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潮:我军淮海战役领导指挥的决策全过程(三)
关键字: 淮海战役毛泽东蒋介石陈邓军团华东野战军黄百韬杜聿明如果结合此电前后军委毛泽东的各份电报内容来看(特别是军委7日20时致粟陈张钟刘并告陈邓、华东局及王谭电),很难认定是粟陈张的齐辰电改变了军委的意图。
因为毛泽东的7日20时电中,已经指出战役的第二步,是华野歼灭黄百韬等徐东之敌后,配合中野进击津浦路徐蚌段(不再向新海方向进击),同时对蒋介石可能撤退徐州有过预判,并根据敌如不撤的可能,设想了战役的下一步就可歼击黄维、孙元良,彻底孤立徐州之敌。从这个角度去解读粟陈张的齐辰电,则该电更多的意思,是表达对军委战略意图和新的战役目标的认识,并根据军委意图做出对原战役计划步骤的改变(主要就是战役第二步不再攻击新海连和两淮方向,而是进击徐固线)。
判断敌军可能撤与不撤、战役第二步向哪个方向发展,这两个重要问题,粟陈张的齐辰电所表现的正确性,是与军委的意图不谋而合,却不是影响军委决策或者决定战役指挥的作用。因为后面的电报又表明,由于电报技术原因造成的时间偏差,军委在对齐辰电做出回答之前,再一次做出了新的决策,而这个决策则是直接发给陈邓再告粟陈张的。另外,军委对粟陈张的齐辰电另有一电做出答复。由此可见,对齐辰电的意义,还是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具体分析,而不宜从整个历史环境中孤立出来望文生义地加以解读。
在解读粟裕齐辰电的战略意义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一个特别之处,即在此之前,粟裕一直没有对整个战役对全国战争的意义做出战略性的预判,为何会在此时突然提出这样一个大的战略性的意见来?一个成熟的战略性意见,不可能毫无前兆地突然在某个指挥员的主观意识中凭空产生,总是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启发。
对比之下,参照杜聿明等人的战役思考去看蒋介石的战略指挥,就能看到蒋介石往往不考虑下级指挥对上级意图的主动理解,片面武断地以上级的意图替代下级的主动思考,对比毛泽东对战役的策划指挥步骤方式,蒋介石就显得极为主观、粗糙、急躁甚至是愚蠢了。
一旦下级指挥员做出理解上级意图的主动思考,毛泽东的回答往往就会变得很简略,这种情况在毛泽东的战略指挥上是很常见的。不仅仅是在对淮海战役的策划指挥上,在辽沈战役时也有完全一样的过程。
如林彪罗荣桓报告下定攻克锦州的战役决心、并认为攻锦将演变为整个东北战场的大决战时,才刚刚因为对攻锦产生过犹豫动摇、设想回头去打长春,从而受到了毛泽东连续两次来电的严厉批评。如果不考虑到毛泽东对下级主动思考的启发,仅看林彪两种截然相反的思路转换,就会让人觉得非常突兀,毫无思维轨迹可寻了。
同样道理,粟裕齐辰电意见的产生,也是这样一个在受到各方意见的不断启发下的主动思考过程。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后来同意齐辰电的直接回答,就非常简略,这一特征在淮海战役的指挥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止一次地看到。
在这个方面,毛泽东对下一级战役指挥员如何理解上级的意图,通常都是在战役筹划的逐步进展中,不断用指出正误差别的方法,启发下级指挥员主动地理解和丰富上级的作战意图,而不是单方面地以自己的主观意图代替下级指挥员的思考。
(未完待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9-01-02 07:30:32
-
在中国,不管官多大学问多好,都不该忘记自己来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改开40周年 -
尘封百年,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在英国重见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三大战役”
2018-12-09 12:14 观天下讲坛 -
即使在最穷的中国面前,英国人也摔了跤,美国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改开40周年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讲改革开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018-11-21 08:18 改开40周年 -
当年我们羡慕别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们造给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开40周年 -
疑似抗日英烈头颅现身日军老照片 日军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爱因斯坦亲笔信3.2万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预言德国未来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发现几十具“木乃猫”,真·喵星人占领评论区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国,我们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开40周年 -
当年中国没钱,但有胆子“杀出一条血路”
2018-10-30 07:28 改开40周年 -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卫英雄 -
发现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国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国家宝藏》第二季要来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综艺政治 -
习近平谈抗战: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018-09-19 10:25 抗战胜利70周年 -
疑似被盗佛首现身苏富比 龙门石窟研究院回应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龙门石窟佛首被拍卖 苏富比:与物主商讨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
南非洞穴出土迄今最古老画作 距今约7.3万年
2018-09-14 08:10
相关推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75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