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成生物赛道:中国科研不弱,短板在哪?
“明星”公司一朝陨落
蓝晶微生物顺利迈过了“死亡谷”,但更多企业却到在这里,中科碳元(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碳元”)便是其中典型之一。
“(公司所在研发中心大楼)不久前还出现在《新闻联播》里,我们(公司)曾经是这栋楼里最耀眼的明星,我和戴俊彪也曾是最值得期待的组合。”中科碳元创始人之一、董事长兼总经理陈逸东感慨道,他的公司正是在研发、管理以及资本的配合方面出现问题,最终导致折戟。
2023年11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确实提到,深圳市光明区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开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原始创新策源地,辐射湾区乃至全国。
报道中虽未提到中科碳元公司,但播报和画面中重点提及的“产学研一体化”试验基地——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大楼,正是中科碳元公司所在地。
仅仅过去几天,由于陈逸东与其合作伙伴,也是其高中同学戴俊彪之间的股权、经营理念等方面纠纷,二人一手创立的中科碳元正在经历一场诉讼,整个企业迅速进入破产清算边缘。
天眼查数据显示,中科碳元注册资本125万元,实缴资本30万元,(陈逸东称实缴资本为90万元资金以及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知识产权),陈逸东、戴俊彪、中科院三方为原始股东。
2021年8 月 12 日,DNA 数据存储技术开发企业“中科碳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英诺天使基金领投,中科天使、常见投资、沸腾创投跟投。完成天使轮投资企业股权稀释后,陈、戴二人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0.34%和39.66%。
但好景不长,2023年12月5日,中科碳元新增一则法律诉讼,首次成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金额10.16万元。
陈逸东告诉观察者网,这起诉讼后续涉及的金额远不止这些,大概率将因二人之间产生的重大分歧,触发天使轮投资时与投资人签署的回购协议,最后赔偿金额难以想象,即便将其一手创立的公司破产清算之后,还要额外出资进行补偿。
想要避免这笔赔偿金额,陈逸东几乎只能选择“净身出户”,“这也是以戴俊彪为首的其他股东会成员一致向我开出的条件。”
有资深投资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观察者网,其所在行业选中高科技领域创业公司投资时,出于投资回报率考量,的确会向掌握核心资源的研发负责人要求,以剔除包括创业元老在内的“无关人员”股权作为私下协议。
过度依赖研发,忽视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在国内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曾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中科院及农科院的戴俊彪教授学术成就造诣非凡,有“生命密码编写者”的美誉。
据知情人士介绍,国内一些合成生物学相关的研发评选活动时常邀请其为评委,甚至不少研究课题的经费审批,都需要戴俊彪点头。
在其主导的研究项目中,戴俊彪更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向来说一不二,鲜有人可以对他的话提出质疑。
“或许是习惯使然,他在企业管理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这也跟我这些年的态度有关。”陈逸东表示,作为高中同学,守望相助了三十余年的两人此前一直配合默契,当初为了在给企业打响名声、获取政府补贴、吸引投资人、提高企业估值等方面获取便利,陈逸东当初有意将戴俊彪推到台前,甚至主动将自己的部分股权转让给戴俊彪代持,让后者成为企业大股东,同样为日后二人决裂埋下隐患。
有资深律师告诉观察者网,二人尽管私下签署了委托代持及一致行动人协议,但这样的协议只能在二人之间生效,并不影响戴俊彪行使其大股东权力。
引入天使轮投资之后,陈逸东明面上的股权占比已经被稀释至1/3以下。这意味着,依据《公司法》,戴俊彪联合中科院、新投资人等持有的股权,已然可以绕过陈逸东行使任何董事会和股东会决议,包括取代其董事长、法人、CEO等职权。
此外陈逸东认为,国内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研究领域过于重视研发人才,而忽视管理等其他方面人才,又缺乏契约精神,是包括中科碳元在内的众多初创公司在研发成果面临市场端转化时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戴俊彪性格的确相当强硬,因为在行业内学术地位足够高,也很少有人敢于反驳他的想法,类似案例出现在他的身上不足为奇。”另一位戴俊彪曾经的合作者向观察者网表示。
不过她也指出,与之学术地位相当,甚至远远不及其的研发团队几乎都存在这一问题,万事由导师一言堂,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幅提升研究效率,且这也是其在某一领域内绝对自信的体现。“且大多科研人员对于企业管理不在行,也压根不感兴趣,只要控制好情绪的边界,不被投资人或身边其他相关人员利诱,对于成果落地及企业的商业化运营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在她看来,国内合成生物学本就起步较晚,底层技术几乎都来自于国外,目前仍在学术研发领域赶超阶段,面向市场端的商业化落地较少是自然之理。
标签 合成生物- 责任编辑: 张志峰 
-
因自动驾驶问题,特斯拉在美召回超203万辆汽车
2023-12-13 19:36 -
超30亿科技产业投资收益,助力新湖成就房企转型典范
2023-12-13 18:17 观网财经-房产 -
资金缺口逾50亿,华盛顿地铁削减预算:10点停运,关闭站点及裁员2000人
2023-12-13 18:17 观网ESG -
新茶饮品牌出海这六年,悲喜并不相通
2023-12-13 14:31 观网财经-消费 -
派送末端叫苦不迭背后:快递业价格战“重燃”,通达系单票收入大降
2023-12-13 11:34 -
“00后”董事长的“金融茶”崩盘,广州昌世茶回应
2023-12-12 18:13 观网财经-消费 -
斥22亿港元买楼致股价大跌后,李宁又出手“救市”
2023-12-12 17:38 观网财经-消费 -
380亿对赌危机解除,万达获资方再投资
2023-12-12 15:46 观网财经-房产 -
旺季销售疲软,变形金刚母公司裁员1100人
2023-12-12 15:43 观网ESG -
宇宙最潮火箭发射成功!外星人入坑泡泡玛特?
2023-12-12 13:23 观网财经-消费 -
被年轻人抛弃的“鞋王品牌”们走向没落
2023-12-11 18:02 观网财经-消费 -
泡泡玛特携手蓝箭航天,涂装火箭开启中国航天新风尚
2023-12-09 11:06 观网财经-消费 -
“莆田系”眼科医院董事长留置,华厦眼科两日市值蒸发50亿元
2023-12-08 20:12 -
多款主流咖啡检出致癌物丙烯酰胺,涉及瑞幸星巴克
2023-12-08 18:14 观网财经-消费 -
董事长被刑事拘留带崩股价,恒润股份跨界算力出师不利
2023-12-08 17:44 -
“宋云涧”单日最高销量超1200杯,茶坊有望成喜茶第二增长曲线
2023-12-08 15:49 观网财经-消费 -
碳酸锂期货剧震,锂盐市场迎来“冬至”
2023-12-08 14:16 -
“垃圾信件”每年毁掉一亿棵树,再花90亿掩埋处理
2023-12-08 14:00 观网ESG -
国内首家迪奥咖啡馆来了
2023-12-08 14:00 观网财经-消费 -
战略新兴产业如何跨越“绿色壁垒”?—一场产业多元视角的对话
2023-12-08 13:23 观网ESG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24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1“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