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灿荣:“双重遏制”中俄,美国犯下战略大忌
“双重遏制”后果显而易见
美国这种战略不智之举后果显而易见。一是在总体战略态势上,美国同时出手遏压中俄只会导致两国在反霸等诸多问题上立场和利益更加一致。那么在欧亚大陆核心圈,美国就会逐渐被排除在外。
政治寓于地理之中,这个经典国际政治理论依然适用。按照英国地缘战略学家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自长江到伏尔加河、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北极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易守难攻。如果美国倒逼中俄关系更加紧密,那么它想控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进而掌控欧亚非“世界岛”乃至继续主导世界,就会难上加难。
如果有过冷战经验,美国当前这些战略决策者就该清楚,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美国的战略态势就已进入下行轨道。
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富尔顿演说”拉开冷战序幕,最初美国相对苏联占据一定优势,但3年多后一个红色中国突然登上国际舞台并加入东方阵营,这让美国的优势顿时削弱。当时美国国内一部分人心灰意冷,认为中苏联手之后美国几乎不可能赢了。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焦虑导致了“麦卡锡主义”的出现。
而后来美国赢得冷战的一个最大关键,就是“争取到了”中国,1972年对华关系转圜几乎立即扭转了美国对苏冷战态势。美国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最优秀的学者之一、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提出,中国是帮助美国赢得冷战的第一外部因素。因为中苏关系交恶,在尼克松访华之后的整个冷战后期,苏联被迫在远东地区部署85万正规军和50万边防军,这无疑带来巨大财政负担并对苏联形成掣肘。
冷战前后美苏战略态势的演进变化是历史留给国际政治的重要经验教训,但现在拜登政府内的“少壮派”似乎根本就不重视这些历史经验。
二是面对美国为首的西方蛮横遏压,中俄也将被迫谋求战略突围。
面对外部挑衅和制裁,俄罗斯竭力在经济上反制裁和在外交上反围堵就不用多说了。而在中国这边,前不久我们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这被公认为中国外交的一项突出成就。
我们当然不是如一些西方媒体臆测的那样要跟美国在中东进行地缘政治争夺或所谓填补美国撤离中东留下的政治真空,但中国的斡旋外交或者说是和解外交,确实与美国制造矛盾从中渔利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从过去的大英帝国那里学来一套“霸权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分而治之,在原本是同一国家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派别之间挑拨和放大矛盾,造成两个势同水火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并使矛盾双方都有求于它,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而在中东地区,美国就是利用这个“分而治之”套路制造诸多矛盾。
但中国反其道而行之,以促成沙伊和解为例,提供了有别于美西方动辄鼓噪阵营对抗的另外一种路径选择。总的来讲,中国遵循王道,通过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广泛深度合作共促发展,对美方的霸道构成反冲。
图片来源:中国外交部官网
三是“双重遏制”中包含要把中国排除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之外,这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极为不利。
西方发达国家的“造血”功能已经开始失灵,西方工业化时代结束了,互联网或芯片技术再发达也得有工业产品,但美西方靠自己完成不了,因此高度依赖从外部“吸血”。2022年世界总人口达到80亿,其中绝大部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只有大概10亿,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3%,但其GDP全球占比却高达近60%,原因就是它们依然主导并且继续利用这个全球化体系。
美国1971年“尼克松风波”违约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转而在一定程度上绑定石油。现在有种新的说法,石油绑美元关系逐渐松散,变成石油绑中国产品。美国偏偏要把中国挤出去,这对中国当然也有负面影响,但我们毕竟占据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诸多中枢或核心环节。而美国一旦失去中国产品,在“美元绑中国产品”框架下,美元霸权还会面临更大问题。
对于这种“双重遏制”,美国国内反思正在增多,但这能否促成华盛顿及时调整以及如何调整,都还有待观察。但总的来说,美国同时与两个世界级大国为敌是一个公认的战略错误。
(本文首发于《环球时报》,作者授权观察者网转载。)
- 原标题:金灿荣:“双重遏制”中俄,美国犯下战略大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联合国最“精确”预测:印度本月内成人口第一
2023-04-25 08:19 -
又一起!中国女游客在泰国遭绑架,嫌犯潜逃他国
2023-04-25 07:27 -
俄财长:中俄贸易本币结算比例已超过70%
2023-04-25 07:05 中俄关系 -
联合国秘书长与俄罗斯外长会面
2023-04-25 06:49 -
“规模令人震惊”,瑞信一季度流失4743亿元
2023-04-24 23:13 欧洲乱局 -
陆续有中国公民自行从苏丹向埃及撤离,我使馆发提醒事项
2023-04-24 22:24 -
美国被曝施压乌克兰:这么做会激怒俄罗斯!
2023-04-24 22:06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潜在劲敌罕见访日,称“强大的日本对美国有利”
2023-04-24 21:24 日本 -
她反问博雷利:亚太海军也去英吉利海峡?
2023-04-24 20:04 俄罗斯之声 -
我驻韩使馆:半岛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和经纬不同,不具可比性
2023-04-24 19:46 中国外交 -
澳公布几十年来最大军事调整称“应对中国”,中方回应
2023-04-24 17:10 中国外交 -
美要求韩企不要填补美光在华市场缺口 ,外交部:典型的科技霸凌
2023-04-24 16:21 -
中俄核领域合作或使中国成为核超级大国?外交部回应
2023-04-24 16:09 中国外交 -
外交部:第一批在苏中国公民已安全撤至邻国
2023-04-24 15:52 -
英方声称“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中方:该补历史课
2023-04-24 15:51 台湾 -
外交部:中印两军昨日举行了第十八轮军长级会谈
2023-04-24 15:50 中国外交 -
中国和新加坡将举行海上联合演习,玉林舰、赤壁舰参加
2023-04-24 13:54 -
俄黑海舰队击退水面无人艇攻击
2023-04-24 13:33 俄罗斯之声 -
“制造业都移出中国?绝无可能”
2023-04-24 13:20 -
“美国需要做中国做过的事,在国内建设经济”
2023-04-24 11:14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0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1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9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