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君达:蓬佩奥找到新工作,目的很明确
最后更新: 2021-02-07 09:59:59【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君达】
每次换届,前任政府重要官员的去向都备受关注。近期,蓬佩奥和彭斯两位特朗普政府高官在右翼智库获得新工作,也让外界猜测二人很可能继续利用智库平台,推广强硬政策主张。
在此之前,《更长的电报》等来自美国智库的报告引起中美舆论关注,类似报告似乎成为外界判断拜登外交政策的依据。作为整体,智库对美国政策制定的影响力日益重要,但智库之间彼此竞争,其政策主张未必能付诸实践,大可不必过于担忧。
蓬佩奥加入哈德森基金会,被解读为将继续反华路线。图片截自nypost
智库的本质是政治说客
政治游说是美国政治的一环,由于美国立法系统需要由职业政客来制定专业领域提案,说客是政府与利益集团之间必然产生的中间人。然而专业游说集团在美国声誉很差,虽然理论上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雇佣游说集团,但通常只有大企业和大型利益集团才有资源维持长期游说,部分集团(如美国商会、步枪协会)甚至拥有专属说客。
为了监督和限制游说活动,联邦法律如《1995游说公开法》要求说客进行登记和信息公开,但这些法规对于游说活动的实际监督能力有限,无论是说客还是利益集团都能够以多种手段回避监管。在当今美国政治中,没有明确客户的智库在政治决策中地位日益重要,曾经标榜其“学术中立性”的智库事实上也在承担游说功能。
美国智库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进步主义时期,该时期的美国社会广泛关注国内改革,智库作为能够提供专业建议、又没有特别利益绑定的“公共利益机构”发展起来,例如卡内基和布鲁金斯学会。该类智库的学术背景比较强,有时被称作“没有学生的大学”。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面临一系列新涌现的国际问题,以兰德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安全性智库应运而生,该类智库又被称为“政府承包商”。
大名鼎鼎的兰德公司
六十年代,美国保守主义运动的发展带来了第三批智库建设,彭斯加入的传统基金会(1973年建立)、蓬佩奥加入的赫德森基金会(1961年建立)都属于该时代的智库。这些智库被称为“宣传型智库”,与先前的智库不同,宣传型智库积极参与公众辩论;它们带有强烈的利益倾向,往往为大企业鼓吹自由市场政策,传统基金会就是其中代表。
随着智库市场开始趋于饱和,美国智库间需要竞争政策影响力。智库通过公开和私密两种途径扩大影响力,其中公开途径包括筹办会议、开设俱乐部、接受采访、发表文章和演说、在国会听证会作证等。私密途径则包括“输入”和“输出”,“输入”即引进诸如彭斯、蓬佩奥的前政府雇员,“输出”即主动加入参选人、政客与议员的顾问团队,以及承包官方课题。
例如布鲁金斯智库专门设有一类“实践性学者”,其中既包括加入政府以应用其学术理论的学者,也包括具有公共事务经验,愿意参与学术理论讨论的前官员。蓬佩奥有个人政治野心,将来可能竞选参议员甚至总统,彭斯则是特朗普时期美国保守派的实际领袖,这两人下野后自然成为智库招揽的对象。
智库影响力神秘但可观
由于涉及非公开活动和私人关系,智库的影响力很难客观量化,但通常可通过如下方法对智库进行评估。第一是国际上公信力较强的智库排名。前述的布鲁金斯学会、传统基金会、兰德公司,均属于公认影响力巨大的美国主流智库。
第二是智库发表的报告。美国智库经常发布公开报告,以扩大其公众影响力,例如近期美国主流智库大多发布了对华外交报告。智库报告为了打动听众往往建立一套宏大叙事,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并主张系统性的应对方案。
例如近期《更长的电报》一文,首先提出了一个意识形态二元对抗的模型,然后主张美国所有外交政策必须以此为依据,并批判特朗普朝三暮四、漫无章法的推特外交。这种报告提出的政策建议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才能出台,因此我们很难评估它们的具体政策影响,只能进行历史追溯。
例如2003年小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有报道认为该政策的雏形为1997年的“新美国世纪计划”(PNAC);该计划于1998年1月致信克林顿总统,要求采取激进政策解除萨达姆政府的武装,以维护美国对海外地区的控制力。这封信得到了十位政界要员的签名支持,从当年的军事强硬派切尼、拉姆斯菲尔德,到近期仍然活跃的理查德·阿米蒂奇和约翰·博尔顿。
