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罗迪:欧洲理应对中美竞争保持中立,但眼下做不到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25:26从3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到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中欧之间的互动在这个春天格外频繁。
这背后,是俄乌冲突一年多来,欧洲深陷其中,面临能源、经济等多重危机,急需寻找突破口。
俄乌冲突对欧洲评估同美国、中国的关系会有哪些影响,欧洲认为中国的崛起是挑战还是机遇?对此,观察者网对话了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乔治·普罗迪。
【对话、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观察者网:您如何评价202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以及中意经贸合作的现状?
普罗迪:我认为,中国政府设定的年度增长目标完全可能实现。在解除了新冠防控措施后,预计中国会如欧洲一样,出现经济复苏的趋势。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随即上调了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从去年10月的2.7%到现在的2.9%,他们认为今年下半年中国可能贡献更多的增长。这对中国和世界当然有积极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够惠及其他国家,给全球供应链注入信心。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正视通货膨胀的影响。目前全球通胀水平依然相当高。中国的经济复苏,意味着买入更多大宗商品,能源或原材料,可能会进一步拉高全球通胀水平,如果不处理好这个问题,恐怕会影响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势头。何况许多研究早已证实,通胀对富国与穷国的影响程度完全不同。高通胀可能导致世界上许多地区出现社会不稳定。这不是中国的问题,但是全世界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控制通胀水平。
乔治·普罗迪教授接受观察者网对话
至于意中双边经贸合作,我认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9年3月,意中签署了就“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备忘录,但仅看数字的话,许多项目还没有落地。这当然有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但中国与意大利签署的合作协议,确实低于同法国和德国签署的协议。中意双方当然可以进一步扩大合作。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大约10年前开始,欧洲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变得非常热络,尤其是前5年,当时中方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的投资大增。不过接下来的5年,投资却开始下降了。
新冠疫情只是背后的原因之一。我认为,欧洲对于大量的中国投资涉足其战略支柱产业,存在一定担忧,比如高科技产业。而新冠疫情也向我们展示了保持产业链独立自主的重要性。这些都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目前欧洲仍有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许多项目非常成功,有些出了问题。但那些欧洲国家的地方政府,也并不想叫停中资项目,只是希望能够更加符合欧洲的需求。
观察者网:意大利新总理梅洛尼在当选前,曾发表不少对华“鹰派”言论,但她在去年11月访华期间,又表现出了务实的态度。意大利的对华政策,您认为是受欧盟还是美国的影响更大?
普罗迪:在参加选举期间与正式当选公职后,政治家的言论会有很大变化。我认为应该给梅洛尼的新政府一些时间,观察在他们现实中会怎么做。梅洛尼竞选时有不少“鹰派”言论,但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欧盟。她的政府中有些成员对中国并不友好,也有成员对中国持更积极的看法。事实上这些人在支持俄罗斯还是乌克兰的问题上也有很大分歧。
至于第二个问题,无疑是美国的影响力更大。欧洲目前面临非常困难的处境,战争爆发在我们家门口。在这种时候,我们只能选择与盟友站在一起。从长期层面来说,美国与欧洲显然存在许多分歧与不一致,毕竟欧盟内部有众多国家,他们各有各的历史旧账。但至少眼下,面对俄乌冲突的冲击与缺乏向心力的欧盟,欧洲没有办法真正在战略上独立于美国。战争时期,手上家伙硬的一方才有发言权,在西方,美国就是这样的角色。
我再举一个例子。当欧盟将中国视作“系统性对手”后,许多人迅速改变了中国的看法。意大利北部的的里雅斯特港,一直在寻找愿意接盘的资方,欧洲主流舆论的关切是一定不能卖给中国企业;但其实中国企业对这个项目并没有兴趣,最后是一家德国公司收购了海港。
我们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去年访华前夕,他的政府批准了中企对德国北部汉堡港的股权收购。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件事发生。所以,你就能看出德国与意大利的区别,我认为德国相比意大利来说更为独立,有权自主决定这类问题。
观察者网:去年12月,美国在华盛顿主持召开“美非峰会”,邀请49个非洲国家,并提出要加强美非之间的合作。有观点认为这是在与中国争夺地缘影响力,但美国政府却忙着否认。您如何评价美国的这一举措?
普罗迪:我认为这对非洲国家是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在中美竞争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同时从双方获得好处。美国明显想在非洲这块数十年来都被忽视的大陆上重拾影响力。这是好事,但我认为欧洲理应对非洲事务有最大的发言权,因为非洲离我们更近。每当非洲出什么乱子,欧洲会受到直接波及,比如大规模移民问题,美国不需要操心来自非洲的移民。
全世界尤其是南方国家,非常需要基础设施投资,所以在这一赛道出现更多竞争是件好事。然而,我不能确定欧美是否会为这些投资项目注入新的资金,还是把他们过去的承诺包装一下、换个马甲。至于说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我认为欧美醒悟的太晚了。但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各方开展合作的空间还很大。
在非洲,各种矛盾正变得越来越尖锐。投资也是如此,各国有不同的体制与文化,也许中国能在非洲获得善意,但有些问题是无法被掩盖的。在非洲,有一种声音认为,也许他们的国家过于依赖中国投资,债务偿还可能出问题。当然,我认为中国也在适应非洲不同国家的投资环境,优化其投资结构,就非洲国家面临的债务困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欧洲、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合作是对大家都有利的。
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通胀冲击的影响程度更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987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