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冈特·舒赫:法国“黄马甲运动”——西方发达经济体深层问题的表征
关键字: 法国马克龙德国改革【翻译/观察者网吴迪】在过去的6个星期里,“黄马甲”(gilets jaunes,黄色背心)占领了整个法国。尤其是在周末,大约5万到30万的法国人都受到动员参与其中(注意法国的总人口只有6500万),这些“黄马甲”运动的参与者造成了道路交通的严重堵塞,并持续发酵出一系列后续效应,几乎每一个法国人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法国人将这种行为称为“社会运动”,但我半开玩笑地称之为“反社会停滞”:一小撮少数群体对整个社会公众造成巨大损害。发动者几乎把其他所有人都变成这场运动中的人质,甚至包括那些完全不相干的人。
然而,在民意调查中,大约70%的人对这场运动表示同情或赞同。在没有核心人物组织协调的情况下,这些活动分子通过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和油管(YouTube)将人们组织起来。他们用每辆车必须携带的黄色警示背心当做共同的活动制服。
到目前为止,约1800名活动参与者和1000名警察受伤。10人死亡。
然而由于法国政府放低姿态逐渐满足了人们的一些要求,超过85%的人不赞成过度暴力,并且又处于圣诞节期间,这场运动正在逐渐失去动力。
这场运动背后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这场运动又将如何发展下去呢?
我是德国人,我妻子是法国人,我们两个儿子都有双重国籍。我们这个小家庭从2010年起就住在法国,位于法国的佩皮尼昂和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之间。上次我从德国先飞到了巴塞罗那。通常情况下,我只要2小时就可以到家,但那天足足花了4个小时。我知道还有一条小路,于是我明智地在距离边境30公里外就离开了高速公路。在小路上开车时,我能看到高速公路上长达20多公里的交通堵塞,一辆接一辆的车堵在那里。那些人肯定要花几天时间才能通过边境,而在通常情况下,边境之间是没有任何监控的,那条有6个车道的高速公路也总是畅通无阻。
这一天,黄马甲封锁了边境和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十字路口和环形路。更讽刺的是,这些黄马甲惩罚的是同一家卡车公司,而这家公司也是燃油成本上升的最大受害者。这些黄马甲的目的是:造成尽可能多的经济损失。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希望得到政府对他们需求的关注。
而他们的诉求究竟是什么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场运动是由不同的人发起的草根运动。第一次是抗议对汽油和柴油增税,而燃油增税举措是法国实现气候目标的长期计划的一部分。在巴黎举行的第21届COP气候峰会顺利达成巴黎气候协议,法国人为此很是自豪。但一如往常,当改革政策对公民个人既得利益产生影响时,他们突然就不那么热心了。是的,我们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你不能强迫我为汽油和柴油支付更多的钱来督促我少开车或换一辆更经济节能的车。
由于黄马甲运动没有集中统一领导,任何出于某种原因而感到不满的人都开始加入进来并通过这场运动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主要的矛盾点围绕在购买力问题上:汽油价格、高速公路通行费、超速监测、税收和社会贡献、最低工资、养老金等等。许多参与者被认为是下层中产阶级。甚至连高中生也用这场运动来要求更便宜的公共交通工具和餐食。
没有共同的目标和领导,这使得谈判非常困难。一些“代表”想要与总理谈判,然后遭到了运动内部强硬派的人身惩罚威胁,这些强硬派不希望进行任何谈判。因而他们放弃了这个计划。
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在法国一些人很快就将不满诉诸暴力,这一点竟然得到了广泛地认同。参加抗议的人可能会以任何借口进行暴力活动。他们成功闯入香榭丽舍大道,破坏了拿破仑·波拿巴时期建造的著名的凯旋门,破坏了雕像,并在国家纪念碑上喷上了标语。汽车被烧毁,消防人员受阻,商店被洗劫一空,警察不得不使用数万枚催泪弹。而这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暴行却几乎没有损害这场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
法国的罢工通常比德国更为暴力。焚烧轮胎或整辆汽车通常只是仪式的一部分。我曾亲眼目睹过,当公司破产即将关闭时,工人们把首席执行官扣为人质,或者威胁要炸毁机器。
但这次却有所不同。通常,罢工是由一些工会组织的。而这些组织是可信赖的,并且愿意进行谈判。在法国,人们有集会和示威的权利。但他们同时也有义务告知他们的示威活动,以便警察可以陪同集会。然而这一次,没有任何领导,没有统一目标,也没有任何组织来承担任何责任。
事实上,所有更极端的政治派别,从最左翼到最右翼,都试图利用这场运动,宣称这些人只是在表达他们政党的要求。他们在人群中都穿着投大众所好的黄马甲,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能声称自己代表了大多数的示威人群,因为在正常的政治生活中,他们是死对头。
极右派利用这个平台来表达种族主义和极端仇恨;一些较为温和的人用它来抗议联合国移民协定,即使连中国也采纳了该协定。
- 原标题:冈特·舒赫:法国“黄马甲运动”——西方发达经济体深层问题的表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最后更新: 2019-01-02 07:27:07
-
崔天凯:中美关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2019-01-02 07:19 中美关系 -
驻叙使馆再次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大马士革
2019-01-02 07:18 -
俄罗斯抓了个美国间谍 美方:要求见人
2019-01-01 22:31 俄罗斯之声 -
民主党2020大选第一枪,又被特朗普嘲笑…
2019-01-01 20:36 美国政治 -
“不能妥协,改革下去!”这些国家领导人也发了贺词
2019-01-01 19:27 欧洲乱局 -
韩国“女德”教材引争议 教育部:修改太麻烦了
2019-01-01 16:58 三八线之南 -
美军推特:时代广场跨年降球,我降这个…
2019-01-01 16:38 雷人雷语 -
脱欧临近,英国人忙到爱尔兰办护照
2019-01-01 14:08 不列颠 -
虽然“跨年”关门 特朗普仍不同意民主党新预算案
2019-01-01 10:42 美国政府关门 -
特朗普新年贺词,只有10秒
2019-01-01 10:15 特朗普 -
俄居民楼燃气爆炸致7人死亡 至少36人被埋
2019-01-01 09:56 安全生产 -
跨年夜持刀捅人!英国曼彻斯特一火车站3人受伤
2019-01-01 09:36 不列颠 -
金正恩新年讲话:随时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
2019-01-01 09:09 朝鲜现状 -
俄罗斯抓了个美国“间谍”
2018-12-31 21:37 凉战 -
这是要复兴“大英帝国”?
2018-12-31 19:05 不列颠 -
一起吃顿饭,就不从叙利亚撤军了?
2018-12-31 17:51 叙利亚内战 -
这事儿,澳大利亚也非要插上一脚
2018-12-31 17:37 -
塞尔维亚总统:不为取悦西方而弃用俄天然气
2018-12-31 16:43 -
国父之女胜选当天,17人丧生
2018-12-31 16:12 -
美学者帮华为说话,竟被逼到删号
2018-12-31 15:02 网络战线
相关推荐 -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20“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评论 24“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评论 57“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201“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59最新闻 Hot
-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
陈奕迅发文报平安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欧盟宣布:英国,“回到世界舞台”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韩国一医废处理厂部件坠落,致中国员工1死1伤
-
“日本车企很绝望”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