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迪恩·拉赫曼:为什么在现代战争中,小国总能战胜大国?
最后更新: 2022-05-19 08:14:57【导读】 随着乌克兰战事陷入胶着,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者吉迪恩·拉赫曼撰文分析为何俄罗斯不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他从西方视角评述俄乌局势,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意识形态偏见,观察者网摘译本文仅供读者参考。
【文/吉迪恩·拉赫曼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弗拉基米尔·普京并不是唯一搞错的人。这位俄罗斯领导人原以为他的军队将在几天内击败乌克兰,而大多数人也都和他持有相同的看法。准确预测了俄罗斯入侵的西方情报机构也认为普京可能会迅速赢得胜利。
但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近三个月,此时的俄军已陷入困境且损失惨重。随着芬兰和瑞典计划加入北约的消息得到证实,俄罗斯的国际处境已变得越来越孤立。
现在关于俄军无能的讨论很多。但或许我们并不需要特意来讨论俄军的问题。在当今时代,大国入侵小国往往会以失败告终。美国在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失败了。美国在索马里和黎巴嫩进行了较小规模的军事干预后,也屈辱地撤出了这些国家。苏联在阿富汗失败了。
莫斯科号遇袭沉没
正如印度学者普拉塔普·巴努·梅塔所言:“尽管强国很少赢得不对称战争,但它们仍然认为自己能赢,这是国际政治的一大谜团。”
在过去40年里,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抵制住了诱惑没有发动战争,这就是中国。1979年,中国人打了一场让自己头破血流的对越战争。自那以后,北京方面明智地远离了战争。通过专心发展经济,中国改变了本国的经济和社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最强大国家。然而,近年来,中国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经历表明,一旦战争开始,战局将很少会按计划进行。
历史学家亚当·图兹指出:“自1914年以来,除了民族解放战争,几乎找不到哪场侵略战争是以发动者获利而告终的。”
保卫家园的人民和政府通常比入侵的军队更积极主动。俄军的声誉是在抗击拿破仑和希特勒的侵略战争中形成的。但现在俄罗斯是侵略者——而乌克兰人则扮演了英勇的祖国保卫者角色,这是俄罗斯人在1812年和1942年曾经扮演过的角色。
作为一个为本国生存而战的国家,乌克兰能够坚持要求所有成年男子留在国内战斗。而俄罗斯却不得不向本国人民表示,它正在执行一项不需要大规模动员的“特别军事行动”。
战争拖得越久,侵略军的处境就越艰难。即使你占领了首都——就像美国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所做的那样——你也可能会面临一场令你筋疲力尽的游击战,外部势力会欣然支持这样的战争。
一场失败的战争也会对国内产生破坏性影响。超过15000名美国士兵和承包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丧生,后来死于自杀的人数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此外还有数十万美国人受伤,其影响波及美国社会和政坛。
美军仓皇撤离阿富汗
少数“大国成功入侵小国”的案例似乎也只发生在战争规模和行动目标明显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某场冲突真的是一场“特别军事行动”,那么大国是有可能获胜的。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将目标限定在将萨达姆·侯赛因率领的伊拉克军队驱逐出科威特,因此它获胜了。但当美国试图在2003年的第二次海湾战争中走得更远——推翻萨达姆并占领伊拉克时,美国的计划就失败了。1999年,北约成功干预了科索沃局势,这是因为北约只出动了空中力量且将战争目标限定为支持科索沃人。
正如马克斯·布特最近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的那样,目前军事技术的变化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大侵略战争中自卫者一方的胜算。信息技术和无人机可以准确跟踪攻击部队的行动,随后精确制导炸弹就会飞来消灭他们。这种技术转变可能是俄罗斯在基辅和顿巴斯地区作战时遭受重大损失的部分原因。
正如俄罗斯现在所认识到的那样,即便是对一个较小、较弱的邻国发动战争,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而更大规模的冲突则会招致灾难。
即便是名义上的胜利,也会让你的经济和社会陷入绝境。英国在二战中取得了胜利,但此后却再未恢复其大国地位。正如历史学家艾伦·泰勒后来所总结的:“尽管成为大国的目的是有能力打一场大战,但保持大国地位的唯一方法是不打一场大战。”
如今,这一悖论在乌克兰得到了充分体现。普京十年生聚,然后发动战争以重夺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其结果却正相反,俄罗斯很可能会在乌克兰战争后变得更穷更弱,其实力会受到极大削弱。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英国《金融时报》)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乌克兰之殇- 原标题:FINANCIAL TIMES - Gideon Rachman: Russia learns a hard lesson about the folly of war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一季度净利下滑23%,腾讯怎么了?
2022-05-18 23: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李克强: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努力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
2022-05-18 21:10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内首个虚拟文物解说员上岗,数字人产业想象空间有多大?
2022-05-18 18:13 观网财经-科创 -
天然气上涨95.5%,带动英国通胀水平超工资增速两倍多
2022-05-18 17:30 观网财经-海外 -
“稳定”神话破灭,复盘一天蒸发2000亿美元的币圈灾难
2022-05-18 17:29 观网财经-海外 -
数字货币如何服务实体?数字人民币在浙江赋能物流
2022-05-18 16:27 数字化转型 -
中国经济十字路口:居民降杠杆大周期来了吗?
2022-05-18 16:12 观网财经-房产 -
国产新冠口服药首次发布对奥密克戎疗效,对比辉瑞效果如何?
2022-05-18 15:21 观网财经-健康 -
-
上海首家网约车平台恢复运营,首个上海始发国内航班复飞
2022-05-18 11:05 抗疫进行时 -
政协“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苗圩、李彦宏等发言
2022-05-18 10: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外企因防疫政策离开?美媒:中国仍握有底牌
2022-05-18 10:29 中国经济 -
疫情打压业绩,京东主动“瘦身”聚焦基础设施和保供
2022-05-17 22:4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外交部回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人民币权重
2022-05-17 21:10 观网财经-宏观 -
“推特上虚假账户比例至少20%,甚至可能高达90%”
2022-05-17 20:23 观网财经-海外 -
大会直击:电信发布6nm量子加密手机,联通成立九大行业军团
2022-05-17 17:51 观网财经-科创 -
搜狗地图下线,高精度地图的巨头角力却大幕将启
2022-05-17 17:36 观网财经-汽车 -
财政部:前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293亿元
2022-05-17 14:54 观网财经-宏观 -
韩芯片巨头在华新建闪存工厂:保障中国供应链稳定
2022-05-17 14:25 观网财经-科创 -
财政部:4月留抵退税约8000亿元,财政收入同比下降37.5%
2022-05-17 14:20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21“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41“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22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3“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5最新闻 Hot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