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作曲家龚天鹏:《启航》就是我想讲的“中国故事”
关键字: 龚天鹏启航启航上海艺术节龚天鹏上海爱乐乐团观察者网:也就是说,这些政治观点本身就是你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这个角度上看,政治性和艺术性是互通的。
龚天鹏:这就像艺术性与商业性并不矛盾。人民不是领导,但领导一定是人民。无论文艺工作者还是政府工作者,大家是合作的心态。如果群众对每天发生的大事情漠不关心,每天就是上下班吃饭睡觉,这样的生活是很可怕的。
观察者网:所以《启航》不是为了完成某种政治任务,而是我们自发地想要表达的情感。
龚天鹏:我在海外留学多年,可就是想家,想回来做点事情。因为很多人就是需要归属感的。也有很多人,见到发达国家的种种享受之后就欲罢不能。当然,不能说这些就是错的,只不过这不是我想要的。对我来说,出国留学,不就是为了学习世界的优秀成果,然后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吗?这是很自然的东西。
所以经过沟通,很快中外友人达成共识。你可以看到,演出阵容里有美、德等各国演奏家,而且全上海的外国领事馆都被邀请了。这本身也是“艺术无国界”的一种体现。所以特别是这样的一部作品,是一定要用来打破外国人对我们的偏见的。
很多外国人一听到与政治有关的作品,就会觉得是“红色宣传”,心生抵制。这时你要解释清楚它的艺术意义。比如,《启航》中有《国际歌》的旋律,但它本来就是一个特别好的表达,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无论你赞成与否,当时就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啊。
龚天鹏在餐桌的玻璃板下压着本次《启航》首演的门票
观察者网:创作的过程中,如果强调感情上的东西是最重要的,可能无可避免地会进行一些政治符号的淡化。会不会觉得这是某种程度上对政治意义的一种消解?
龚天鹏:讲政治本身不是目的,把我们想要传达的精神融入作品是最重要的。并不是说喊多少遍口号,就能达到多少效果。我一直觉得,比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上,我们要让价值观本身像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人们的身边,融入作品和生活中,而不是只是敷衍式的打一些不痛不痒的广告牌完成任务,这是对国魂的一种亵渎。
这些价值观其实是非常非常好的东西。富强、民主、和谐、法治、公平、友善,没有一个字是我们每个人不希望的,但我们要让它们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只是把挂广告牌当做任务的话,人们走过路过,真的进不了心中。所以要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的价值观。很多西方电影就很巧妙,观众不知不觉就在以它的价值观思考,而且真正地觉得它很好。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观察者网:土生土长的国内的孩子,可能会接受一些传统的政治教育,而你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间都在美国度过,等于这方面是缺席的。现在再去接触这样一段历史,有什么感觉?
龚天鹏: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那个时候的人真的很纯粹,支撑他们的完全是信念。这个观点2016年就有了。那时我帮导演陈薪伊做话剧交响剧诗《长征:不朽的丰碑》,陈导刻画人物时,会对演员极端强调,要演出这些人的纯粹。有些人参加革命是因为家里穷,但是很多人如刘伯承将军,家里不穷,为什么要去参加革命?就是因为信仰,想要为人民服务。
包括我们小学课文里面,军需处长把衣服、食物给别人,最后自己冻死。我觉得党内党外、全国人民都应该关注这种情节,因为这是民族的历史和灵魂。就像奥运会上唱国歌时,没有人会特意去问,“冒着敌人的炮火”与奥运会这样的场合是不是不搭,因为国歌本来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一段史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是建立在血肉上面的,先烈们流了多少血啊。
美国也是如此,华盛顿、林肯等开国之父,从现代的角度来看都有局限性,比如华盛顿是一位奴隶主。但是他们已经是美国国家的象征了。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是民族意识的一种认同。实际上,很多东西已经超越了此时此地的一个简单的政治。比如,对于核不扩散条约,大家肯定都有“去核化”的共同认识。但是,当时研制核武器的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完全是值得颂扬的,不能说鼓励科学家的精神,就相当于歌颂原子弹吧?概念一定要分清楚,分不清楚就会大乱。
