总有一些纨绔子弟和心理不健全的人,这往往让人民大众对留学生群体产生不佳的观感。
我们常常听说有留学生买超级跑车、终日开派对嬉戏,甚至还有嗑药、嫖娼的。这些都是存在的事实。但是现在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有70万人,这大概是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这里面出现任何一种人都不奇怪。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父母是贫困的农民,当年也得到公费资助出国留学。后来他回国,做到了他所在领域的国际一流水平。这样的人,也是留学生。
我在国外也见过很多自费出国的、富裕家庭出身的本科学生。他们之中,绝大多数还是会认真学习——即便成绩不一定出类拔萃。真正的纨绔子弟还是极少数,这和国内的学生并没有本质差异。
综合来看,留学生是我国未来必不可少的一类人才,我们不必过高估计留学生的能力水平,也不必污名化“留学生”这种身份。未来我们可能越来越觉得,留学生就是在不同学校学习的学生罢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习近平将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
2021-10-13 09:19 -
31省份新增确诊22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10-13 08: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微博发帖侮辱董存瑞,一女子被判七个月
2021-10-13 07:38 捍卫英雄 -
美国新增确诊125181例、死亡2433例
2021-10-13 07:24 美国一梦 -
厦门一高层住宅起火,已致2死1伤
2021-10-13 07:08 -
南宁市监部门对宣称“突破能量守恒定律”公司立案调查
2021-10-13 06:52 依法治国 -
重大刑案基层干部被指不作为,莆田:查!
2021-10-12 21:51 疑案追踪 -
花了270亿元治理洱海,中国经验值得跟世界分享
2021-10-12 21:4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乌合麒麟联合曾孝濂发布新作:共
2021-10-12 21:2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刚买的芹菜直接扔,就为和PRADA合个影?
2021-10-12 21:24 -
乘联会:电动汽车用电量仅占0.13% 不会造成社会电力紧张
2021-10-12 20:31 新能源汽车 -
北京警方:行拘
2021-10-12 20:16 -
教育部:着力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一种需求广泛、功能特定的教育类型
2021-10-12 20:02 中西教育 -
两办:2025年职业本科规模不低于高职教育10%
2021-10-12 19:17 中西教育 -
《长津湖》为啥火?被绿营前高官的分析笑死…
2021-10-12 19:04 台湾 -
吸毒艺人能开演唱会吗?共青团中央发声
2021-10-12 19:02 -
莆田发生2死3伤重大刑案,村民:疑因盖房纠纷
2021-10-12 18:53 疑案追踪 -
又勾连外部势力!台“陆军司令”悄悄访美
2021-10-12 18:48 两岸关系 -
李强今天调研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并与政法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集体谈心谈话
2021-10-12 18:09 上海观察 -
数量升至55只,外媒:中国大猫回来了
2021-10-12 17:2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关推荐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61“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27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96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17“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4最新闻 Hot
-
隔空互怼,万斯批泽连斯基:荒谬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
“他俩激烈争吵,姆努钦还被拉出来鞭尸”
-
哈梅内伊表态
-
尴尬!万斯举起奖杯,底儿掉了......网友:美国制造?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特朗普,白日做梦”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