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平凹:真实写出中国人生存状态,就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关键字: 中国文学普世本土特色贾平凹与听友互动
上海交大外国语专业研究生谭娟娟:您的写作语言极具特色,您觉得这种鲜明特点和本土特色,在表现文学作品的世界性、普世性方面有何优势?写作对您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也想将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您对此有何建议?
贾平凹:作为一个作者,写作过程中反复斟酌句子的表达,思考语言的运用,每一个字都要精准,特别费功夫,但翻译成外文就不一定是这个效果。对原作者而言,翻译作品最害怕的就是丢失了原作的味道,失去了文字之间、文字背后的东西。而中国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字背后隐藏的内容,也更加担心无法翻译这方面的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专业学生赵思琪:刚才顾彬老师说“长篇小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得到了陈众议老师的认同,并给出了原因,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贾平凹:刚才都谈到生活节奏快,高科技时代使大家都迈入了标题时代,阅读越来越碎片化,我自己也是如此,有时只看一些标题,似乎了解的事情很多,但却如同什么都没有了解。这个时代或许不会出现特别出色的长篇、经典作品。从全球角度看,确实出现了一些危机,但在中国,创作长篇小说的作者特别多,每年创作几千部作品,越是生活节奏快的人越想追求慢生活、慢节奏,越是碎片化的时代有一部分人越想追求完整性。而创作就是一种抗拒,越碎片化就越要写完整,你越快我就越慢。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谈,从哪类人群来谈。在我看来,至少在中国,长篇小说是目前文学中最主要的部分,表现得很好,写长篇小说的人很多,当然,写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不好,慢慢再往好的方向努力。
上外学生李越:您认为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写作,又是什么激励着您五十年间不停的写作?创作小说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贾平凹:关于五十年坚持的动力,很多人也曾问过我,董卿在《朗读者》也问过我。为什么20岁开始写到现在依旧在写?我有时也说不清。举两个例子,就像鸡下蛋,肚子里有蛋,早就下出来了。我们村里曾有一个妇女生了六个女儿,最后才生了一个男孩,在那个年代都追求生男孩。创作也是如此,写完一部作品,自己也感到不满足,总希望有下一部。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一部作品的诞生就是在不停地刺激着(下一部作品的孕育),或者说不停地写下去。
牙医朱联国:30年前我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我记得《白鹿原》上写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是民族的心灵史”,长篇小说更是民族的心灵史,您在探索民族的心灵史方面做了什么独到或很有意义的探索?今后还将会进行哪方面的探索?
贾平凹:关于民族的心灵方面的探索,我觉得是一个作家必然的任务。要写作就要研究、观察这个社会;要观察、研究这个社会就是看广大的民众,或者大多数基层的民众是如何生活的,其中必然带着精神、心灵方面的东西,这是统一的。作家要有一种敏感,将其观察透彻,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性。这样写作就可能超前一步、前瞻一些,避免人云亦云。这样可能使作品产生一种张力,也可能与社会产生一种摩擦,这是文学带来的,而不是作家要对社会怎么样。
上海普通读者肖丰:关于《山本》,您五次用了“130”,为什么用一个阿拉伯数字命名一个寺庙的名字,希望您用陕西话给一个标准的读法,是130还是一百三十?
贾平凹:130庙是真实存在的,我曾去看过,一三零庙不是一百三十庙,庙里只有一棵柏树三块大石。后来当地人就叫做一柏三石庙。
- 原标题:现场互动|在上海被评论了整整两天后,贾平凹想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10-11 07:54:10
-
《邪不压正》、《红海行动》将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2018-10-09 09:38 中国电影 -
渭南博物馆展出民国将领《讨陈檄文》竟是网文,称将尽快更换
2018-10-08 10:03 -
拍卖槌刚落,939万元名画自行销毁
2018-10-07 16:25 以艺术之名 -
“经远舰”水下考古第一阶段结束,舰名牌保护处理后进行回填
2018-09-26 08:49 考古 -
广电总局局长对湖南广电提要求:坚决防止泛娱乐化等倾向
2018-09-25 13:47 网络战线 -
周口店遗址发现百年 猿人洞重新开放
2018-09-25 09:38 考古 -
中国首位!中科院院士王恩哥当选美国物理学会董事
2018-09-22 09:35 -
“吉祥三宝”父亲布仁巴雅尔心梗去世 享年58岁
2018-09-20 10:07 -
还原一审判决全貌,直击音乐人刘洲的资本“骗”局
2018-09-19 12:24 -
日本政客的汉字,谁写得好?
2018-09-19 11:50 日本 -
施着工 埃及又喜提一座狮身人面像…
2018-09-19 09:00 -
中国国家话剧院四部优作齐聚上海 10月开演
2018-09-18 17:00 -
我国科技期刊尴尬:一二流投国外,三四流投国内
2018-09-18 07:53 科技前沿 -
B站与Discovery深度合作:145部纪录片+内容共制
2018-09-17 13:58 -
140人盗窃殷墟文物被捕:有人从饭店地下室盗墓
2018-09-17 13:15 -
中国网络文学走红越南、泰国,他们也爱宫斗与玄幻
2018-09-17 08:47 一带一路 -
村上春树拒绝"替代版"诺贝尔文学奖
2018-09-16 16:35 诺贝尔奖 -
海南歌手创作粗口歌曲《鲁迅买墨汁》 被警告并罚款3万元
2018-09-16 08:47 -
给抄袭打0分老师:此分不改,勿念
2018-09-15 14:26 中西教育 -
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去世 享年88岁
2018-09-15 08:37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742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4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5“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5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3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