再往前追溯,1992年切尼的幕僚长利比与拉姆斯菲尔德的副手沃尔福维茨在《纽约时报》发文,主张美国应追求对欧亚大陆的完全统治,对任何潜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持有者进行先发制人打击。这种故事的证据存疑,甚至带有阴谋论色彩,可能夸大美国政府和说客的战略布局能力。
第三是亲历者陈述。以传统基金会为例,该组织的安全政策专家贝克·斯平曾撰文阐述该基金会推广导弹防御系统的过程。根据斯平的记载,1995年基金会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领袖赫尔姆斯进行密谈,说服后者于1997年阻挠克林顿政府继续参加《1972反弹道导弹条约》;同时基金会设立专门的“导弹防御委员会”对国会议员进行游说,推销其宙斯盾舰升级计划。从类似文章可以看出,智库在其专业领域往往拥有丰富政治资源,能够影响美国内外政策。但该类文章难免受到保密限制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而且可能带有自夸嫌疑。
对于一些近期流传广泛的报告,我们目前很难知道该政策建议是否被美国政府采纳。例如于2020年6月3日发表在《外交政策》上的《拜登可以结束偷窃政治》一文及其后续研究报告,该文以反腐为主题,提出美国应进行长臂反腐管辖;后续报告则尤其提出美国应调查中国海外投资中的“腐败”行为,为此必须通过配套立法并建立专职监督机构。
当前,拜登政府提名的国际开发署长官鲍尔公开叫嚣“如果有哪国领导人赞扬‘中国模式’,我们就对他进行腐败调查”,拜登政府也将反腐列为其意识形态外交的三大主题之一(其他主题为反专制和选举安全、人权问题),这似乎说明反腐研究报告得到了一定采纳。但在具体法案通过、机构组建之前,外界很难确定《偷窃政治》一文究竟引发怎样的政策影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昂山素季接种新冠疫苗,印度捐赠
2021-02-07 09:06 缅甸局势 -
英媒污蔑中国记者是“间谍”,我使馆驳斥
2021-02-07 08:51 不列颠 -
对付西方“双标”,我们就用“单标”
2021-02-07 07:50 这就是中国 -
美国新增确诊11.3万例、死亡2934例
2021-02-07 07:08 美国一梦 -
疫情封锁期,伦敦一晚5起持刀伤人事件:1死9伤
2021-02-06 22:07 不列颠 -
人权是什么?中国外交官推荐这两篇
2021-02-06 21:52 -
昂山素季经济顾问被捕 为首个被捕外国人
2021-02-06 20:06 缅甸局势 -
法知名作家戳穿涉疆谎言:美国有一招“无人能及”
2021-02-06 17:00 -
台湾想“芯片换疫苗”,德国:呵呵
2021-02-06 16:30 台湾 -
拜登政府转变态度,支持非洲候选人担任WTO总干事
2021-02-06 15:44 -
柬副首相已打中国疫苗,成该国首名接种者
2021-02-06 15: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缅甸仰光爆发民众抗议 军方出动军警控制局面
2021-02-06 15:23 缅甸局势 -
拜登:特朗普这个大嘴巴,没必要再看情报
2021-02-06 15:20 美国政治 -
离达成1.9万亿美元纾困计划又近了一步
2021-02-06 14:43 美国经济 -
是否去中国之外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世卫组织回应
2021-02-06 14: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纽约时报》:是时候信任中俄疫苗了
2021-02-06 14: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
2021-02-06 12:44 中美关系 -
捷克总理:跟默克尔谈了,想要欧盟批准中俄疫苗
2021-02-06 10: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你若知道中国疫苗价格,会为我立纪念碑”
2021-02-06 10:03 -
俄罗斯当面“打脸”欧盟外长
2021-02-06 09:50 俄罗斯与世界
相关推荐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6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5“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85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