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茧自缚:国民党炮兵是如何在东北走向毁灭的
关键字: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军事国民党炮兵薛定谔的炮兵
武器对于战争而言确实重要,但是战争从不是以武器就能决定胜负的,只有人才能决定战争的结局,而国民党军的长处在于,总能把一切好事搞砸。
从一份调任令说起
1948年3月,东北国民党军炮兵第七团团长林日藩少将的仕途走到了尽头。
事情还要追溯到几个月之前的一次调查,1947年11月,为了了解东北国民党军的炮兵现况,由时任东北行辕主任的陈诚牵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炮兵部队现况调查,而作为东北国民党军唯二的重炮团,炮兵第七团成为了主要的调查目标,但经过检查之后,其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第一,二营仅有编制马匹半数,而一般饲养均差,第三营尚无马匹。
士兵很多不知主官姓名。
全团军官本兵科(炮兵科)出身者仅占四分之一,排长阶级多非本兵科出身者,对教育作战难达成任务。
各连阵地构筑太简单,人员弹药掩体多不适用,一般阵地掩体间隔太小,无纵深配备,遇射向转移时各炮既行重叠。
调查结果能看出来两个问题,第一:该团马政上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大量军马的死亡,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机动能力。第二:专业炮兵军官的极度匮乏,使得该团虚有其表,在事实上已丧失了战斗力。
虽然贪污腐败已经是国民党军的常态了,但是吃相如此难看的还是非常少见的,因此陈诚怒不可遏,最终将其解职,由高德昌补任。后者接任后迅速开始整顿炮兵第七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随后又陷入陈诚离职后的派系纷争中,改调为炮兵第16团团长,而对炮七团的整顿,也就此夭折了。
而同期的炮兵第十二团,虽然没有达到炮七团这种程度,但其状态也并不好。该团是摩托化炮兵团,火炮运输全依靠车辆,但是国民党军缺乏对美制车辆的维护能力,加上无处不在的盗窃和贪污,使得该团只有七成车辆勉强可用。
此外由于汽油短缺,炮十二团做不到全团整建制随军出战,只能以营为单位分配部队出击。
国民党军装备的美制CCKW353型卡车
但话又说回来,炮兵,炮兵,不仅要有炮,更是要有兵,只有训练有素的炮手,才能充分发挥火炮的实力。但对于国民党军来说,能找到合格的炮兵是比登天还要难。
虽然炮兵教育自全面抗战爆发前就已开始建设,但那也只是维持中央军的几个炮兵团的,等到抗战结束后,对为了发动内战而疯狂扩充炮兵部队的国民党军来说,靠炮校正常速度培训的那些人员已经远远不够用了。
根据抗日战争结束后军政部的统计,一共用接收的日本火炮武装了一百余个炮兵营,而美援军火又武装了一百余个炮兵营,两数相加,就有两百多个营的装备。
而炮兵学校毕业人数呢?到1946年11月,在整整12年的时间里,只不过毕业了5316人,平均每年只有443人毕业,再刨去抗战时期的人员损耗,此时可用之兵所剩无几。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国民党军喜好火海战术了,因为素质低下的炮兵无法承担精确的射击任务。
除了人员和腐败问题外,在后勤工作上国民党军更是输的一塌糊涂。
东北战事初期,部队多是美械部队,武器较为整齐划一,虽然消耗巨大,但是好在能从容抽调弹药补给,而到47年之后,随着关内部队的增多,大量装备杂械部队需要补给弹药,后勤压力骤然增加。
根据1947年年末第六补给区武器情况报告,此时东北国民党军一共装备了美,日,中,苏,丹,德一共6个国家的29种火炮,从北洋末年制造的旧式迫击炮到新型美制155毫米榴弹炮,其型号之繁杂,令人难以想象。仅以野战炮而言,就要同时准备9种型号的弹药,复杂的弹药供给严重削弱的国民党军炮兵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不仅是弹药供应,在武器补充上,国民党军亦是尽显窘态,若以正常国家而言,在接收了大量武器和有着雄厚外援,并且损失远远小于储备数的情况下,补充前线部队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在中国,就不是“一般情况”了。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接收了日军遗留的两千多门山野榴炮,这些火炮有部分是损坏的,但只要加以适当维修,就能再投入使用。但是国民党军并没有这么做。
既然美国已经许诺支援。国军怀着对美式先进装备的无限憧憬,把这些看不上眼的“落后”日军武器直接打入仓库,不要说什么把这些装备再利用,连基本的维护和修理都不去做,只是单纯扔在仓库里面吃灰。
等到东北需要军火补充的时候,就只能拿出仓库内的九二式步兵炮充数。
这和1946-1947年在东北各地搜集日军军火的解放军炮兵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方面是好高骛远的摇着尾巴向美国人乞求军火,另一方面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人民而不畏艰辛在崇山峻岭中搜集武器,究竟谁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已经不言自明了。
修理日伪军遗留火炮的东北解放军炮兵技术人员
而在兵工问题上,国民党军更是远远落后于解放军。
- 原标题:作茧自缚:国民党炮兵是如何在东北走向毁灭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红焰
- 最后更新: 2018-12-06 13:21:01
-
即使在最穷的中国面前,英国人也摔了跤,美国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改开40周年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讲改革开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018-11-21 08:18 改开40周年 -
当年我们羡慕别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们造给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开40周年 -
疑似抗日英烈头颅现身日军老照片 日军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爱因斯坦亲笔信3.2万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预言德国未来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发现几十具“木乃猫”,真·喵星人占领评论区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国,我们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开40周年 -
当年中国没钱,但有胆子“杀出一条血路”
2018-10-30 07:28 改开40周年 -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卫英雄 -
发现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国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国家宝藏》第二季要来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综艺政治 -
习近平谈抗战: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018-09-19 10:25 抗战胜利70周年 -
疑似被盗佛首现身苏富比 龙门石窟研究院回应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龙门石窟佛首被拍卖 苏富比:与物主商讨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
南非洞穴出土迄今最古老画作 距今约7.3万年
2018-09-14 08:10 -
埃及开放4千年古墓,网友吓得不轻
2018-09-12 13:51 考古 -
直播:谣言与真相——纪念与重新认识郭沫若
2018-08-25 18:40 观天下讲坛 -
这五条关于郭沫若的谣言,何以横行于世?
2018-08-21 09:30 观天下讲坛
相关推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75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