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带荷兰人一起重读毛泽东
马克思和毛泽东都是造反者,而现代造反和革命理论的源头就是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与世界上流行的毛泽东传记不同,在我看来,毛泽东既是通过列宁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更是通过斯宾诺莎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全文]
-
将《一起来读毛泽东》输出到美国
毛泽东的贡献之一,是运用马克思的学说重塑了中国各阶级,把中国由一盘散沙而凝聚为一个整体,并成功缔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今天是毛泽东逝世40周年纪念日,我们不仅仅是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更需要反思当下,重新思考毛泽东思想和长征精神,不忘初心,走好当代的长征路。[全文]
-
执笔赴法留学计划书的毛泽东,为什么自己没去?
如果没有毛泽东,如果没有新民学会那些“同学少年”,没有“嘴巴大的能塞进一个拳头”的李立三,如果没有善于经营、胆大心细的蔡和森、易礼容,如果没有立志“宁可一日不吃饭,不可一日不学习”的“刘九书柜”(刘少奇),中共能否像毛泽东当年向萧子升预言的那样,用30~40年的时间就能取得全国政权,恐怕尚在未定之天。[全文]
-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不负君
中国从1840年以来,面对的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遇到的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局面。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昭示着:我们的实践是没有模版的,我们面对的矛盾是空前复杂多元的,正是这样的时代,方才孕育了毛主席和习主席这样的思想家。[全文]
-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上,我只讲了三个故事
可以预见,关于我们这次大会,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流言、传说与故事。我今天也要奉献三个故事,因为我知道有人想用他们编造的故事来堵住我们的嘴,而我的故事要告诉他们:共产党人的故事,马克思的故事,毛泽东的故事,会通过我这样的人,一代又一代地讲下去。[全文]
-
毛泽东在中国深刻的传统中诞生
尽管饱受儒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中最为毛泽东青睐的一家,无疑便是法家。在留下的第一篇作文里,毛泽东之所以高度肯定了商鞅和法家,是因为商鞅颁布的“农战”法令具有深刻的平等思想。商君法的实质,就类似于毛泽东后来所说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全文]
-
在古人伟大的奏折里发现中国历代治理经验(修订版)
一个政治家为什么要有仁心?仁心是仁术的基础。这就是总书记经常说的,功成不必在我,我们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当中,前赴后继地前进,一切的行动和作为都不是为了个人逞能,都不是为了邀名,不是为了扮演改革家,而是为了从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长远利益来打算此时此刻的行动。[全文]
-
社会?就是“一起吃面包”
什么是社会?“社会”原本是一个罗马词,即拉丁语的Socius:它的原意是“一起吃面包”,后来又引申为合伙、伙伴、搭伙,孙中山说:“民生主义”的意思就是有饭大家吃,这就非常确切地抓住了“社会”的含义。[全文]
-
颠覆古典经济学,还是得看马克思的
今天的经济学家们还是这样认为:经济学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经济学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的。但是,《资本论》开头却说,恰恰相反,数学是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上的,正是在买卖、借贷活动中,计算和数学才发展起来,更确切地说,一切关于“等价”的观念,都是从人类的交换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全文]
-
马克思究竟算哪国人?
马克思是德国人吗?实际上,马克思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德国这个国家呢(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于1871年)!那么,马克思是普鲁士人吗?可如今普鲁士这个国家早就不存在了——“二战”结束后,连德国的普鲁士省也被取消了。[全文]
-
像马云那样理解马克思
如果今天“实际地而不是抽象地”,现实地而不是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竟然是马云,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想一想,是不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出了问题,如果我们的青少年愿意听马云演讲,而纷纷逃马克思的课,那么我们就应该想一想……[全文]
-
韩毓海:山东父老 吾乡大道
山东男人总起来说很老实厚道,但惹急了眼也好战,老实人急了眼就认死理,非斗到你死我活不可,可以说好男人都有守死善道之风。世界是这样的世界,孔夫子对我们的教诲却是去改造它,即“我欲仁,斯仁至矣”;今天看来,这一点怕是很难做到。所余者,不过是保留住我们的一点关怀和怀恋,即留得青山在而已。[全文]
-
文化领导权失落的代价
法国大革命发生在经济发展较快时期,法国领导者却没有注意去抓住文化和政治建设的领导权。法国的社会精英和文化精英不但不去想大事、抓大事,也没有战略眼光,反而一门心思去做那些破坏法国文化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的事,包括每天在沙龙和媒体上散布极端情绪,语不惊人死不休。[全文]
-
解读十八大:我们事业的根本
美国大选可能会抓住击毙拉登、乃至莱文斯基案这种花边新闻入手,奥巴马和罗姆尼将一切归结为抽象的人和个人自由,却置长期的发展、民生疾苦于不顾,结果便是选完了也就完了。他们不可能像我们的十八报告这样,集合全党全社会的智慧,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福祉制定这样一个长远的、稳健的、充分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方针。 [全文]
-
韩毓海: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马克思
人们辛勤劳动,如同蜘蛛在不知疲倦地织网、蜜蜂在忙碌着建筑蜂巢。那么,人类的劳动与忙碌的蜜蜂和不知疲倦的蜘蛛的活动究竟有什么不同?这似乎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但却并非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康德和马克思都深入地思考过这个问题,而他们的结论是这样的:与蜜蜂和蜘蛛不同,人类总是按照既定的社会法则和价值标准从事劳动,而且,他们还要使自己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符合一定的社会法则与社会价值标准。因此,人类的劳动与蜘蛛和蜜蜂的活动的不同就在于:人类在创造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谋生手段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的社会和文明,而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全文]
-
从世界千年史看毛泽东的战略遗产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骄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骄傲,邓小平更曾宣示说,中国人民要世世代代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而这就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就将丧失“压倒一切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屈服”的民族精神、国家动员能力和组织凝聚力;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就将丧失文化自信和文明的自觉;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就将丧失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附庸;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从民族道义上说,无数革命先烈的血就将白流,新中国的江山社稷就没有了道德基础,而我们伟大的前人们将会在地下感到深深的不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