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灿荣:中国一定要拼一拼,抓住这次机遇
导读“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变动的时代也充满机遇,而最大的机遇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果中国能够脱颖而出成为领先者,其必然的结果是这几百年来世界生产力布局的深刻变化。
本文节选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新著《大国远见》,探讨了中国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哪些优势、图景、影响,以及该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关系。
【文/ 金灿荣】
百年未有大变局,中国能为世界做什么?
习主席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一个重大和科学的概括。近年来,世界出现了很多预想不到的事:英国“脱欧”,美国不断“退群”、极右翼势力崛起等。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是: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在国际贸易领域,曾极力推动自由贸易的美国,现在同很多国家,包括自己的盟友打起了贸易战;
在观念领域,极端主义思潮不断扩展,民粹主义、种族主义等思潮日益活跃,变得更加公开化,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社会层面,不少国家的国内矛盾日益尖锐,一点小事都可能引发一次大的骚乱,智利、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都发生过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骚乱,法国的“黄马甲运动”至今也没有停息,美国国内两党之间的矛盾也非常深;
在国际层面,各种冲突不断加剧,以前的许多国际公约、国际准则好像失效或者被无视了,一些国家倾向于通过使用武力和威慑来解决问题,国际形势失序程度总体上比冷战结束以后的多数时间都要严重。
特朗普支持者占领国会山 图自路透
这种不确定性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负面作用的集中体现。市场化会提高效率,带来财富的增长,但也内在地蕴含着贫富分化的风险。贫富分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相当多的人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失败者或者“被剥夺者”,从而导致民粹主义的不断发展。
全球化理论上可以让劳动力、资本、技术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通过合理的配置来提高生产效率,增进人类的福祉。但这三要素在全球化当中的收益是不均衡的,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收益也不均衡,有的国家不仅没有从中受益,反而还有些后退。即使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对待全球化的态度也会产生分裂。
信息化虽然带给人们很多便利,但网络上的信息很多是碎片化、浅层次的,而且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面前,如果你的信息很平淡,注定就不会有太多的点击量。所以很多点击量很高、流量很大的信息,往往是极端的、离奇的东西。另外,在网络上,人们检索的信息、看到的信息,几乎都是自己需要和“偏爱”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观点或者偏见就会不断被强化,凝聚共识也就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极大的冲击。比如掌握大数据和不掌握大数据的人差距是巨大的,造成了所谓的“数据鸿沟”。以后,掌握很多大数据的人,在竞争中就会占有“天然优势”,就像“赢在起跑线”一样,会造成新的不平等。
对于这些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意识形态领域的左右之争,也有后现代与前现代的分野。习主席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则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分歧,引发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共鸣。就个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格局。过去几百年的国际格局,基本上都是西方力量独大,西方国家长时间主导着国际格局的演变。但是,随着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国际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格局,原有的西方主导的格局正在被东西方相对平衡的格局所取代。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二十国集团(G20)逐步取代七国集团(G7),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平台。
二是新模式。之前成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荷兰模式”、“英美模式”、“德国模式”、“瑞典模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是西方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化好像成了现代化的代名词。然而,欧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300年才使10亿左右人口进入工业社会,中国用远少于欧美国家的时间就将近14亿中国人带入工业社会,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为人类社会贡献了一种崭新的选择。西方人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也不止一条,中国方案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是现代化之路的全新选择。事实上,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同中国的合作,除了经济上的内容,也越来越重视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
三是新工业革命。人类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业化,而工业革命则是西方进步的集中体现。所谓的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最终要落到工业革命上才能带来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历史上过去的三次工业革命基本上全是西方垄断的,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最为完整的工业门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拥有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学习能力最强的制造业。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的研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推动技术包括无人交通工具、3D打印、高级机器人、新材料、物联网与基因工程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框架下,各种技术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与此同时,这次工业革命极有可能将过去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打乱重组,因此各国争夺高科技革命制高点的竞争将异常激烈。这次工业革命是西方不可能垄断的,也是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的历史性机遇。
四是新的全球问题。在传统的恐怖主义、海上安全、难民等问题的基础上,近年来,网络安全、虚拟经济、气候变化、超级资本、科技陷阱等全球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像气候变化问题:人类社会70%的GDP分布在沿海地区,如果应对不好,海平面不断上升,就很危险。面对这么多全球问题,谁应对得好,谁在未来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更高的国际声望。
2020年10月12日,在“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上,埃及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巴德里表示,学习中国经验是非常有益的(图源:央视网)
标签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原标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有四大优势/百年未有大变局,中国能为世界做什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美国新增确诊18.8万例、死亡3979例
2021-01-22 07:09 美国一梦 -
驻英大使刘晓明将离任回国
2021-01-22 07:06 中国外交 -
拜登政府要大搞基建?美媒先泼冷水
2021-01-21 23:15 美国政治 -
英国这个操作,让欧盟气炸
2021-01-21 23:01 不列颠 -
《时代》封面“第一天”,很到位了
2021-01-21 22:59 美国政治 -
拜登任期前3周,美CDC给出“令人心碎”的预测
2021-01-21 21: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华春莹:希望推特公司不要双标
2021-01-21 19:22 中美关系 -
花纳税人数百万美元,特朗普替孩子们安排“保护”
2021-01-21 19:22 特朗普 -
中国提供的口罩,够每个美国人分127只
2021-01-21 19: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特朗普走的第一天,美国人“想他”
2021-01-21 18:20 特朗普 -
墨西哥总统“开始怀念特朗普”
2021-01-21 18:16 -
巴格达发生自杀式爆炸致28死73伤
2021-01-21 18:10 -
“早干嘛了?”拜登一来,亚马逊就主动请缨
2021-01-21 17:58 美国一梦 -
-
传动系统有设计缺陷,美海军停止接收自由级濒海战斗舰
2021-01-21 16:08 -
铁粉“转黑”:特朗普是软弱的失败者!
2021-01-21 15:57 特朗普 -
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干掉的东西,拜登第一天就改回来了
2021-01-21 15:51 美国大选2020 -
-
美媒替拜登瞎操心:要啥自行车,中俄盯着呢
2021-01-21 14:36 网络安全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3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9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4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3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