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景芳:当人更好,还是当AI化的人更好?
关键字: 郝景芳 雨果奖郝景芳 北京折叠郝景芳《人之彼岸》郝景芳 AI 人工智能阿尔法狗vs柯洁人工智能与人对比【智能产品正在变得更加智能,如果把时间线拉得很长很长,一直长到未来人出生后植入的人工芯片仿佛出生证明一样成为标配,你就再也无法分辨谁是人,谁是AI化的人了。那么这一天来临时,人类会觉得当人更好,还是当AI化的人更好?
郝景芳构思了六个中短篇科幻故事,它们的主角无疑都是人与AI。人与AI隔岸而望,作为理性的AI,是否一定能把人类非理性的一套心理表征学个差不多?在物理环境变成了智能产品的天下之后,人又该如何自处?六篇科幻故事之后,郝景芳用两篇非科幻思考回答了我们关于AI的众多困惑。】
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的可贵之处
如果机器学习这么厉害,人工智能什么都能学会,是不是很快就要取代人类了?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人工智能还不是什么都能做,我们离万能超级人工智能还有很远的距离。
那是运算速度的问题吗?如果芯片算力按照摩尔定律、指数增长一直持续,我们会不会很快达到智能的奇点?
我个人的观点是,不完全是运算速度的问题,即便运算速度持续翻番,也还有一些阶梯的困难需要一个一个地跨越。这些困难也许并不是永远不可能跨越,但至少不是目前的算法能简单跨越的,而必须有新的算法或者理论突破。
很多事物的发展是阶梯状的。我们往往容易从一件事的成功,推测未来所有事的成功,然而遇到了下一个挑战,仍然需要新的等待和突破。
关于人工智能这件事,人们的议论往往太过于“now or never”,要么认为目前已经条件成熟,只要算力增加,就能奇点来临;要么认为这都是痴人说梦,机器永远学不会人类的心智。但实际上更有可能的是,很远的未来有可能做到,但需要翻越一个又一个理论台阶。
“阿尔法狗”的强大是所有人工智能的强大,它面临的困难,也是人工智能问题的缩影。“阿尔法狗”对一些人类认为很困难的问题却觉得很简单,对人类认为简单的问题却觉得困难。举一个很小的例子。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从超市的货架上拿了一瓶酒就跑出门,店员会做什么?为什么?它就会觉得困难,难以回答。
如果是一个人,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啊,店员有可能会直接去追,因为要把店里的商品追回来;也有可能会打电话报警,因为自己不想冒险;或者告诉老板;或者喊路人帮忙。诸如此类。
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难,无法回答。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综合认知的能力。
第二,是理解他人的能力。
第三,是自我表征的能力。
- 原标题:郝景芳:当人更好,还是当AI化的人更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43“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17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0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