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卡洛夫:美国终于学会倾听,但俄罗斯正坚定地向东眺望
随着特朗普上台并释放出美俄关系缓和信号,国内有不少人在讨论俄罗斯放弃“向东看”战略并再次转向西方的可能。
针对美俄互动后俄罗斯的战略选择问题,观察者网对话俄罗斯高等经济研究大学世界经济研究部主任伊戈尔·马卡洛夫,请他从俄罗斯学者角度为我们分析俄罗斯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中俄发展前景。
【文/伊戈尔·马卡洛夫,对话/高艳平,整理、翻译/唐晓甫】
多年后,美国终于准备好倾听俄罗斯人的意见了
观察者网:美国政府最近正在修复与俄罗斯的关系,这引起了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很多讨论。俄罗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伊戈尔·马卡洛夫:在过去五个月中,全球舆论领域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特朗普二次担任美国总统。由于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开启,许多现有的国际秩序领域都发生了变化,而中俄关系大概是唯一保持稳定的组成部分。
特朗普总统任期常与自由秩序的终结以及全球化的衰落联系在一起。但我认为,这一切的起点实际上在特朗普之前:他不是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而更像是其症状的表征。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真正发生变化的是两个关键方面:
第一,新总统和新一届美国政府在西方世界内部引发了深刻分裂;
第二,新总统对国际经济体系,尤其是国际贸易关系,持有一种截然不同且商业化的观点(从交易达成的角度审视经济关系)。
这两方面的变化在战术上都对俄罗斯利好。对俄罗斯来说,跨大西洋伙伴体系的削弱使得反俄阵营有所松动,而从达成交易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虽不如强调维护国家利益那般令人舒适,但比起前一届政府那种否定对话可能性、灌输单一价值观的做法更加容易被俄罗斯接受。
在美俄对话中,最为关键的是,经过多年以后,美国终于愿意倾听俄罗斯的意见。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俄美对话会取得积极成果,也不意味着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成为俄罗斯的可靠伙伴,但即便双方存在矛盾,对话始终是正常沟通的方式。例如,中美之间虽然存在诸多分歧,但双方在很多关键问题上仍保持对话;俄罗斯也希望与美国维持这种沟通机制。
普京和特朗普此前进行了直接通话
那么,这些变化对中俄关系有何影响?我认为,中美关系固然有其价值,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有其意义,但这两者都不会影响中俄关系。目前,新一届美国政府的一些行为或许会让人想起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和对俄的举措,但双方的角色已发生了转变。
有专家认为,特朗普希望借助俄罗斯击败中国,就如尼克松曾恢复与中国的关系以遏制苏联一样;但我不认为这是特朗普的主要动机。即便如此,这样的策略也很可能会失败。正如近期多位发言人所反复强调的,中俄关系友好拥有强大的内生驱动力和独特的战略价值,不会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左右。
此外,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已达到2448亿美元,而美俄双边贸易额却不足35亿美元。美国和俄罗斯位于各自半球一端,而中国和俄罗斯则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正是“远亲不如近邻”。在国际经济体系各成员日益相互依存的背景下,中俄无疑是我们的伙伴和朋友,这种关系将在未来一百年内持续稳固。
俄罗斯人认为,只有在符合俄罗斯条件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调解俄乌冲突找到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出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希望将其对外关系和经济政策恢复到2021年的状态。
俄罗斯需要首先确保其西部边境的安全。与欧洲实现一定程度的经济关系正常化是必要的,但是西部边境的安全对俄罗斯来说是必需的,这种安全将为俄罗斯“向东看”战略提供至关重要的稳定基础。俄罗斯需要从停滞的市场中调整出来,转向发展最快的市场,而这些市场正位于亚洲。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无需担心美俄之间的对话。无论未来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此处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都不会对中俄关系产生任何影响,我们对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充满信心。
未来即使美俄关系正常化,也不会影响俄罗斯的“转向东方”战略
观察者网:俄罗斯“向东看”战略转向在乌克兰战争后明显加速了,您认为这是一个长期战略还是短期战略?
伊戈尔·马卡洛夫:这毫无疑问是一项长期战略。早在十年前,我和同事们就出版了一本名为《转向东方》的书。而在更早之前的2010年代初期,我们就已经坚持“向东看”的观点。实际上,对于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究竟何时起步,不同人士有着各自的看法。
在我看来,“向东看”战略始于2012年。当时,普京总统在他竞选前写的文章中提出,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应“乘中国的东风扬俄罗斯的风帆”,把握中国的发展机遇,将中国融入俄罗斯市场。同年,我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举办了APEC峰会,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动,并吸引了大量关注。
总体来看,这些因素和俄罗斯人民对中国及其他亚洲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作用的认识提升,共同促使俄罗斯当局转向东方。
“向东看”战略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极为明确的战略布局,普京在2013年向联邦议会发表讲话时便指出,俄罗斯远东的发展以及“向东看”战略将成为贯穿整个21世纪的重要工程——由此你便能体会到这项战略的长期性。
当然不可否认,存在几个关键时间节点让俄罗斯加速了这一进程。首先,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际,大批或部分此前完全倾向于西方的俄罗斯精英开始认识到,俄罗斯不可能再与西方保持良好关系,许多政治精英明确表示俄罗斯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机遇,那就是亚洲的经济发展机遇。
俄罗斯对西方的贸易份额长期停滞,而东方市场蕴藏着众多机遇。所以基于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考量,“向东看”战略都更具理性和优势;只是由于此前的政治局势变化和个人认知变化滞后,使得转向进程在2014年才成为一个显性节点。
第二个关键节点则出现在2022年初,那时不仅部分政治精英,而是整个社会都普遍认识到,俄罗斯的未来无论如何都不在欧洲。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变化更多反映了公众认知的转变,而不仅仅是客观现实的改变。因为客观形势早在十年前就已明朗,但由于公众认知存在惯性,转变并不迅速。
正因如此,2014年和2022年的节点对加速“向东看”战略的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应当说明,俄罗斯政府的“向东看”战略并非由这些节点直接推动,其本质上是一项长期规划。但客观上,这些节点对公众和部分政策制定者的观念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观察者网:您是否认为,俄罗斯与美国和乌克兰关系的变化会对俄罗斯“向东看”战略产生影响?
