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兆光:看西方学者的理论,总让我怀疑:“他们说的是中国吗?”
最后更新: 2019-11-13 07:51:374
在中国研究中,有一个可以从侧面判断其对中国学术的关心度的例证,这就是学术刊物所允许使用的其他刊物缩略号(简称),如 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可以简称 JAOS,《支那学》(Shinagaku)可以简称 SG,被允许用缩略号,意味着它已经司空见惯,常常被引用则表明它在学界中人心目中的分量。可是在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开列出来的 46份这类杂志中,日本占了12份,而中国大陆的只有4种,即《考古》、《历史研究》、《文史哲》和《文物》。
其中《历史研究》的官方身份自然确立了它的权威性,《文史哲》被列入其中,也许是因为它的历史,而《考古》与《文物》则是洋人无可奈何地需要我们提供的资料,从这份清单上也可以看出大陆学术界在西方中国研究中的角色,仿佛与经济特区中所谓加工区的地位相似,出口的大约都是“初级毛坯”,至于进一步的“精致论述”,大约洋人并不需要。
无疑,这是由“权力”与“话语”的关系决定的,在 20世纪学术世界中,民族与国家的地位常常与学术声望和说话声音大小密切相关。我曾经看到不少欧美中国学研究者竟然远到日本去留学,我在日本著名的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都遇到过这些留学生,问到原因,当然主要的是因为有丰厚的奖学金。不过,把中国研究正宗算在日本的人也大大地有。一个研究中国禅宗的美国学者在日本访问,在东京的一个小酒店的榻榻米上他说了一句让我噎气的话“中国禅还是日本人研究得深入”。还有一个研究中国的大胡子欧洲人在京都见到我,我发现他的日本话要比中国话说得还好,他说“每年都到日本一次”,可是问到他是否到中国时,他也尴尬,“不多,去过一两次吧”,可他的专业却是中国思想史。于是,浮到我心头的一句话,就是陈寅恪当年的诗句:“群向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子羞欲死。”
日本奈良
毫无疑问,我们应当认真检讨自己,用英文法文德文同步出版的学术杂志和学术论文很少,不像日本那样,自己想了方法出了钱,巴巴地翻译成洋文给他们看,还说这是“学术国际化”(当然“国际化”总是我们化过去,他们不化过来),也没有用心地研究课题、方法与叙述语言有什么样的“通识”,总是怀着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心理,甚至研究中国文史的学者中,至今还残留着“天下中央”的感觉,觉得在中国文史这一亩三分地里,似乎少了那个西洋农夫,也不会长不出庄稼来,反正自给自足。至今我这个历史悠久的行业中,还有很多人对外面精彩的世界一无所知,尽管在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西洋人的中国研究已经很熟悉,尽管八九十年代中国学者要伸头了解西洋研究已经比较容易,可是确实是很多人仍在“画地为牢”,反正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我没有这么强烈的民族主义,也不想与洋人,无论是西洋人还是东洋人去争夺中国的解释权,解释总是解释,一个“中国”作为文本,怎么解释也都不过分,谁叫现在据说已经是确定性瓦解的“后现代”了呢?何况他们的解释有着他们特别的心情与背景。只是有些不服气的是,为什么那些号称讨论世界普遍性真理的理论家们,在他们讨论“世界”中的“中国”时,总是没有多少来自中国的学术和思想资源?在那里仿佛“中国”是一个缺席者,空出来的那个座位总是有异邦人在李代桃僵地对理论家们进行“中国的叙述”,而中国学者却总是心有不甘却满脸无奈地看着这只缺席的座位。
也许,一个原因是在学术界已经被西方话语笼罩的情况下,表述的语言也只能是西方的,衡量的标准也只能是西方的,不用西语便不成“世界”的学术,或者说想进入世界学术语境就要用西语书写,用中文写作的人总是拿不了诺贝尔奖,害得国人跌足了好久,后来听说实在不能用西语,用容易译为西语的中文也凑合,于是,要拿奖,就只能让作家先考 GRE。学术研究也差不多,自己失落了评判权力,就只好借助 SCI什么的当一把尺子,不用英文法文德文写作的文史学界,就只好看着西方那些未必高明的中国学家越俎代庖。
我想问的是,有没有人想过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要研究世界普遍真理,为什么理论家们不好好先学习汉语?或者说,为什么一个涵盖了中国、亚洲和西方的顶级世界理论,中国人不可以发明?
【本文原标题为《缺席的中国》,原载于《开放时代》。】
- 原标题: 为什么西方的全球性理论,一说到中国,总有偏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涉围袭付国豪,3人续还押1人准保释
2019-11-12 19:30 香港 -
“不合适,原因,河南人”,女子起诉招聘单位
2019-11-12 08:23 基层治理 -
美官员称希望联合国处理达赖喇嘛转世,外交部驳斥
2019-11-11 19:11 中美关系 -
观察员双11活动来啦
2019-11-08 11:19 -
6秒11万张!明星开始直播卖电影票了?
2019-11-07 15:17 中国电影 -
演员程思寒去世,享年58岁
2019-11-06 18:33 -
总书记交给上海这三大任务, 看看一年成绩单
2019-11-04 10:44 践行嘱托一年间 -
最后两天!成为观察员就有周边拿
2019-10-30 13:30 -
苏菲·玛索出任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形象大使
2019-10-26 19:19 中国电影 -
“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很大程度上是君子与小人的斗争”
2019-10-25 22:55 这就是中国 -
在?你有一份观网周边礼物待查收
2019-10-24 16:37 -
“西方谈论政府时,只讨论选举方式,而不考虑它能做什么”
2019-10-17 20:05 这就是中国 -
特朗普称中方想达成协议 外交部回应
2019-10-11 18:42 中美关系 -
因言行不当,香港《炉石传说》选手被暴雪禁赛
2019-10-08 21:56 -
奈良美智这幅“画”被拍卖,以45万港元成交
2019-10-08 20:12 以艺术之名 -
NBA官方:莫雷伤害了中国球迷感情
2019-10-07 09:00 NBA -
猜猜谁给《我和我的祖国》打分最高?是90后!
2019-10-02 08:25 国庆70周年 -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票房已破6亿
2019-10-01 19:19 中国电影 -
十一期间成为观察员有机会获得张维为签名版《这就是中国》
2019-10-01 12:05 -
这就是为什么每一寸土地 都是我们的挚爱
2019-09-30 21:38
相关推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2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