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灿荣:2023年要高度关注这些风险
观察者网:现在美国已经把中国视作头号竞争对手,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中美两国想要取得进一步合作,还有哪些操作的空间?
金灿荣:相较于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手法更精巧、战略更坚定,把中美关系定义为全面竞争关系,并且在内政外交上全方位配合这一战略。
但另一方面,拜登政府又表现得相对灵活而不鲁莽,与中方保持对话。中方也抓住一切可能的对话机会。所以就有了11月14日的巴厘岛元首会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随后还将访华跟进会晤后续工作。
现在中方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未来中美关系的严峻性,所以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力量,在内推动“内循环”,在外部继续发挥外交主观能动性,比如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来巩固与周边的合作、金砖扩容、上合扩容、推动“一带一路”等。
总的来说,美国的政策有一定的两面性,中方也明显做了两手准备。而且,中美关系是一种很成熟的关系,双方都在尽可能地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
观察者网:2022年,台海问题也对中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佩洛西窜访台湾导致两岸关系一度非常紧张;美国近期也通过“2023财年国防开支法案”,将对台提供100亿美元军事援助。记得您在之前的采访中也提到,近五年内要特别关注台海,冲突可能升级,甚至可能爆发战争。那在您看来,2023年美国可能会怎么打台湾牌?
金灿荣:8月2日佩洛西窜访台湾,导致中美关系紧张、两岸关系紧张,中方也作出了强烈反应。但是从结果看,这并没有影响美国的政策。2023年,美国会继续打台湾牌。
从2023财年国防开支法案可以看出,美国将对台军售“制度化”了——以前对台军售是偷偷摸摸地一笔一笔谈,现在则被“制度化”了,每年固定给台湾20亿美元的“军事贷款”。
另外,1月3日出任美国众议院议长的大概率还是共和党人麦卡锡。他已经宣布要高调组团访问台湾。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还都有一份“台湾政策法案”,现在看来,这份法案大概率会通过。
总体而言:美国把我们当战略对手了,这种情况下,美国什么牌都会用,其中就包括最敏感的台湾牌。2023年,美国打台湾牌会打得更狠,中美围绕台湾的博弈会更激烈,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会更负面。但我们也要有信心,随着我国的军事现代化,我们在谈判中的主导权也在上升,我们的反制手段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至于具体会怎么做,我们这些人就没法断言了。
观察者网:12月中旬,世界杯在卡塔尔结束。由于能源问题全年备受关注,再加上中东国家越来越自主的外交策略,2022年也可以称作“中东年”。对于中东国家而言,如何在向东和向西之间选择?或者我们更关心的是,在中东国家眼中,中国和美国有哪些不同?
金灿荣:中东地区天然具有战略重要性。
世界工业重心有三:北美、西欧和东亚。从地理上看,中东是连接西欧和东亚的纽带。如果说欧亚大陆是个杠铃,西欧和东亚是杠铃的两端,那么中东就是杠铃的握手。
第二,中东地区石油丰富,而欧亚这两个工业中心都高度依赖中东石油。
第三,中东是伊斯兰教发源地,而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具有特殊的宗教影响力。
第四,中东地区的矛盾特别多——巴以矛盾、伊朗和沙特的矛盾、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以及民族矛盾,如突厥人、阿拉伯人、犹太人、库尔德人、波斯人相互之间的矛盾。
所以,无论从地理、资源、宗教影响抑或民族影响来看,中东地区都是很重要的。这一地区历来都是大国竞争的焦点——以前英、法、俄在这里争斗;冷战期间美苏在这里争斗;随后由美国主导,欧洲和俄罗斯也有一定影响力。
中东最近的动态是,中东领袖国家沙特和美国就人权问题和石油定价权问题发生了一些小矛盾。另外,中东国家也感觉到世界大乱,进入百年变局,美国领导地位下滑,所以产生了“向东看”的倾向。然后最近就有了习主席的访问沙特,以及中阿峰会和中海峰会。
但是我个人认为,总体来看,中东国家在国家安全上仍然依赖美国;所谓“向东看”,只不过是希望在外交上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而不是为了彻底摆脱美国。
中国的中东政策比以前更积极,从政治上的支持转向加强经贸联系。但是,鉴于中东地区矛盾过多,中国可能还是会保持谨慎,不会大规模介入。总的来说,中国的中东政策比起过去确实相对积极,但程度有限,不要夸大。
观察者网:对于“中国在中东国家眼中和美国有哪些不同”,是不是可以说,中东对美国保持着各种形式上的依赖,而中国在中东眼中更多是一个石油买家?
金灿荣:对,我们中国对中东的影响主要就是市场——我们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中东有良好的经贸合作条件。中东国家主要是借由西方媒体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实际上对中国总体并不了解。
总的来说,中东国家正在“向东看”,我们对中东的兴趣也在增强,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会得到深化;但是一定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中东国家是搞大国平衡的,目前与其合作最多的还是美国。另外,中东内部矛盾繁多且复杂,所以中国对中东的合作还是要慎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摩洛哥:所有来自中国的旅客将不得入境,不论国籍
2023-01-01 08:28 -
缅甸军方宣布停火一年
2023-01-01 07:51 -
朝鲜宣布发射超大型火箭炮
2023-01-01 07:24 半岛火箭 -
乌全境拉响防空警报,俄拦截多枚火箭弹
2023-01-01 07:24 乌克兰之殇 -
杜金:俄乌冲突是世界上“第一次多极战争”
2022-12-31 21:59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警告:这将产生可怕后果
2022-12-31 20:13 美国政治 -
前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逝世,终年95岁
2022-12-31 18:56 -
他被彻底抛弃
2022-12-31 17:24 -
昂山素季刑期增至33年
2022-12-31 17:23 缅甸局势 -
中俄两国元首互致新年贺电
2022-12-31 16:47 中俄关系 -
“俄阵亡士兵家属对普京的态度,超出不少西方人的预计”
2022-12-31 16:27 俄罗斯之声 -
纽约首家合法大麻店开业生意火爆,3小时售罄关门…
2022-12-31 16:20 美国一梦 -
中俄两国元首互致新年贺电
2022-12-31 16:16 中俄关系 -
3000多公里路、9座大桥…“没中国朋友帮助,柬埔寨很难做到”
2022-12-31 15:49 -
英国、法国、西班牙同日宣布对中国旅客采取新政策
2022-12-31 14:59 -
韩国试射火箭次日,朝鲜发射3枚导弹
2022-12-31 14:26 三八线之南 -
越南两位副总理辞去党内职务
2022-12-31 11:50 -
时隔四年,首批委内瑞拉原油将运往美国
2022-12-31 10:43 能源战略 -
总统权力交接前,博索纳罗离开巴西飞往美国
2022-12-31 10:24 -
欧盟委员会:克罗地亚明年1月1日起正式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区
2022-12-31 09:43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