观察者网:实际上有人在刻意把这些东西进行一种勾连。
龚天鹏:就是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抓住这些沟通上的失误,然后夸大其词。最后明明你满腔热血,想抒发纯粹的情怀,结果第二天别人的评论见报,气得你吐血。
观察者网:以前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龚天鹏:有过,但当时只是八卦性质的东西。其实明星八卦也还罢了,最多就是低俗一点。但是国家大事上是不能开玩笑的。
所以我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文艺工作者,但是在歌词这种与外国人沟通的重要节点上,我会清楚地认识到一点:中国现在已经不是100年前封闭的中国了,而是世界很多方面的领导者。既然已经处于领导的地位,就一定得清楚应当怎么与世界沟通。
我们所提倡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其实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人民,而很多人不懂中文,只有通过中国的电影、音乐、绘画、小说等文艺作品,来了解中国人民的喜怒哀乐。
观察者网:这个时候你的作品是什么就太重要了。
龚天鹏:这就是作品扮演的角色。这绝对不是什么政治化,而是任何一个领域都应有的担当。现在有的人说,你要搞纯艺术,不要参与政治。但政治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的。
所以《启航》想强调的也是这一点,我们希望通过它去弘扬全民团结一心的情怀,不分党内党外,不分政治文艺,就是要在不断的磨合中交流,增强政府和群众的一致性,互相理解,大胆沟通,不要害怕把我们的声音表达出来,因为你不表达的话,别人是不可能听到的。
观察者网:也有很多人会诟病文艺审核制度,觉得在中国这些东西不自由。
龚天鹏:但是这是一个国情。13亿人这么大的国家,如果没有这些框架的话,不一定就幸福,毕竟什么样的人都有,也会产生很多文化垃圾。所以不要心怀抵制,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完善它。
现在大家其实都很着急,无论从管理层也好,还是从创新角度也好,都希望把事情做好。就像前阵子冯小刚拍的《我不是潘金莲》,虽然改了很多次,但最后想说的话还是说出来了:“为什么每一层都想把事情干好,最后却成了这个样子呢?”这种严肃的尺度也是很惊人的。因为留下的是一个疑问:怎么样才能够完善这个制度。
我个人会把审查制度当成一个必要的过程。我觉得,能在框架之内,听取各方面意见之后(还能做出自己想要的作品),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本事。
观察者网:如果你想表达的真正是好的内容,就不会被这个东西限制住。
龚天鹏:对,不能一味抱怨,觉得不让人说话。总会有办法在一个相对的框架之内坚持自己的追求,这个取决于具体表达。没有人希望把事情搞砸,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在我的印象里,无论是拍电影,还是开大型的文艺项目研讨会,如果真的做得好的话,反而政府也会非常爱护你的作品。
在这件事情上,心态很重要。抱怨只能发泄情绪,最后该不通过还是不通过。反之,要细心听取不同人的建议,因为大家都是过来人。
约束的确是有的,但我相信这不是一个绝对的现象。会有领导愿意提出建议,愿意倾听你的想法,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人性是互通的。这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如果任凭你天马行空,那叫什么合作?
美国虽然表面上没有审核,但有很多无形的手去掌握你的电影。你以为好莱坞大片都是编剧天马行空,然后一个字不改?很多片子由财团赞助,财团也会用自己美国人的价值观来限制你。只不过好莱坞大片做得更抽象一些,叙事风格不一样。包括日本、泰国、韩国等亚洲其他国家的电影,也有很多民族性的东西,只是采用了和我们不一样的表现方式,不能说谁对谁错吧。
很多外国人看《战狼2》,虽然是我们的主旋律,但他们也不会不舒服。因为观影过程中,观众已经把自己代入了冷锋,真正理解了你的情感。所以关键还是看如何表达。《战狼2》的火爆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它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同时传达的精神又很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韩京霏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0“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