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灿荣:气候问题中国要坚守原则,这不只代表我们自己
导读4月22日,拜登将邀请包括中俄在内40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网络气候危机峰会。这几日,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问中国,也成为2019年7月以来第一位访问中国大陆的美国高级官员。
早在拜登政府上任前,有分析就认为气候问题会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突破口。近日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又给全球环境合作带来新的阻碍。而随着中国做出“30·60碳中和”承诺,在国际气候问题上的话语权也在逐步增强,全球环境气候问题是否会成为新的角斗场?中美可以有哪些合作?
观察者网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
【采访/观察者网 白紫文】
金灿荣:首先,气候变化是全球普遍比较关注的共同话题。虽然它是西方提出来的,但是现在大部分人都同意,这确实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危险。气候得不到控制,对全人类都是一种挑战。中国接受这个全球共识。
其次,中美在这个问题上是真可以合作的。从二氧化碳排放的数据来讲,中国、美国都是大约占到人类的1/4,也就是两家加起来占到人类排放的一半。所以中美如果不合作,所有国际协议都没什么实际意义。
对于气候变化,应该讲咱们中国是十分重视的,但是我们的基本立场叫“共同而有区别”原则。气候变化确实是个全世界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但具体怎么应对、不同国家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应该说是有所区别的。
现在我们大气当中积累的二氧化碳量,有很多都是西方几百年工业化的历史上形成的,他们已经实现人均收入3万美元以上了,不发展也无所谓,这叫“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3万多美元一年,吃得饱饱的、都吃出“三高”了,所以他们自然是要慢一点,少吃一点。
伴随西方工业革命而来的工业污染 视频截图
中国强调,发展中国家仍然处在发展阶段,既然需要发展,就必然需要有一定的碳排放量来支持自身发展。这是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一个基本态度:第一,我们承认气候是个问题,我们要好好应对;第二,应对也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共同而有区别”的原则。
我们讲这个话并不是出于自私,不是仅仅为了中国的发展,我们讲这个话还是为了代表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没有话语权,挺可怜的,中国不站出来发声,那帮兄弟们就更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了,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在这个议题上还是得坚持自己一贯的立场。
另外也应该讲,中国是目前大国里面最认真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了。具体表现就是我们真的在重视环境,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指标,特别是仍然处在发展阶段中的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投资世界第一。
比如说太阳能投资,中国大概占到全世界的2/3;风能投资,我们是美国的9倍;然后核能投资,我们占全世界的54%。以前我们可再生能源占比很小的,80年代我们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全部加起来不到1%,现在迅速地就占到5%以上了,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可以达到占比30%,这个发展速度非常快的。
因为我们很认真地在做,技术进步也快,所以讲这个话我们是有底气的。
同样我们也承诺,2030年我国的碳排放量将达到巅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做出这样的承诺其实是很有压力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很多地方,特别北方一些地区的就是煤炭、钢铁、水泥陶瓷等碳排放量产业,都得面临不同程度的“舍弃”。舍弃就意味着失业,企业倒闭,意味着财政税收减少。所以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做了很大努力、付出了很大代价的。中国政府真的重视,也真的有决心。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是一拍脑袋就胡乱承诺的,在付出一定的代价之后,依托我们的技术进步,我们可以实现承诺的目标,这个是计算过的,而我们实现承诺目标,对世界也是个福音。
落到中美关系上,气候变化现在可以成为缓和中美关系的合作切入点。
拜登先生明确讲,说自己执政100天要处理4件事,第一是防疫,第二是经济,第三是应对气候变化,第四是恢复国际上的威信。经过特朗普4年的折腾,现在美国的盟友已经有点不信任美国了。美国有接近60个盟友,原来都挺崇拜美国,结果特朗普在位4年,很多盟友都有点发毛,很多事就有点不太敢跟美国的步子了。老拜登要恢复这些,就明确宣布了个“百日计划”。
在拜登要做的这四件事里面,其实有好几个都跟中国有关。
比如说防疫,美国可能还必须跟中国合作。3月5号,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讲,我们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向美国出口了大约438.5亿只口罩,一个美国人用着100好几十只中国口罩。所以至少在抗疫物资供应方面,中国是可以帮美国的。另外中美现也是最强的两个疫苗大国。既然中美最强,那我们就有共同的责任,彼此分工,说好哪些国家你照顾,哪些国家我照顾。所以其实在防疫问题上,中美完全可以、也很有必要合作。
美国的经济恢复也离不开中国。美国目前出台的主要恢复政策就是印钱,1.9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参议院刚刚通过,但通过之后还要购买物资,到时候可能还得到向中国买,毕竟中国制造价廉物美。以前美国人很有钱,有钱的时候就喜欢摆谱,同样的东西他宁愿买贵的不愿买对的,现在没钱了要讲实惠,那中国最实惠了,所以经济上,中美肯定是有合作空间的。
3月12日拜登签署1.9万亿“美国拯救计划”经济刺激案 视频截图
还有就是刚刚说到的气候变化议题。至于说恢复盟友关系,那我们就帮不上忙了。所以拜登“百日计划”的四个重点中,有三个其实是需要与中国合作的。
气候变化问题,我个人期待中美能够尽快展开合作。如果能以气候问题作为中美合作的切入点,实现某种局部的进展,那么对整个中美关系的稳定都有好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白紫文 
-
世卫组织欧洲办事处敦促各国继续使用阿斯利康
2021-04-16 06: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71877例、死亡910例
2021-04-16 06: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巴基斯坦爆发反法示威,法使馆呼吁民众离开
2021-04-15 23:08 -
菅义伟启程访美,美媒:日本会走上对抗中国之路吗?
2021-04-15 23:07 日本 -
BBC驻华记者晒打中国疫苗照片,有人酸了
2021-04-15 21:51 BBC那些事 -
-
前天刚通话,美国对俄40名个人实体发动大规模制裁
2021-04-15 20:25 俄罗斯之声 -
日本环境相小泉转移视线“点名”中国,赵立坚:先管好自己
2021-04-15 19:30 福岛核泄漏 -
“欧盟酝酿对华出新招,但内部分歧大”
2021-04-15 19:18 欧洲乱局 -
抗议现场,CNN团队遭“爆头”驱赶
2021-04-15 19:17 美国一梦 -
“取消奥运会也应该作为一个选项”
2021-04-15 18:20 东京奥运会 -
美议员激辩:研发投资45年来最低,但光砸钱也没法赢中国
2021-04-15 17:39 中美关系 -
“日本别以为得到了美国感谢,就吃了定心丸”
2021-04-15 16:21 观察者头条 -
习近平将出席中法德领导人气候视频峰会
2021-04-15 16:21 中国外交 -
“该死!这说的都不是中国,是美国!”
2021-04-15 15:21 美国一梦 -
“这些懦夫,终将付出代价”
2021-04-15 15:10 香港 -
俄外交部:莫斯科有意仅通过和平方式调解乌克兰局势
2021-04-15 15:09 凉战 -
日本“排污入海” 菲总统发言人:污染环境者必须付出代价
2021-04-15 14:45 -
拜登:今年一定全部撤军,集中精力和中国竞争
2021-04-15 14:28 美国一梦 -
单日新增确诊超20万,200多万印度人却在恒河集体沐浴
2021-04-15 14:02 印度惊奇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