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锋:被问战争何时结束,德国外长下意识看了眼美国国务卿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36:43观察者网:王毅主任在慕安会上发出“灵魂三问”,引发广泛关注。结合您刚才的介绍,似乎欧洲并不关注导致俄欧陷入安全困境的根本原因,聚焦于短期内协助乌克兰抵抗甚至击败俄罗斯,并在提供武器的问题上一步步突破红线。欧洲究竟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即不管战争结果如何,未来依然要与俄罗斯共处?
姜锋:欧洲当然有一些老一辈政治家在思考战争之后怎么办,未来如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但这些很难进入主流舆论,主流媒体充斥着“给武器”的讨论,很少有关于政治解决危机的声音。这也引起读者们的不满,德国一位大媒体编辑对此无奈地解释说,不是媒体不报道“武器”以外的内容,而是现在的主流讨论只谈武器,媒体只好跟着报道。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曾主张关注俄罗斯的安全诉求,俄罗斯不应瓦解,社会上也会出现主张政治解决的提议,但这样的理性主张也会受到打压,无法进入主流舆论的视野,即便是马克龙总统关于谈判解决俄乌冲突的主张也受到了谴责。
王毅主任对欧洲的三问,问到了欧洲的痛点,即欧洲实际上很难左右俄乌冲突进程,在事关欧洲根本安全问题上,欧洲深深地陷入对美国的依赖,谈不上战略自主。乌克兰危机看似是俄乌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俄美在博弈。谈论战争何时能结束,美国是关键,俄罗斯是关键,欧洲人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这是悲哀的。
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现场观众问台上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有波兰外长拉乌,战争到底何时能结束,贝尔伯克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布林肯,刚好被摄像机捕捉到了。实际上她这个潜意识里的小动作透露出,欧洲人很清楚,俄乌战争何时结束欧洲自己说了不算。俄乌冲突使欧洲离实现战略自主的目标更加遥远了。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慕安会期间参加对谈
观察者网:对于中国参与调停俄乌冲突,欧洲国家的心态似乎比较矛盾,一方面渴望中国发挥对俄罗斯的影响力,一方面又警惕中国支援俄罗斯,布林肯甚至毫无证据地抛出“中国可能将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武器”的指控。您怎么看?
姜锋:实际上欧美曾一再提出,期待中国参与调停。当然,他们的期待是中国加入制裁俄罗斯的队伍,让中国成为这场战争的一方。这是不可能的。
中国不是战争的参与方,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中国如果按西方的要求跟着西方走,怎么能再去做调停?美欧期待中国发挥调停作用,应该是出于和平的愿望,而不是逼迫中国选边站队,更不应该期望中国跟随西方反对俄罗斯。
再者,目前战事还在延烧,欧美还一直在向乌克兰输送武器,按这样的态势打下去,很难实现和平,西方陷入自相矛盾的逻辑循环中:一方面向乌克兰保证,只要乌克兰需要就向其提供武器,需要多久就提供多久,另一方面认不清或不愿认清,只要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乌克兰就可以一直打下去,提供多久打多久,通过谈判达到和平的机会就渺茫。
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西方各国代表反复说,要战胜俄罗斯,但对如何战胜,怎样才算战胜俄罗斯讳莫如深,对俄乌冲突的讨论被简单地浓缩为提供武器这个单一话题,缺乏政治解决的意志和智慧。
至于布林肯这个所谓的“指控”,实际上是想一箭双雕,一方面恫吓中国,要中方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本来,提供还是不提供武器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事,美国的要求从国际法来说毫无依据,美国历史上更有靠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赚钱的“发家史”。美国的霸道也表现在垄断对这场战争性质的道德定义上,由它判定善恶,威逼其他国家站在美国一边,对不屈从者进行威胁。可以说,这样的恫吓是美国战争动员、霸权行径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美国是想借此抹黑中国,借助道德化霸权,把俄罗斯判定为恶人,谁不与俄罗斯决裂,自然就是支持俄罗斯,就同样是恶人。布林肯在媒体面前“指控”或“警告”,就是借机抹黑中国、诋毁中国。这样的手法是恶人告状。
观察者网:2月20日下午,中方发布了《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这份报告,今早又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外交部也放风,未来将会发布对俄乌冲突的政治调解方案文件。大家看第一份报告的措辞非常严厉,历数美国各方面的劣迹,此时发布这份报告有什么用意?
姜锋:我以为这充分体现了中方外交上的自信,该合作的地方合作,该交流的地方交流,该斗争的地方斗争。
美国在世界许多地方插手,导致了很坏的结果,包括俄乌冲突。美国的参与和危机爆发的因果关系已经成为国际争端和危机的规律性现象,美国已经变成全球许多地方的麻烦制造者,当然也是解决那些问题的关键责任方。但美国有强大的宣传机器和多年操控舆论的经验,又控制了重要的国际舆论平台,所以美国总是能将自身包装成一种解决问题、提供和平的形象,有很强的蛊惑力。
中国实事求是讲出美国的伪善和霸凌行为,也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负责任态度。
2月20日,外交部网站发布《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报告
观察者网:美国独立调查编辑西蒙·赫什近日爆料,拜登政府是去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幕后元凶。欧洲尤其是德国,如何看待这件事?目前似乎在舆论场上没有掀起太多的浪花?
姜锋:实际上欧洲在去年就已经出现揭露事件真相的声音了,认为北溪1号、北溪2号管道被破坏,背后就是美国干的,认为布林肯和拜登总统参与其中。德国媒体报道,去年9月,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美国时,拜登当场表示“我们有办法终结北溪2号管道”,语气非常地肯定。爆炸事件发生后,布林肯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说明,美国是破坏事件的参与者。但这些看法和言论都很难进入德国或欧洲的主流舆论,被当地媒体自动“过滤”掉。
德国也有非主流媒体报道了这位美国调查编辑的爆料,但高层政治人物在公开场合都保持沉默,难言之苦,他们心中有数。在北溪管道被破坏问题上,美国的确欠欧洲,也欠全世界一个说法。
同样,在导弹打气球问题上,美国也欠世界一个说法。包括美国航空专业杂志在内的媒体认为,美国最近击落的气球可能是美国人自己的,有的是气球爱好者俱乐部的,但拜登政府对此三缄其口。据报道,一家美国生产气球的厂家想弄清气球被击落的情况,但在美政府面前吃了闭门羹。厂主猜测,政府可能觉得尴尬,所以保持沉默。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与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有相似之处,破坏盟友的能源管道,又击落了本国的民间气球。不择手段和歇斯底里,本不应是大国的品质,可美国还要挥舞道义大棒逼迫他人,实在是与道义背道而驰。欧洲很多人对此很清楚,但也无奈,他们要么是被欺负习惯了,要么是势单力薄,不得不屈服,这与欧洲对战略自主的渴望形成鲜明反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国停运3500枚炸弹,向以色列发出明确反对信号”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抱怨:俄罗斯TikTok玩太溜了,我们也要加把劲
2024-05-08 11:39
相关推荐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6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4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7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18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70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