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景芳:当人更好,还是当AI化的人更好?
关键字: 郝景芳 雨果奖郝景芳 北京折叠郝景芳《人之彼岸》郝景芳 AI 人工智能阿尔法狗vs柯洁人工智能与人对比【智能产品正在变得更加智能,如果把时间线拉得很长很长,一直长到未来人出生后植入的人工芯片仿佛出生证明一样成为标配,你就再也无法分辨谁是人,谁是AI化的人了。那么这一天来临时,人类会觉得当人更好,还是当AI化的人更好?
郝景芳构思了六个中短篇科幻故事,它们的主角无疑都是人与AI。人与AI隔岸而望,作为理性的AI,是否一定能把人类非理性的一套心理表征学个差不多?在物理环境变成了智能产品的天下之后,人又该如何自处?六篇科幻故事之后,郝景芳用两篇非科幻思考回答了我们关于AI的众多困惑。】
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的可贵之处
如果机器学习这么厉害,人工智能什么都能学会,是不是很快就要取代人类了?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人工智能还不是什么都能做,我们离万能超级人工智能还有很远的距离。
那是运算速度的问题吗?如果芯片算力按照摩尔定律、指数增长一直持续,我们会不会很快达到智能的奇点?
我个人的观点是,不完全是运算速度的问题,即便运算速度持续翻番,也还有一些阶梯的困难需要一个一个地跨越。这些困难也许并不是永远不可能跨越,但至少不是目前的算法能简单跨越的,而必须有新的算法或者理论突破。
很多事物的发展是阶梯状的。我们往往容易从一件事的成功,推测未来所有事的成功,然而遇到了下一个挑战,仍然需要新的等待和突破。
关于人工智能这件事,人们的议论往往太过于“now or never”,要么认为目前已经条件成熟,只要算力增加,就能奇点来临;要么认为这都是痴人说梦,机器永远学不会人类的心智。但实际上更有可能的是,很远的未来有可能做到,但需要翻越一个又一个理论台阶。
“阿尔法狗”的强大是所有人工智能的强大,它面临的困难,也是人工智能问题的缩影。“阿尔法狗”对一些人类认为很困难的问题却觉得很简单,对人类认为简单的问题却觉得困难。举一个很小的例子。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从超市的货架上拿了一瓶酒就跑出门,店员会做什么?为什么?它就会觉得困难,难以回答。
如果是一个人,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啊,店员有可能会直接去追,因为要把店里的商品追回来;也有可能会打电话报警,因为自己不想冒险;或者告诉老板;或者喊路人帮忙。诸如此类。
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难,无法回答。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综合认知的能力。
第二,是理解他人的能力。
第三,是自我表征的能力。
- 原标题:郝景芳:当人更好,还是当AI化的人更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评论 14“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评论 90“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评论 140“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评论 24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
涉及中国,韩企与美国“一拍即合”
-
欧洲学者:现在,中国能不能反过来帮帮我们?
-
印度“硬刚”:将报复美国
-
“欧洲同行都觉得,未来十年谁将主导已无悬念,不会是美国”
-
普京:全世界都想进入中国市场
-
马斯克:对!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复出口,“不是恩赐也不是让步,是我们斗争来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协议这一条,旨在孤立中国…”
-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佩通坦基本盘还稳吗?泰国权力天平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