伊戈尔·马卡洛夫:绝对没有。我们确实希望恢复与美方的对话,并期望这一进程能够持续下去;但无人能断言这种对话最终会带来俄乌冲突和谈的突破性进展,或是让乌克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我真诚希望对话能够重启,单纯希望俄美关系恢复到某种正常状态,毕竟当前状况远非正常。然而,这种恢复并不影响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两者完全属于不同领域。
我们确实需要与美国展开对话,也许之后会和欧洲对话,但俄罗斯相信自己的未来不在欧美,而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不仅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我们的邻国,无疑是我们的主要伙伴。不过我们也没有将中国视为唯一合作伙伴,还在关注全球其他国家。
俄罗斯的未来不仅在于中国,还在于广阔的东方及“全球南方”国家,也就是俄罗斯人口中的“世界大多数国家”或“全球大多数国家”。这些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他们一方面真诚希望与我们合作,另一方面又渴望摆脱西方影响。所以我们还看好东南亚、南亚、非洲、中东和中亚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国家对俄罗斯具有巨大吸引力。
俄罗斯将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广阔东方和“全球南方”国家,这是俄罗斯整个21世纪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向东看”的战略已经奏效了,任何与美国的对话都不会改变这一根本政策。
观察者网:全球不少专家学者一直在关注俄罗斯是如何在俄乌战争期间实现经济恢复的。您认为在西方史无前例制裁的背景下, “向东看”战略是否帮助俄罗斯增强了经济韧性?
伊戈尔·马卡洛夫:毫无疑问,“向东看”战略是俄罗斯经济在面对制裁时表现出较强韧性的原因之一。虽然我并不否认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制裁中暴露出俄罗斯长期积累的技术落后和技术短缺问题,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彻底解决,这构成了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的长期障碍。
俄乌战争加速了俄罗斯向东转的进程
与此同时,令人惊讶的是,俄罗斯经济在制裁后的增长速度反而超过了制裁前。2023年和2024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超过了3.6%和4.5%,远高于2010年代的平均水平,这让包括俄罗斯专家在内的许多人感到意外。
根据我的估计,有两个关键因素发挥了作用。首先,西方对俄罗斯资本实施制裁,阻断了本土资本外流,尤其是向西方的资金流动。过去,资本外流曾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如今,由于对俄罗斯银行体系和部分寡头的制裁,这些资金被迫留在国内,并转向本土市场,从而使得俄罗斯在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实现了约10%的投资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其次,“向东看”战略是俄罗斯经济在制裁面前表现出强大韧性的原因之一。俄罗斯正在将经济重心从增速较低的国家转向增速较快的国家。与中国、印度、中亚、非洲等地区的经济合作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经济发展,并催生了新的经济活动。长期来看,俄罗斯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将难以再有显著增长,而“全球南方”及东方国家对俄罗斯资源和产品的需求将持续扩大。
标签 俄罗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特朗普又瞄上电影:征收100%关税,立即启动程序
2025-05-05 09:04 特朗普 -
-
伊朗港口爆炸事故致57人遇难,最新报告公布
2025-05-05 07:27 伊朗局势 -
特朗普称将永远谈论“第51个州”
2025-05-05 07:21 特朗普 -
谢锋:经贸关系不是零和游戏,美滥施关税损人害己
2025-05-05 07:13 中美关系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2025-05-04 23:21 人民币国际化 -
内塔尼亚胡回应机场遭袭:将予以回应,正与美方协调
2025-05-04 22:53 巴以恩仇录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2025-05-04 21:44 美国一梦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2025-05-04 18:1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2025-05-04 17:2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日防卫省称中方舰载直升机侵犯日“领空”,国防部驳斥
2025-05-04 16:27 中日关系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2025-05-04 16:22 -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向日方严正交涉
2025-05-04 15:21 中日关系 -
习近平将访俄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25-05-04 15:04 中俄关系 -
日本东京都发生4.1级地震
2025-05-04 14:24 地震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2025-05-04 14:2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莫迪缺席后,印防长也不去了”
2025-05-04 14:04 印巴冲突 -
普京:我总有想揍人的冲动
2025-05-04 12:16 普京 -
巴大使:从常规到核武,将以一切力量回应印度“入侵”
2025-05-04 11:50 印巴冲突 -
巴菲特的继任者是谁?
2025-05-04 10:42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2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3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