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感染者自述:来得猛,去得快,无需焦虑
最后更新: 2022-12-13 10:48:39虽然现在感染的病例在增加,不过我们楼焦虑情绪还好。一方面我们因为是商住公寓,所以基本没有老人、小孩,大多是在周边工作的单身年轻人或情侣;另一方面,这一轮放开后的疫情冲击前,我们楼也经历过疫情封楼。大家对各方面情况比较了解,也有些准备。加之楼里也有一些外籍人士,大家通过群内交流,对内外相关疫情情况比较了解,也比较清楚奥密克戎是什么情况。
有一段时间国内媒体报道了很多国外疫情负面情况,把新冠病毒描述得比较可怕。新冠病毒在早期确实毒性比较强,造成疫情比较严重。但进入奥密克戎时代,随着毒性减弱,新冠疫情是在趋缓的。我们因为有自己的疫情政策,这方面情况介绍可能较少。
实际上,我认为无论如何,我们至今3年的抗疫是非常成功的。通过全国从上到下的努力,我们扛过了疫情风险最高的时期,进入了低毒性的奥密克戎阶段,使我们有机会过渡到更加常态化的抗疫新阶段。我觉得媒体对此要充分报道,既充分肯定我们之前抗疫的成功经验,也能介绍好后续阶段应该注意的事项。要避免因为新阶段新措施,对之前抗疫政策的质疑。情况是变化的,政策应该随情况而变,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嘛。
我知道有一种说法叫“长新冠”,但是至于新冠病毒到底有没有明确的后遗症,我还没有看到比较科学理性的论述。按照常识来讲,后遗症是说人体得病后受到某种形式的创伤,或大或小,有些创伤是人体可以完全复原的,有些会留下一些痕迹,这就是后遗症。如果病毒的创伤对人体的影响比较大,产生后遗症的概率就会比较高,这是正常的逻辑推理。
所以平时偶尔得一次感冒,你会觉得感冒以后留下后遗症吗?不太会。所以我认为不用焦虑,至少在毒性较小的奥密克戎阶段不用。当然了,这不意味着大家不需要防护了。老年人和身体脆弱群体,还是应该尽可能打疫苗、戴口罩,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的。
我是一个人在北京工作,这次阳后和家里人说了,但没跟家里老人说。他们年纪大了,没必要多操心。
现在北京的阳性病例越来越多,这两天局势在快速变化。昨晚我统计了下,我们公司大概10%以上的人中招了。估计还会越来越多。现在北京同事阳了,或者觉得不舒服,公司都会尽快让大家居家隔离。新冠从原本挺严重、有点恐惧的事,慢慢变成大家身边的事。多数人经历过后,发现也没什么大问题,应该就可以慢慢减少焦虑了吧。
我觉得在这个疫情新阶段,新闻媒体要起到正面的作用。中国的抗疫三年来总体上可以说非常成功,但在这个新的阶段,有必要从舆论开始就要介绍好情况,做好指引,让群众知道该如何处置和面对新阶段的疫情状态。现阶段,社会面确实充满了焦虑感的民众,除了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人,还有一部分是思想没有转过弯来的。无论是封控还是放开,我相信我们的决策层肯定是有依据、有理由才会这么做的,不需要太过焦虑——这一点,需要传递给更多人,让广大人民群众尽快安心投入新阶段的抗疫和生活中去。
杨先生:80后,坐标上海
我在2020年6月份感染了新冠病毒。当时北京突发了一波疫情,我应该算是其中的一个感染者吧,但是我没有被新闻通报过,就是说当时每天统计的确诊病例里没有我,这是一直以来让我很困惑的地方。
武汉疫情基本结束后,平静了两三个月吧,紧接着比较严重的就是2020年6月份北京那次。当时我在北京出差,去过天坛附近的一家炸酱面馆,那里的一位服务员后来确诊了,我想应该是在吃饭的过程中跟他们接触过。
在北京的两三天身体没什么反应,就是觉得有一点累,头也有点疼,当时根本想不到是病毒感染,因为出门我都会戴口罩,以为是加班太多的原因。
离开北京后我去了四川眉山,到那儿后开始发烧、腹泻,高烧持续了两天,退烧之后身体就非常虚、非常累。我在发烧的时候没有吃药,本来想买一些感冒药和退烧药吃,但是当时全国好像都在执行防控政策,个人没有核酸证明不能购买感冒药,我的核酸过期了,所以商家拒绝了我的订单,可以说第一次高烧是自己扛过去的。
退烧后,距离我离开北京已经过去了七八天,新闻里突然开始报道北京疫情扩散。当时出差地的单位非常谨慎,因为那时候专家说病毒的潜伏期特别长,十四天、二十多天的都有,所以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把去过北京的人送到酒店集中隔离。
