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锋:被问战争何时结束,德国外长下意识看了眼美国国务卿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36:43俄乌冲突还在继续,围绕各方表态及战争前景的争论,成为近期的焦点。
而中国在其中的态度,也被做了多种解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出访欧洲四国,其中包括俄罗斯。
王毅主任此行的意义有多重要?欧洲如何看待这场战争,如何看待中国劝谈促和的努力?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世界经历了哪些改变?观察者网对话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姜锋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
【对话/观察者网 郭涵】
观察者网:俄乌冲突一周年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出访欧洲四国(意大利、法国、匈牙利、俄罗斯),并参加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王毅主任在见法国、意大利、德国领导人时都提到了“全面重启中欧交流”。您如何评价这次出访安排背后的考量?
姜锋:王毅主任这次出访,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交之旅。此行访问了欧洲的重要国家,会见了美国和欧盟高官,出席了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是国际上讨论全球安全问题最重要的论坛之一,有广泛影响力。在当今世界局势受乌克兰危机影响,面临非常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和对抗性的时刻,王毅宣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张与方案,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劝谈促和,推动中国与各国全面务实合作,展现出中国外交的力量,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交活动。
乌克兰危机在欧洲爆发,但牵动全球。此行选择欧洲作为出访目的地,体现了对欧洲在中国对外关系、对欧洲在全球舞台发挥作用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国全方位发展对欧关系、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也促进欧洲尽快走出当前安全危机所迈出的重要一步。看上去是欧洲之行,实际上具有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意义,对于塑造中欧、中俄和中美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沟通与交流,推动恢复中欧之间的全面交流与合作,也是欧洲方面的一个广泛期待,非常符合中欧双方的利益。疫情三年之后,恢复和增进交流与合作是各国的普遍愿望。可以说,此次欧洲之行是在对抗性不断升级的欧洲和国际局势中“逆向而行”,引领了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世界迫切需要和平与发展的声音。
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言,引发高度关注 图自:中国外交部
观察者网:就这次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氛围,美媒形容:“在慕尼黑,人人都在讨论武器。”欧洲各国领导人的观点,基本可归纳为“现在不能和谈”、“准备好长期战争”。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大校参会后感受到,西方已经不屑于表示任何“中立”,看不出一丝想要立马停止这场战争的想法。这能反映当前欧洲国家的普遍心态吗?
姜锋:周波大校的现场观察很生动。人人都谈武器的世界,不可能是安全的世界。
这次慕安会的核心议题是俄乌冲突,俄罗斯受到全面的话语围剿。如果说慕安会以往是谈论战争与安全,今年的会议则是美西方国家联盟进行反俄战争动员的一部分。他们的主要代表均在谈提供武器、武装乌克兰,很少谈如何实现和平,甚至“和谈”一词都变成了禁忌。
至于美欧是否希望尽早结束这场战争,他们当然这样希望,但必须根据他们的条件,符合他们利益的方式,甚至要把俄罗斯排除在外。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法德政治人士理性地看到,没有俄罗斯的参与,欧洲不可能有持久安全,一个受到屈辱或瓦解的俄罗斯也不可能给欧洲带来安全。
慕安会上美西方反俄战争动员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是反俄同盟全力开展舆论攻势,为继续全方位支持乌克兰,特别是供应武器,进行全面动员;
另一方面是将乌克兰冲突“道德化”,划分善恶敌友,逼着世界各国以是否跟着美西方反对和制裁俄罗斯为线选边站队,对坚持独立自主外交的国家进行全面威吓。不追随欧美者就是恶人,是敌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慕安会上再次称,在俄乌战争问题上“没有中立可言”。非友即敌,逆我者亡。这是美国判断是非的一贯逻辑。
实际上,全世界有很多国家不愿意跟随欧美指定的方向走,不愿被西方道德绑架。他们认为欧洲的战争是地缘利益争夺的结果,给他们在粮食和能源等领域造成了严峻的现实危机,这与道德无关。包括印度这样的大国,都没有选择跟随欧美制裁俄罗斯,而是根据自身利益保持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和交往,保持正常的国家关系。
美欧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为此竭力利用慕尼黑安全会议,借助对俄乌冲突道德化迫使“非西方”的各国跟随其反俄,形成全球“反俄战线”。
当然,不管俄乌冲突原因如何,维持各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原则应该得到尊重,国际法原则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对安全的关切都应该得到尊重,这是中国的立场。王毅主任在欧洲宣示中方的立场,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重申相关方不应使用核武器,不攻击核设施,受到各方的欢迎。各国很期待中方将公布的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一揽子主张,希望中国的参与能够给解决乌克兰危机带来新的希望。
观察者网:本次慕尼黑安全会议同往年一样,发布了年度报告。报告承认,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跟美欧站在一起,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报告将其归结为“贫富不均”影响公众意见和政治决定,即富国大多支持谴责俄罗斯。而非洲、拉美、亚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则认为欧洲居高临下,只关心自己家门口的战争,却对其它国家遭受的困难,很少施以援手。您如何看待慕安会报告对这个问题的反思?
姜锋:应该说这份文件代表着欧洲反思是看到了问题,但没有看到根本原因。问题在于,西方以外的许多国家对俄乌危机保持中立,或者在西方看来偏向俄罗斯。根本原因是,西方、欧美国家习惯了按自己的意志主导世界秩序。
德国前副总理、外交部长西格玛·加布里埃尔讲过,当前的世界秩序,是二战前后由西方国家主导建立的,非西方国家基本上没有参与。因此这个世界秩序有非常明显的西方中心、西方主导的特点,如今已经不合时宜了,非西方国家已经发展起来。西方习惯于把自己意志强加于非西方国家的霸道做法,不再被忍受,这才是本质原因。
多国政要出席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
本次慕安会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一位阿富汗代表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强烈呼吁,慕安会不要只关注乌克兰,也要关注阿富汗的问题,因为阿富汗当前的情况很糟,如果继续下去,会有大量阿富汗难民跑到欧洲,威胁欧洲的安全。
但他的呼吁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被完全忽略了。显然,美欧对安全问题的关注有清晰的选择性,并不是基于他们宣称的普遍的人类道德原则。
有学者提出,西方指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犯下了反人类罪。那北约、美国主导对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的战争,制造了无数战争罪行,又该怎么论处?
西方选择性地强调根据自身利益定义的道德标准,选择性地选引述国际法以推行其主张,严重损伤了国际和平秩序,瓦解了他们自己的道义可信度。刚才说过,慕尼黑安全会议,本来应该关注全球安全、全人类的安全,但美欧现在除了关注自身地缘利益外,对其它问题毫不关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国停运3500枚炸弹,向以色列发出明确反对信号”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抱怨:俄罗斯TikTok玩太溜了,我们也要加把劲
2024-05-08 11:39
相关推荐 -
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196“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51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2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