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子南:从“无上限接纳”到“加大力度遣返”,德国变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胡子南】
8月29日,德国内政与国土部长费泽宣布,德国政府将加大力度打击非法移民和恐怖主义,并加强刀具管控以改善国内安全局势。
这是自上周8月23日德国索林根市发生持刀袭击事件后,德国政府的最新表态。此前的8月2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曾前往事发地悼念,并承诺将加大力度遣返非法移民。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前往发生持刀伤人案的索林根市,向在事件中被杀害的3名死者献花。视觉中国
发生在23日的这起袭击事件,最终导致3人死亡,8人受伤。这起悲剧震惊了整个德国,尤其是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对此事件负责后,引发了德国公众对恐怖主义的深切担忧。据德媒报道,袭击者疑为一名受伊斯兰极端教义影响的叙利亚难民。他此前曾申请庇护,但未获批准,不过也未经执行遣返程序。
在这之前,德国是接收难民最多的欧盟国家,自2015年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了著名的“我们做得到”(Wir schaffen das)政策之后,已有数百万难民涌入德国,由此给德国公共秩序和福利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难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德国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德国当前难民问题的由来
德国难民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进程。自20世纪以来,德国先后经历了数次难民潮的考验,其根源深植于全球政治动荡、地缘冲突和德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政策抉择。
第一次难民潮发生在美苏对峙、两德分裂时期,西德面临大量因政治迫害和“种族清洗”而从东欧逃离的德意志人,以及为追求更好生活条件和政治自由,通过非法途径逃往西德寻求庇护的东德人。
第二次难民潮发生在1990年代,南斯拉夫解体引发了一系列残酷战争,特别是波斯尼亚战争和科索沃战争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数十万巴尔干难民被迫逃离家园,涌入德国寻求庇护。
当地时间8月25日,德国索林根市持刀袭击事件嫌疑人被警方拘押。 视觉中国
第三次难民潮发生在2010年年代,由于美西方强权对中东局势的持续干预,引发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叙利亚内战,导致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上百万中东和北非难民逃亡德国。
第三次难民潮在来源地区、安置规模、社会影响和欧洲协调等方面与此前两次难民危机存在显著差异。先前两次难民潮虽对德国社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由于文化和地理的相似性,德国在接纳和整合难民方面相对顺利。
相比之下,第三次难民潮的规模更大,难民背景更为复杂,牵扯到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和语言认同,使得德国的社会整合难度大幅增加,进而加剧了德国社会的紧张与政治分化。
此外,第三次难民潮也对欧盟产生了深远影响,迫使其不得不调整难民政策、强化外部边境管控,并加剧了成员国间的分歧,助长了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浪潮,严重削弱了欧盟的凝聚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最终选择了开放政策,宣布不再遵守“都柏林规则”中“第一入境国”原则,愿意“无上限”接纳难民。这一决定使德国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赞誉为人道主义的典范,但也在国内引发了广泛争议和政治分歧。
在此之后,德国虽逐步收紧难民政策、加强边境管控,并推动欧盟就难民政策进行改革,但从整体而言,德国在面对难民问题时始终在国内政治与民意分歧、难民接纳与遣返的平衡,以及经济利益与社会成本的权衡之间摇摆不定,从而为当前的难民危机埋下了伏笔。
二、德国面临的难民危机
难民问题已经成为德国当前面临的最为复杂和棘手的社会问题之一,给德国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均带来了巨大冲击。
首先,难民危机在德国国内引发了深刻的政治分裂,并推动了极右翼势力崛起。就是否接纳难民问题,支持者认为德国应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而反对者则担忧大规模接纳难民会带来安全风险、文化冲突和经济负担。这种分歧加剧了德国政治的两极化趋势,使得左翼与右翼在难民问题上的立场愈发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体现在议会辩论中,也深刻影响了社会舆论和选民投票。导致政府在难民政策上左右摇摆,难以形成一致且稳定的长期策略。
此外,这种分歧还为极右翼政党崛起提供了契机,它们成功地将公众的反移民情绪转化为选票支持,从而成为德国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并开始挑战传统主流政党的地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中方:对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言论表示震惊和严重关切
2024-08-30 07:35 巴以恩仇录 -
国防部用《黑神话》回应美菲南海挑衅
2024-08-30 07:35 南海局势 -
欧盟称香港涉《立场新闻》判决挤压言论自由,中方驳斥
2024-08-30 07:13 -
中印举行磋商会议:推动边境局势早日翻篇
2024-08-30 06:41 龙象之间 -
乌军一架F-16战机坠毁,飞行员死亡
2024-08-30 06:38 乌克兰之殇 -
“N号房”重现?韩国女性怒了:我们没有国家
2024-08-29 23:00 三八线之南 -
“猎鹰9”火箭着陆失败,SpaceX后续发射被叫停
2024-08-29 22:39 航空航天 -
随行人员几乎都会说中文,沙利文回应了
2024-08-29 22:35 中美关系 -
拜登任期倒计时,沙利文此时来华重点谈了些什么?
2024-08-29 21:52 中美关系 -
哈马斯同意在加沙地带停火7天 以开展脊灰疫苗接种
2024-08-29 21:26 巴以恩仇录 -
“如果耶稣计票,我连加州都能赢”
2024-08-29 21:04 美国大选 -
特朗普阵营怒斥福克斯:糟糕透顶!
2024-08-29 21:02 美国大选 -
俄国防部前副部长波波夫被捕,名下房产超5亿卢布
2024-08-29 20:08 俄罗斯之声 -
车辆遭以军枪击,世界粮食计划署暂停在加沙活动
2024-08-29 18:24 巴以恩仇录 -
中国军机进入日本领空?国防部:望不要过度解读
2024-08-29 17:57 -
锂矿风波后,马克龙将访塞尔维亚:卖出12架阵风战斗机
2024-08-29 17:47 法国见闻 -
“帷幕掀开,欢呼声几乎冲破天际”
2024-08-29 17:38 中国大飞机 -
“他已拒绝阿联酋,哥哥也正被‘通缉’”
2024-08-29 16:36 -
风向变了?“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也想自力更生”
2024-08-29 16:36 龙象之间 -
国防部回应美国秘密核战略:敦促美方大幅、实质削减核武库
2024-08-29 16:34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