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学的“好日子”似乎到头了
如果中国古典学要真正成为一个受尊敬并且有边界的学科,它应该明确对应中国传统经学。中国古典学只有成为一个学科,“跨学科”和“学科化”的古典学并行共存,才能和“文史哲”三科一道促进中国人文学科的最大发展。[全文]
-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与毛泽东时代的“红与专”
我以为我们需要摆脱那种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把改革的25年完全孤立起来,把它与前面的中国历史对立起来,却看不见毛时代与邓时代的连续性。我们今天不但需要重新看改革与毛时代的关系,而且同样需要重新看现代中国与传统中国的关系,不应该把现代中国与中国的历史文明传统对立起来。[全文]
-
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
许多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高谈阔论,主要谈的是老板的自由加知识人的自由,亦即是富人的自由、强人的自由、能人的自由,与此同时则闭口不谈自由主义权利理论的出发点是所有的人的权利,而且为此要特别强调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人的权利。[全文]
-
“钱学森之问”的直接答案是什么?
面对教育领域中成功学、功利主义思想盛行的局面,我们应当以共同体对最高道德人格的理解作为教育的目标。这就意味着不应仅仅以所谓“社会成功人士”作为学生的理想人格的模版,而应重视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高深的志向和志趣。 [全文]
-
“现今中国社会最大问题是家长出了问题”
中国社会很多问题,就教育环节来说,可能从家教开始就出了问题。家长不知如何教育孩子,也就是不知如何当家长。如果你为了小孩去打骂老师、侮辱医生护士,小孩不可能好。这种现象大规模泛滥时,人们就会不知道应尊重什么样的价值和什么样的人。[全文]
-
北大“不区分专业”改革用意是好的,但教授们有个担心
北京大学从今年开始要全面推进不区分专业。虽然学生高考进来后是有专业的,例如有些学生是物理系,有些学生是中文系,但进来后课程全部开放,全校自由选课。教授们担心的是,它的结果很可能把北大变成一个大商科即大光华学院:所有的人都去学商科。[全文]
-
中国大学教育应该“消灭水课”
大学里,所谓“水课”通常出现在非专业课里,一般来说,专业课是相对有保证的,尤其在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我们的很多专业课,相对于世界名校来说也并不逊色。绝大多数的专业课,即使还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但至少消灭水课是比较可能的。我们和世界名校最大的差距,可能就在非专业课,即所谓“通识教育”的课程上。[全文]
-
就是这篇文章得罪了知识界的自由派
1月22日,中山大学公布了对在会议上当众掌掴甘阳的青年教师李思涯的调查结论,同时宣布将其解聘。1990年代,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争论中,甘阳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批评当时国内学界的自由主义是“中国知识界的集体道德败坏症”。这篇文章被视为开罪了知识界的自由派,从而使他被打入“新左派”阵营。[全文]
-
广岛原子弹爆炸70周年| 我们都成野兽了吗?
2015年8月6日是广岛原子弹爆炸70周年。70年前两颗原子弹,既彻底击垮了日本“一亿玉碎”的决心,迅速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给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以无以伦比的震动。二十年前的甘阳,则从伦理,从道德,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的切入,讨论了原子弹轰炸揭示的人类所面临的多重困境。现在回顾甘阳在1995年写成的这篇旧文,放在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背景下来看,尤具有现实意义。[全文]
-
有独立自主的共和国,才有儒家复兴
建立一个自主的、独立的、能够对抗列强的一个新的国家,是所有人的焦点。谁能够解决问题,谁得天下。需要强调的是,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真正自主独立的国家是非常少的,中国是极少数自主独立的共和国。这是今天儒家文明和中国价值复兴的基础。[全文]
-
博雅教育:为大学和社会赋予灵魂
本文是甘阳教授在中山大学博雅学院2013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博雅学院自从成立以来就备受关注,也争议不断。观察者网特此刊登讲话全文,并附上博雅学院本科、硕士毕业学生代表的发言。甘阳教授说:“博雅学院成立4年以来我很少和同学们讲大道理。但是今天在你们毕业之际,我要稍说一下大道理……”[全文]
-
变法,守法与保守主义
6月14日,甘阳在华东政法大学就宪政问题做了一场题为《守法,变法与保守主义》的演讲。他详细解读了阿克曼、列文森和波斯纳三位美国宪法学家对于宪政变迁问题的处理思路。现场提问时,他回答了有关中国当下宪政争论的几个问题。演讲中谈到“迟来者”心态:每天都在赞美过去贬低自己,这就是现在很盛行的民国范,这是懦弱的历史观,要他何用呢?对人性没有任何好处。[全文]
-
甘阳:《四书》是“反启蒙”的启蒙
甘阳认为启蒙在破除迷信的同时往往也在创造自己新的迷信,因此,“反启蒙”必须被看成是启蒙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没有“反启蒙”,启蒙就无法克服自己造成的新迷信。[全文]
-
美国这样回答独立公投
一个宪政共和国是不是可以允许这个共和国的任何一个部分,比方说一个州、一个省、甚至一个县、一个村庄,脱离这个共同体?这在宪法理论上有一个很专门的概念,叫做secession,我一般翻译成“退出”——有没有权力“退出”这个共同体,这是宪法理论上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 [全文]
-
大学应摆脱留学依赖
摆脱对留学的过度依赖,这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目标。否则长此以往,中国大学永远无法摆脱靠别人为自己培养人才的状况,只能沦为西方大学的附庸藩属,无论学术成果有多高,国际排名有多靠前,也只能是二流、三流大学。[全文]
-
中国人简单化学习西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