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裔:“特朗普变法”与美国的“软实力”问题
关键字: 特朗普总统令特朗普穆斯林政策特朗普禁穆令约瑟夫奈软实力美国巧实力政策特朗普约瑟夫·奈特朗普改革政策美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它是一个霸权体系的“群主”,并以它认可的价值观作为这个“群”的核心价值,做“世界警察”是其“群主”角色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维护数百个海外军事基地要花钱,干预区域事务,更要花钱,如果利益计算不准确,还会花很多冤枉钱,就像小布什的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收益与支出就极不成比例。
不仅如此,美国还会经常遭遇到两难的选择:当中东宗教极端分子喊着“民主”的口号,要求推翻跟美国配合默契的世俗独裁者之时,美国到底是站在谁的一边?奥巴马政府要照顾美国价值观,支持了不少宗教极端势力,其结果是推翻一个能够维持稳定的强人,涌出千千万万个强人,烽火连绵不绝,最终不仅损害美国的现实利益,也会损害到美国自己的道义形象。而不断陷入到类似的区域争端中去,其结果就是像毛泽东说的那样,用十个手指头按着十只跳蚤,动弹不得。
但钱包已经在瘪下去了。截至2016年末,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接近20万亿美元,政府很难有钱投入基础设施的更新。布热津斯基将基础设施的老化视为美国面对的六大威胁之一,特朗普干脆说,美国的许多基础设施几乎就是第三世界水平。就在1月中旬,加州北部的奥罗维尔水坝因泄洪道损坏而出现溃坝风险,州政府下令数十万人疏散,这就是基础设施老化危及民生的一个生动的例子。
布热津斯基列出的美国面临的六大威胁中还有一项:美国民众的知识匮乏。大部分美国民众对美国之外的世界并不关心,也并不清楚美国在全球体系中与其他国家的利益绑定已经到了一个什么地步。这种知识匮乏,使得许多利益受损的中下层白人只能是基于直觉作出反应——既然是企业外流导致自己失业,那就必须采取手段让企业回流;既然是墨西哥移民抢了自己的工作,那就要遣返非法移民,严控边境。美国竞争性选举政体的抗压能力是有限的,民间怨气郁积,很快会在选举中体现出来。
在竞选开始阶段处于弱势的特朗普,绕过主流媒体,直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对选民作出更为精准的了解,把握群众的情绪,进而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回应方案。特朗普的数据团队实力究竟如何,网络有一些争议,但特朗普对互联网的运用,以及在“铁锈地带”的亲自走访,确实使他达到了被主流媒体遗漏的“沉默的大多数”,了解了他们的情绪。群众要求吃饭第一,情怀第二,特朗普就加以迎合。
左翼候选人桑德斯主张分蛋糕,大富豪特朗普是不会同意的,他的主张是做大蛋糕,但有针对性地创造一些就业岗位,这看起来难度比重新分蛋糕要小一些,最终也达到了“催票”的效果。
特朗普渴望政绩,在执政团队还没有配齐的情况下,就急匆匆地启动了体现“美国优先”精神的变法。将这场“变法”视为“逆全球化”恐怕是不准确的。美国的精英们不会放弃从目前这个全球霸权体系中获取的巨额“霸权红利”,关键是降低美国对这个体系的统治成本,花更少的钱,尽可能保持更多的控制力。那么,合乎逻辑的路径,就是让自己的盟友多出钱,多承担义务,同时压缩中国这样的竞争者的战略空间。这就是特朗普“敲诈式”的外交政策背后的算盘。它的关注点是美国如何保持自身的硬实力,至于国际声誉的损失,是一个次要的问题。
历史上所有的“变法”都需要批评前人的做法,从而打碎前人给世人所制造的某些幻象。不愿意变法的约瑟夫·奈希望完整地维持原有的幻象。这里的核心,就是一个利益的计算。如果特朗普“变法”能让美国赚到大钱,重新增强经济竞争力,美国短期内损失一点国际声誉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大不了以后重建声誉就是。但从现在特朗普组建团队的困难来看,人们很难对此有足够信心。
许多策士已经在担心一种结果,就是特朗普既牺牲了美国的“软实力”,也没有赚到钱。掌握了行政和立法两权的共和党对特朗普这个“半路出家”的共和党人的支持不是没有限度的,如果“党老大”们感觉对特朗普已经失控,弹劾总统也不无可能。但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程序,必将引发一场新的宪制危机,在短期内仍然会继续损害美国的“软实力”,因此启动这个程序也不能不十分谨慎。
特朗普的意义
在最近涌现的不少欧美网络漫画中,自由的火炬熄灭了,而自由女神正在被特朗普猥亵或屠戮。但是,火炬究竟是如何熄灭的呢?许多主流媒体止步于对特朗普的谴责,仿佛只要把他拱下台,美国就会恢复“正常状态”。但让我们看一下历史吧:在罗马共和国晚期,贵族派代表苏拉(Sulla)打败了借助平民力量夺权的马略(Marius),试图以独裁手段重建运行了数百年的元老院主导的共和政治;然而,他的政治遗产很快流失。只要罗马仍然游荡着大量没有土地的贫困平民,马略的幽灵就会时刻回归。
特朗普当然不是代表平民的左翼,而只是一个利用平民呼声提出美国产业衰落问题的右翼政客。他借助互联网和线下的亲自走访,针对受众展开更为精准的宣传,迎合了他们的情绪,动员起了被主流媒体忽略、但拥有关键选票的人群,赢得了选战。互联网让他可以有自己发声的平台,从而降低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许多人惊讶的是,特朗普可以满嘴跑火车,但只要符合受众的情绪,还是能够得到受众支持,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政治正在进入一个情绪大于事实的“后真相时代”呢?这一前景令很多人恐惧,原因就在于,如果美国的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美国梦”破灭之后的情绪郁积,也就日益严重,特朗普的“催票”经验,将始终对政客构成一种诱惑。
特朗普是否引领了一个“后真相时代”,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认为他所指出的美国产业衰落是一个真问题。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假问题,那特朗普无非就是凭借煽情上位的政客。但如果你认为是一个真问题,特朗普就是一个真正的“变法者”,只不过姿态和手法比较简单粗暴而已。但至少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坚信这是一个真问题。“变法”就要打破坛坛罐罐,而基于全球化的虚拟经济的“软实力”,因为维护了既得利益格局,也许就属于被打破的坛坛罐罐之列。
约瑟夫·奈现在正在做什么呢?他正在媒体和网络上批判特朗普,指责特朗普不尊重法官,批判特朗普乱发推特损害美国“软实力”。他们之间的相互蔑视,还将持续下去。
(本文部分内容经删改后发表于《中国经营报》及人生副刊,标题为《强硬的特朗普 “柔软”的美利坚》,微信公众号“经略网刊”推送了原文,观察者网获授权转载。)
- 原标题:强硬的特朗普 “柔软”的美利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120“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47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89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485“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4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