我在酒店做了第一次核酸,当天凌晨就接到了流调电话,通知我核酸“弱阳性”,同时告诉我第二天早上会有救护车拉我去医院做CT。
CT检查结果中显示右肺见磨玻璃影(杨先生本人供图)
我接到电话以后整体还算淡定吧,但是被流调的过程让我有点紧张,因为我知道对方在流调我,而且之前听到的关于流调的新闻都很负面,很多地方和单位都会把阳性患者的流调数据公布出去,有些是泄露出去,个人信息在别人的朋友圈里随意传播,所以引起了我的警觉,或者说是紧张。
被拉到医院后,我开始了漫长的隔离,两周时间里我做了七八次核酸和四次胸透,几乎所有的症状我都有,咳嗽、腹泻还有肺部毛玻璃影,我记得在医院隔离时没有再发烧,每天晚上咳嗽得更明显,血氧一直都能达标。
在医院隔离期间,当地的医生应该是有经验的,据他们讲支援过武汉疫情,也治愈过很多阳性感染者,他们每天送药的时候会顺便宽慰我几句,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个护士跟我说“怕撒子嘛,从我们这里出去的都被治好了。”我觉得这些话对一个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心理安慰。老实说,我感觉在隔离封控的过程中,医生护士比疾控还有街道办的人做得更好,他们缓解了我的一些焦虑吧。但是另一方面,我自己对15天里面四次胸透充满了恐慌,但是没办法,不做胸透我出不了院,我不知道这对我的身体影响大不大,医生说没什么影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孙甜甜 
-
富力联席董事长张力在英国被逮捕,公司回应
2022-12-13 08:41 -
11月M2增12.4%创6年半新高,M2与M1增速为何明显背离?
2022-12-13 08:04 观网财经-金融 -
中国起诉美方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商务部回应
2022-12-13 07:31 -
华尔街蜂拥唱多中国股票:加仓!
2022-12-12 19:22 -
中国船厂获得创纪录的LNG油轮订单
2022-12-12 18:15 观网财经-科创 -
马云、史玉柱巨亏85%清仓华数传媒,浙江国资接手
2022-12-12 16: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本月前10天韩国出口额降20.8%,半导体下滑27.6%
2022-12-12 12:59 三八线之南 -
美国科技股下跌背后,是否潜藏又一次世纪大危机?
2022-12-12 10:16 观网财经-海外 -
精子数下降62%?男人怎么办
2022-12-12 08:01 观网财经-科创 -
财政部:7500亿特别国债为到期国债等额滚动发行,不增加赤字
2022-12-11 15:53 观网财经-宏观 -
投400亿美元赴美建厂,台积电美国噩梦会重现吗?
2022-12-11 15:06 观网财经-科创 -
北京两机场航班量回升,近期将达2019年同期70%
2022-12-11 13:08 -
为什么监狱会推出“艺术矫治”?
2022-12-10 08:50 -
杨国福反向抹零?实则被自己加盟商坑了
2022-12-09 21:48 观网财经-消费 -
世界杯“4K直播”涉嫌侵权?抖音回应
2022-12-09 21:1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财政部决定发行面值7500亿元的2022年特别国债
2022-12-09 18:18 观网财经-宏观 -
沙特阿美和山东能源集团将就中国下游项目展开合作
2022-12-09 17:59 -
C919将开展100小时以上空机验证试飞
2022-12-09 17:02 中国大飞机 -
成立专门事业部,淘宝这个朋友罗永浩交定了
2022-12-09 16:5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北京银保监局: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建筑企业信贷投放
2022-12-09 16:38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51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98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