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娃:我负责任地告诉你,捷克真的在欧洲
关键字: 捷克习近平访问捷克中捷关系中国与捷克中国人与捷克鼹鼠的故事东欧捷克旅游捷克游记苏东剧变【习近平主席将于3月28日起对捷克进行历史性的访问,这既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捷克,也是习近平主席对中东欧国家的首次访问。捷克对于中国人而言,既陌生,又熟悉:去过捷克的人并不算多,但在心中某个角落有捷克的人却不少。】
捷克对我来说是偶得,在那段兵荒马乱又缺钱的假期里。
7年前,我在英国读书,自从跟远(近)在瑞典隆德的老友约好圣诞假期见一面后就各种状况。先是英航闹着要罢工,后是地铁也罢工,总之就是你费老鼻子劲也未必能走出二里地的节奏。后来好不容易有惊无险地杀到了瑞典才知老友信誓旦旦承诺的芬兰之旅压根就没订上票!我于是安慰他说,要不咱就省城转转得了,他说“那怎么行?!我看看还有哪儿能去。”
捷克就是这么来的,近,且杀千刀的便宜。马尔默到布拉格,一个盹儿的距离,往返总共折合人民币300块的价格。
现在回想起来,我好像对这趟行程并没有特别的期待,“比芬兰便宜”几乎是我当时唯一的庆幸。
当然,300块往返的代价就是半夜起床,先坐大巴从隆德到马尔默,再黑灯瞎火地摸上一架破烂无比的廉航抢座位(因为不对号),然后怀揣着坐上了公交车的疑虑就晃晃悠悠地上了天。
我没有什么布拉格情结,所以当踏出机场又被一阵妖风原封不动地吹回来以后,我心里唯一的OS就是哔哔哔。也就在那个瞬间我才明白为什么往返机票只售300块。
捷克是一个内陆国家,所以她冬天的冷是决绝的。当然,或许也因为我们去的那个冬天正好赶上了欧洲30年不遇的严寒。严寒是户外行走的大敌,今生最为厚实的装备被秒成渣的后果便是美景与美食的双重辜负。
所以老实讲,我并没有觉得布拉格美到窒息。因而当我重温7年前的照片时,也很惊讶它们自带的“美颜”效果。与每座城市一样,游人趋之若鹜的景点通常都无懈可击,但相对日常的街道,总免不了带有各类凡间的景象。
黄金小巷
大概每一个穷留学生都有东山挖煤西山捉鬼的本事,我们当年居住的青年旅舍位于一个室内垃圾场的楼上,进门出门都得穿过雄伟刺鼻的垃圾山,所以每天去往各个目的地的途中充斥着旅行团看不到的风景。何况你以为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的布拉格广场实际上飘着烤肉香。
烤肉飘香
当然当然,伏尔塔瓦河、查理大桥与圣维塔大教堂是美的,这几乎是每一则布拉格游记里都会提到的事情。然而,对于我来说,7年过去了,留在脑海中的印记倒不仅仅是它们。
黄昏中的伏尔塔瓦河
卡夫卡故居
捷克是一个前社会主义国家,尽管苏东解体十几年以后它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区域内发达的欧盟及北约成员,但其社会主义碎片还是随处可见的。
站在布拉格广场的圣尼古拉教堂顶部,你可以俯瞰广场四周无数红色屋顶的建筑,这是每一张关于布拉格广场的照片里都能找到的标志性红色影像。然而,在我们每天往返于垃圾场的那条路上时不时出现些许苏式住宅楼,它们曾经也是这个国家标志性的景象,却在今天浪漫化的“红色”叙事里不见了踪影。
站在布拉格广场的圣尼古拉教堂顶部,可以俯瞰广场四周无数红色屋顶的建筑
泰恩教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75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