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华:农民为何“不扫门前雪”了?
具体说来,当乡村干部被监管得过严,或者被投诉过多,深陷12345或信访考核,他们就没有空间、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做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是复杂的,群众诉求存在合理的,也存在不合理的,一味满足不现实。如果少数群众认为自身利益受损,或是看到其他群众得利而内心不平衡,他们也提出诉求,政府无法解决,那么,群众就可以拨打12345或者信访,表达自己的不满意。那么,乡村干部如何去回应这种不满意呢?
一种办法是,碰到确实不合理的,缺乏政策依据,或者政府暂时没有能力覆盖的,就去做群众思想工作,做不通,也无法解决。采取这种有原则的工作方式,前提是乡村干部具备这样的制度底气,最简单的一点就是,碰到不合理的信访,基层不怕上级追责。问题是,现在很多考核是硬性的,发生问题,不问缘由,只看结果,乡村干部在所有领域都要承担“属地责任”和“兜底责任”。
前面一种办法行不通,就出现了第二种办法,就是花钱换平安、政策开口子或者变通解决。用变通的方式解决不合理诉求,解决一例,就破坏了规则,就带出一片问题。每一次开口子都是鼓励其他人向不合理诉求效仿。这种办法显然也不是长久之计。
基层左右为难。乡村干部尤其是基层负责人,在巨大的上级考核问责压力下,没有长久之计,就先确保眼前的事情。因此,基层碰到群众提出不合理诉求,往往会选择第二种办法去回应。
恰恰是第二种办法,以突破规则来换取眼前的平稳,就构成了基层工作最大的反面:这不解决疑难问题,而是在制造疑难问题,因为群众被负面导向所引导,这种逆向动员带来的损失无比巨大。
乡村干部也常常痛心为解决一些眼前问题而损害了政策严肃性,甚至也会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为一些不合理诉求得到满足而气愤,但无奈各项工作对满意率考核很严格。
这表明,国家与农民的直接性关系和惠农政策,并不是仅仅建立直通渠道和监管乡村干部就足够了。基层干部需要被监管,但是不能预设基层一定做得不好,更不能将复杂问题简化为干部个人问题。否则,承担与群众打交道、担负群众工作使命的乡村干部和基层,就被推向了广大群众的反面。
三、两种工作方法
乡村干部不关心群众利益,随意扭曲政策,国家政策必然落地不好。但是,离开紧密的基层干群关系,脱离乡村干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乡村干部与群众时刻保持几百米距离,国家政策也肯定落实不好。
国家政策落地,既要保障政策规范,也要包含群众工作,这两方面一点也不矛盾。
以农村小微工程建设为例,按照施工方10%—15%合理利润提取,其他前期成本20%—30%计算,十万的工程资金,最终变成建设成果的只有五六万元,差不多产生一半的成本。如果按照全国每年一万亿农村小微工程预算支出匡算,有几千亿的制度成本,真是天文数字。
小微工程的前期成本包括设计、招标代理、票据、资质挂靠等。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求工程实施必须经历这些环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明显的不规范,并保证事后出问题时依照程序分担责任。
设计这套复杂程序的核心是监管,包括监管村干部、监管工程质量。但是,几十个百分点的制度成本以及全国算下来几千亿元的支出,反映这套程序十分昂贵。
在有的地方,比如去年,我的老家村庄自己组织修了一座小型桥梁,总共花了3万多元,大家自己商量方案:每个人筹集100元钱,剩下的自愿捐款。自然村两百来人,修桥的钱几天内筹集起来,留在村里的人,自己买材料、自己施工,将每一笔账目放在村庄的微信群里公布。不多久将桥修好。春节回家行车方便很多,大家都说好!
修桥过程和费用开支,事后没人去问,因为稍有经验的人都能够估算这种小型工程每一笔支出的合理程度。
如果这是个政府工程,起码得十万元,请第三方建设,工程质量还不一定有保障。并且修建过程,如果碰到占用土地,又是一堆麻烦事。
村里人当然希望政府来修,可是我老家的自然村没有纳入贫困村,没有项目支持。村民等不得了,就有了自发修建的动力。
自发修建,自己捐钱,不需要招投标,不需要复杂程序,省下了制度成本。由于是群众自己的钱,每个人都关心工程质量。如果水泥用少了,钢筋用劣质的,村民肯定是有意见,要说风凉话,甚至背后骂人。那些负责施工的人,自己也走这座桥,于己于公,都不至于乱来。
再者,因为是村庄自己的事,如果有一户因为占地就阻挠,其他人也会背后议论。
反之,如果是政府修建,不仅成本高,而且群众没有参与其中,事后出现问题,村民就说是干部贪污,等等。凡是群众没有参与的事情,乡村干部就算做了好事,做完之后还是会留下一堆不清不白而被群众议论。
对比来看,群众自己参与完成的农村公益事业,每完成一次,不仅带来了直接效果,而且还凝聚了村庄,提升了自我组织能力,塑造了公共能力。反之,政府包办公共品供给,每一次包办替代都有可能留下矛盾隐患,让工作越来越难做。
- 原标题:桂华:农民为何“不扫门前雪”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春节长假结束,多地推进“假期后”促消费、拓需求工作
2025-02-05 07:31 -
商务部就对钨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
2025-02-04 13:47 -
两部门: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2025-02-04 13:31 -
谷歌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市监总局决定立案调查
2025-02-04 13:15 中美关系 -
抢劫杀人30年后,逃犯大年初一被抓获
2025-02-03 23:04 疑案追踪 -
-
我国在太空成功验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功率器件
2025-02-03 09:03 科技前沿 -
嫦娥七号将有飞跃器:起码要飞三次
2025-02-03 07:18 航空航天 -
破70亿!2025春节档电影票房再创新高
2025-02-02 17:42 中国电影 -
多型主战装备亮相,国防部发布《当那一天来临》MV
2025-02-02 15:04 -
“不倒翁”女演员摔落,景区回应
2025-02-01 21:32 -
三亚紧急发布6条措施
2025-02-01 20:58 -
乘客在飞机上捡到鞭炮?多方回应
2025-02-01 20:34 航空安全 -
泰人权委员会某委员发表涉华不实言论,中方:坚决反对
2025-02-01 20:34 -
-
2025中国电影票房暂列全球第一
2025-02-01 17:47 中国电影 -
突发粗苯泄漏事故,当地水务公司通报
2025-02-01 17:36 安全生产 -
2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
2025-02-01 11:42 -
三亚西岛致歉
2025-01-31 22:01 -
正月初一,他在饭桌上被抓
2025-01-31 18:41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