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希伯:敌后抗日战场的土造武器
关键字: 抗日敌后抗战土造土制自制武器兵器手枪抬枪佛郎机土坦克炸药火炮(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洪希伯)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算上东北抗战,中华大地上烽烟已燃烧了14年。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的第一次对外战争胜利,其中的一点一滴都值得铭记。
与欧洲战场相比,中国战场更加残酷血腥。但对比各参战国,即使是日本侵略军的火力也相对绵软,而中国方面武器装备更是处于绝对劣势,原因很简单——旧中国的工业实力几乎不值一提。自从机枪出现在战场上,工业实力就成了压倒性的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80%的伤亡由机枪和火炮造成便是明证。
但是侵略者当然不会因为我们的贫弱而手软。战争物质条件极端恶劣的中国军民,以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对解放军日新月异的武器装备早就习以为常,看见乌克兰和叙利亚内战战场上出现的古董武器,媒体不禁啧啧称奇。然而笔者却总是感慨,抗日战场上的先辈们也曾使用过古董。幸运或者不幸,长时间的战乱让各种各样的武器在国土上流转,至少我们还有“超越时空”的武器可以用来抗敌。
没有国防工业支撑的战争,不仅要把血肉填上胜利的天平,还要把祖传的、土里埋的古董给刨出来,冲向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比如——
明清两朝的抬枪
在装药能量足够的情况下,火器身管越长就能加速越久,带来更高初速、更优精度、更大威力、更强侵彻力。身管越长造起来就越麻烦,不仅需要大量“工业的骨骼”钢铁,冶金铸造的细节更不可偏废,内膛工艺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身管与弹药看似基础,但其中科技非常复杂高深,玩通现代坦克炮管与远程狙击步枪弹药奥妙的,至今也只有少数国家。
但在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前辈对身管的理解大概只有靠感觉。便有了这样的图景。
白色烟雾如此夸张,发射药可能是黑火药,也没有近代化武器的准星照门、套箍之类特征
图中右侧的抬枪已经发射,即使有人工枪架,后坐力依然是两名士兵无法承受之重……如此巨大的白色烟团,这支抬枪使用的发射药可能是黑火药,从形制上来看没有照门与准星。这可是20世纪的30、40年代的抗日战争,我们却在用着与清朝并无区别,甚至还不能与清末洋务运动中制造的制式抬枪相比。
看服饰是清末军队
没有比例尺,但从扳机护圈的大小可以感受这支抬枪长度的夸张,图片下方是铭文:光绪乙未北洋行营制造局造。光绪乙未是1895年,北洋行营位于天津
即便是这种正规军工厂制造、期望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的抬枪,也需要2到3人操作(这意味着机动性低),毫无火力持续性可言,精度更是奇差。早在1860年,英军就有报告称:抬枪的子弹四处乱掉,除非运气极差才会撞上,没有步枪延伸的弹道来得有用。
土地革命战争的文物,第一张图中抗战军人使用的抬枪更像是靠后的那种抬枪,靠前的那门火炮可能来自明代
早期火炮身管强度不足,就会一节节加粗以免炸膛,抗战中是否有明代的火炮?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海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