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华:调研多个乡镇基层后发现,多数工作仍由少数人完成
最后更新: 2024-03-12 10:03:30【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桂华】
一
笔者去年曾陆续到7个省开展调研,访谈了若干乡镇,发现各地乡镇工作差别巨大。
调研到的最大的乡镇,户籍人口近8万,另有几个乡镇是4、5万人口,还有的乡镇是2万人口。大部分中西部乡镇工作人员数量为50~100人,其中,事业编与行政编人员的比例大约是2:1。基层人员最多的是长三角地区,有的一个乡镇街道,正式编制人员和聘用人员超过300人,是中西部地区的3倍以上。
东部地区不仅乡镇公务员和机构多,而且村一级也是正规化、行政化。中西部地区一个村为5到7名村干部,东部地区不仅村级干部职数多,而且村干部也参照公务员管理,每天坐班,朝九晚五地上班。
东部地区乡村以更健全的编制、更正规的机构和更复杂的组织形式,应对基层工作。自然,乡村机构越是复杂、编制越是健全,消耗的资源也越多。
比如,去年6月,在北方某县调研,当地最大的城关镇,管辖人口超过6万人,除了人员工资之外,全镇一年能够掌握的经费为80万元(包括办公费用)。相比之下,几年前,在西部某乡镇调研了解到,该乡镇管理3万人口,一年的乡镇办公经费为18万元。
此外,笔者前一段时间在中部某地调研也了解到,一个辖区约8万人口的农业大镇,耕地面积11万亩多,全镇行政干部46人,事业编干部55人,全镇上一年度的人员工资总数是346万元,离退休20万元;24个村192个村干部全年的工资为356万元,离任村干部补贴124万元(新中国以来所有担任过村干部的),24个村的办公经费全年共计72万元,县里核定的乡镇机关运转经费为一年55万元。
算下来,中西部一个乡镇包括村里的全年所有经费成本,为1000万元左右。而在东部地区,以长三角某些村为例,一年各项经费开支就超过500万元;东部地区一些乡镇,全年的财政预算支出甚至超过1亿元。
资料图来源:新华网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调研的一些东部村庄,经过环境建设和“三改一拆”工程后,工厂和企业都已搬迁进入工业园区;土地已经实现规模化流转,农业专业户或农业公司自行负责经营,村级提供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很少;大量人口已经进城,留在村庄中的本地人很少,多是老年人,因此村庄事务稀薄,基层重大矛盾也很少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村庄也是组织高度健全,村级组织规范运转,并且每年要支出上百万的经费。
总体来看,在城镇化推进、人财物流出、去产能和环保用地指标严控的背景下,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绝大部分村庄都面临着要素流出趋势,政府面对的是总体上日渐空心化和老龄化的乡村,乡村工作的重点变成对剩余要素和剩余事务的管理服务。一方面,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国家政策导向下,乡村总体面貌在改善;另一方面,乡村也在走向空心化,乡镇和村级需要管理的要素和处理的矛盾冲突也越变越少。
乡村事务和具有对抗性的矛盾冲突在减少,然而,乡村两级的工作压力并未减轻。调研中看到,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乡村干部都很繁忙。
笔者曾在一个乡镇调研中多次计划约镇长书记座谈,结果几乎每天都看到开会情况。乡镇干部反映说,“乡镇的主要领导,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笔者在另一个中部乡镇调研时,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就现场观摩了几轮省市县的抽检和迎检。
乡镇工作忙碌,差别在于:东部地区经费充足,乡镇通过增加机构设置和聘用人员来完成各种事务;中西部地区资源稀缺,乡镇干部靠加班和人力完成各项事务。
二
乡镇忙碌是一般状态,不过乡镇干部的忙碌也要分对象。
观察发现,最忙的是乡镇主职干部,如书记镇长。几乎所有县里下达的重要工作都要求乡镇主要领导抓。
早期乡镇考核采取百分制,考核项目少,以招商引资、税收任务完成、社会稳定为主项,达标即可。现在各地县级对乡镇的考核越来越细,总体考核套着专项考核,结果考核套着过程考核,加分项套着一票否决,每个县级部门都要考核乡镇,工业、农业、交通、国土等等每个部门都下达考核指标。
相应地,最近几年,县乡中的条块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个县级条线部门,都强调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每个条线部门都要借助乡镇完成业务工作,而乡镇的人手资源十分有限,因此,每个条线部门都努力将自身的工作变成“中心工作”。每个条线部门,都有县级领导联系着,条线部门通过各种联席制度,将部门任务下达到乡镇基层。
在任务下达较少时,乡镇集中精力完成阶段性的“中心工作”,将常规工作与中心任务结合。随着每个部门将工作变成“中心工作”后,乡镇就面临着不胜数的“中心任务”,并且,每一项任务都带着考核和督查,乡镇必须回应各个部门下达的中心任务。
任务背后是考核,乡镇不仅要完成任务,而且要漂亮地完成任务。基本工作做完后,还要承担创建任务。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APP打卡,实现条线部门对乡镇工作的全流程监督。
调研中看到,在多个部门同时下达任务的情况下,每个部门为了竞争乡镇的资源投入,都有意无意地提高检查标准。最典型的是,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采取对乡镇“排名”的形式。比如,我们在不同地区调研,看到农村医保收取成为基层年底最重要的“排名”工作。以医保收取为例,乡镇对村里下达任务,按照完成率排名,前三名没有奖励,排名最后的要在大会上作表态性发言。
排名是与任务指标测量不同的考核方式。某一项工作,如果采取指标测量,比如过去乡镇承担的招商引资任务,每年初县里对乡镇下达任务,乡镇与县里讨价还价,最后确定每个镇的任务数量,超额奖励。这种指标测量的做法,基于实际情况,只要每个乡镇努力,就都可以完成任务,年底都能得到超额分成奖励。而当前,排名成了部门推进乡镇工作的主要方式。排名看的是相对位次,无论做得怎么样,都会有后三名。这使得基层完成工作没有了“达标”标准,只能最多地去投入资源,结果就是工作上的各种“卷”。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央企将在疆投资133个项目,金额近7000亿
2024-03-12 09:59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院原副院长蒋新华被查
2024-03-12 08:19 廉政风暴 -
“这一想啊,真是无比自豪”
2024-03-12 07:55 2024两会 -
山西中阳县一煤矿发生溃仓事故,5人遇难2人失联
2024-03-12 07:40 煤矿安全 -
刷新多项亚洲纪录,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将安装
2024-03-12 07:28 科技前沿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4-03-12 07:17 2024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4-03-12 07:17 2024两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2024-03-12 07:17 2024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批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4-03-12 07:06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批准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
2024-03-12 07:06 2024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4-03-12 07:06 2024两会 -
安徽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燃事故,已致7人死亡2人失联
2024-03-11 23:04 安全生产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2024-03-11 22:28 2024两会 -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4-03-11 22:14 2024两会 -
习近平签署第二十一号主席令
2024-03-11 19:15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
2024-03-11 15:41 2024两会 -
表决通过!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
2024-03-11 15:40 2024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4-03-11 15:29 2024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4-03-11 15:24 2024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4-03-11 15:21 2024两会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77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64“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3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40“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2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