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希伯:敌后抗日战场的土造武器
关键字: 抗日敌后抗战土造土制自制武器兵器手枪抬枪佛郎机土坦克炸药火炮炸药
前文屡屡提及黑火药,为什么不用炸药呢?
今日,各武装组织非常喜欢使用装量巨大的IED或汽车炸弹。笔者曾与同事聊天,得出的结论就是这简直太浪费TNT了,如果让土八路来用这些炸药,其战果会翻至少一个数量级。
对于山西周边的我军而言,早期炸药获取相对容易——晋造武器很出名,包括俗称为“八斤半”(因为仿制品质量控制不佳和度量衡不同的问题,这个俗名有从“七斤半”到“十斤半”的不同变体)的仿制汤普森冲锋枪,还有各种火炮,其配套的生产设备自然能生产炸药。当太原落入敌手兵荒马乱之际,我军就从阎锡山的兵工厂中获取了不少炸药。
山西兵工厂生产的75mm山炮炮管
但是这样的现成来源,只是昙花一现。敌后抗战之艰苦,从火药上就可见一斑,使用黑火药是条件所限——可以在农家配置。
炸药离不开的硫酸与硝酸,现在的中学实验室里就有很多。然而在当年,即使国民党当局也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料,而在敌后根据地,生产这些要从零开始。
萨苏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买回了1000多张由美国战地记者福尔曼拍摄的八路军照片。“那里面就有根据地自制的各种地雷,有铁制的雷、方形的雷,还有专门炸铁道的三十斤地雷,引线不能用手拉,得用电子元器件。这些显然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参与。”
萨苏根据掌握的素材判定,当年由清华大学负责人叶企孙送往八路军根据地的200多名进步知识分子中,学习化学的汪德熙负责搞炸药,“这批人一到根据地就帮了大忙。他们在河北唐县制造出了中国自制的硫酸塔,当时连国民党部队都没有做出来。有了炸药,才想到炸铁路。”萨苏分析从日本获取的多份资料得知,汪德熙每次都亲自到前线指挥工兵如何布线,如何操作引爆器,还首次成功爆破了日军军列,之后又有第二次……
这些知识分子不像国民党旗下的那些,有着各种响当当的“大师”名头。也许埋头苦干者总是缺少口若悬河、言之煌煌的时间。
就像抗日军政大学那样,中共强大的组织体系会迅速推广有益的经验。在经典电影《地雷战》里,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地雷,有奇奇怪怪的触发装置,与炸药科学与技术应用密不可分。因陋就简却能克敌制胜,我们的智慧毋庸讳言,需要的是强大的组织。
敌后抗战武装的地雷
土坦克
炸药只是攻坚、破袭作战中重要元素之一,敌后抗战武装实在缺乏精准、有效的弹药投送武器,如何把炸药送到日军炮楼底下是个大难题。用强攻以血肉去硬拼日军的火力是得不偿失的,我军向来珍惜战斗员的生命——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这也是为什么从国军、日军到美军,敌军火力一个比一个强,但是我军却能始终克敌制胜的关键。
除了夜袭、地道之外,我们还有土坦克。
坦克,是火力、防护、机动三者合一,至今依然是陆战战场上的当家花旦。相比欧洲战场上浩浩荡荡的铁甲洪流,旧中国那些进口坦克迅速损失殆尽,或战损或被俘。
土坦克形制多样,并没有制式可言,但是根据老兵回忆与史料记载有两种,笔者将其分为Mk.I型、Mk.II型和Mk.III型。土坦克Mk.I以独轮车为基础,由1人推动,将门板或八仙桌固定在前方,门板、桌面上铺上棉被,再拍上泥土,外面覆盖棉被,总共要7到8层棉被与泥土——就形成了土制的防弹复合装甲。
土坦克Mk.II则是Mk.I的升级版,其装甲与Mk.I相同,而行走装置更为完善,是1台四轮车。据晋察冀军区11军分区通讯兵赵举回忆,1943年,他们部队就制造过Mk.II型土坦克——由几根木料钉成一个长方形的架子,底下安上4个轱辘,架子上覆盖七八层蘸了水裹了沙子的棉被,打仗时,架子里边站4个人,2人推着架子往前走,另2人抱着炸药跟着。
Mk.III则是进一步的改型,敌后抗战军民在土坦克上架设了一挺捷克造(ZB-26)轻机枪,但是Mk.III型土坦克数量很少,且最后被放弃,原因是其使用效果不佳——架设机枪导致防护能力被削弱;机枪射击精度很低,无法有效压制炮楼火力;且发射机枪会导致行动速度变慢,与“快速突击到炮楼火力盲区部署爆破手”的作战目标相违背。
真正的抗战老兵赵举
大部分土坦克本身不具备火力——当然土坦克拥有正面防御和独轮车灵活的机动性,只要运用得法,这样老土的“步坦协同”也能攻坚拔点。
但土坦克毕竟不是真坦克,即便炮楼里的日伪军几乎没有反坦克火力,它也不能横着走,人力推动的土坦克无法进行长距离机动,快速机动能力差,防护不周全也不能大摇大摆地吸引敌军火力。
土坦克Mk.I型侧视图
根据老兵的回忆,笔者还原土坦克的作战流程大致如此——
首先,要秘密将土坦克前出部署到预设出发阵地,或者秘密抵近炮楼,现场组装土坦克。抵近有利于形成攻击的突然性,也能尽量缩短日伪军火力反应时间,最好利用夜幕等影响日伪军观测的有利天候条件。
日伪军炮楼守备部队的火力很弱,最强重火力是掷弹筒或迫击炮,这些武器需要开阔的露天发射阵地。因此在攻击的第二阶段,掩护部队要努力将外围敌军歼灭,至少将他们逼入炮楼,阻止至少干扰敌军发射重火力,掩护土坦克前进。
最后,土坦克利用自身“装甲”顶住日伪军火力,抵近至炮楼下方,部署爆破手,并迅速撤离,最终炸毁炮楼。炮楼这种高大的火力点根本不适合近现代战场,如果出现在欧洲几乎瞬间就会被摧毁,但却是敌后抗战军民实实在在的心腹大患。当拥有真坦克的政府军被打得人仰马翻,频频放弃国土时,孤悬于敌后的抗战军民只能靠自己建造“重装备”。
钢圈、橡胶轮胎,当代人复制的独轮车,独轮车有着较好的地形适应性和载重能力,足以作为土坦克Mk.I的机动底盘
也许正因为如此,这种形制与作战方式更接近古代冲车,建造和使用大费周章的车辆,被敌后抗日军民起了个无比响亮与豪迈的名字:土坦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海舟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7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27“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